以下是含有農業大學的搜尋結果,共87筆
台達電在全球人才布局上再邁一步,旗下子公司泰達電攜手泰國吞武里國王科技大學(KMUTT)正式揭牌「台達電力電子實驗室」,為當地頂尖學府導入先進研發與實作資源。據悉,這是台達電在泰國大專院校設置的第六座電力電子實驗室,亦象徵其持續深化產學合作的策略布局。
苗栗縣長鍾東錦率團赴泰國考察綠能智慧觀光產業,首站拜會「億得生活時尚國際有限公司」,深入了解台商在泰國當地在居家生活產業及設計行銷上的經驗,並就未來如何結合苗栗在地優勢產業,展開跨國合作進行意見交流,鍾東錦特別特別稱許董事長蕭銘任開創事業的創業精神和霸氣,值得學習及佩服。
苗栗縣長鍾東錦13日率領縣府局處首長啟程前往泰國,展開為期6天(9月13日至18日)的國際交流與產業參訪行程。行程涵蓋曼谷、芭達雅等地,聚焦能源產業、智慧城市、農業科技、觀光推廣及文化創意等多元領域,期望引進國際經驗,拓展苗栗與東南亞合作契機。
中國新聞網報導,初秋,太行山深處軟棗獼猴桃即將達到理想甜度,迎來遊客採摘。這裡是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區漿水鎮前南峪村,村內座落著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陳列館與紀念碑。在「中國傳統村落」、「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等「國」字號頭銜背後,這裡也是「太行山最綠的地方」。
新華社報導,立秋過後,大陸吉林長春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秋高氣爽,一塊試驗田裡,玉米已長有一人多高。「為了克服國內玉米耐密性差、產量低、宜機收品種不足等問題,我們研發了耐密高產玉米新品種『東科1188』,集成了機械密植、病蟲害一體化綠色防控、籽粒機收等技術,努力帶動大面積單產提升。」大陸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新海表示,如果後期不出現重大自然災害,單產預計將較常規品種增長10%左右。
大陸央視報導,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的科研人員,正在萌發大花石蝴蝶種子,開展遺傳多樣性分析研究。大花石蝴蝶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小草本植物,依託種質資源庫大科學裝置,大陸科學家開展搶救性繁育,培育出數百株幼苗,並於今年6月完成了大花石蝴蝶的野外移栽工作。
在全球重視自然資本與永續發展浪潮下,泉崴公司積極參與國際自然金融合作,為亞洲生物多樣性與自然信用制度發展注入企業動能。日前由臺大實驗林管理處主辦「2025國際生物信用研討會」中,泉崴、國泰金控及主辦單位簽署為期五年「淺山復育造林生物信用額度方法學」合作案,展現企業承擔自然資本責任的決心,並同時引領台灣走向國際舞台。
新華社報導,福建省農業科學院9日透露,由該院聯合江西農業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在武夷山國家公園發現了3個大型真菌新物種,分別命名為亞多紋擬金錢菌、寬孢擬金錢菌以及球鱗小蘑菇。相關成果近期已分別發表在國際期刊《菌物檢索》與《植物分類》上。
大陸持續探索機器人應用領域,繼稍早舉辦首次機器人馬拉松、格鬥比賽後,2025 RoBoLeague機器人足球聯賽總決賽(機超)28日在北京舉辦,實現參賽機器人完全依賴AI策略自主運行,無需人類保護員干預。經過3小時賽事角逐後,最終由來自清華大學的火神隊奪冠。
2025 RoBoLeague機器人足球聯賽總決賽28日晚間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莊)的北京智慧電競賽事中心內舉辦,經過3個小時的角逐後,最終由來自清華大學的火神隊奪冠。今年稍晚8月,北京還將舉辦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
據潮新聞近日報道,大陸全國首個「寵物」本科(大學)專業今年在中國農業大學設立。6月19日,極目新聞記者從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瞭解到,這一新興專業聚焦貓、狗、馬等伴侶動物,畢業生可能會進入相關的寵物企業工作。
新華社報導,大陸今年夏季麥收總體進度過半、冬油菜收穫完畢,豐收背後,是農民辛勤耕耘克服旱情等不利因素、是智慧農業提質升級創新探索、也是各地各部門多措並舉合力。
中衛發展中心(簡稱中衛)以深耕在地、鏈結國際的作為實踐ESG理念,為台灣農業永續注入嶄新能量,5月21日與全聯實業、全國農業金庫等4間單位一同獲頒「2025年企業永續農業合作夥伴獎」殊榮。
由屏東縣政府辦理的農業大學,開辦10年來共培育1878名生力軍,今年課程邁入第11屆,農業基礎班等相關課程預計7月初開始上課,報名期間為16日至6月13日,此外今年還新增以原住民特色作物為重點的「原鄉特色農業工作坊」,將與新住民分班、菁英班一同從8月19日起開放報名至9月10日。
據《檢察日報》正義網報導,5月14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重慶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陸克華涉嫌受賄一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陸克華作出逮捕決定。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國立臺灣大學實驗林管理處將於7月1日至3日,假溪頭自然教育園區舉辦「環境永續的創新機制-國際生物信用研討會」。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日益喪失的嚴峻挑戰,生物信用(Biodiversity Credits)作為新興的環境金融工具,逐漸成為連結生態保育與永續經濟發展的重要機制。
緬甸3月28日發生規模8.2強震,造成超過1700人喪命,強震發生時一名潛水員在海底看到一幕奇景,所有珊瑚裡的魚群竟然都躺平,貼在海底地面避難。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日前應邀赴印度新德里參加「2025亞太教育者年會(APAIE)」,與來自全球各地超過200所大學代表共同交流,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合作。此次年會由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FICHET)統籌,臺灣共有15所大學、44位代表組團出席,展現臺灣高教的國際實力與魅力。
嘉義縣長翁章梁21日率領國本學堂農友到日本交流智慧農業與產業創新,參訪山口縣農林技術中心,聚焦於如何因應勞動力短缺、高齡化等問題,運用機械化與自動化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能。
大陸央視「焦點訪談」欄目《脫貧這五年》系列報導指出,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渡期的最後一年,甘肅臨夏東鄉族自治縣曾是深度貧困地區,幾年間,央視先後三次到訪,其中學校教育有長足進步,見證東鄉縣布楞溝村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