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追單的搜尋結果,共124筆
國際記憶體大廠往高階產品發展,為台灣記憶體廠帶來新一波商機,旺宏(2337)高層認為,AI資料中心從零到有的快速擴充動能,需要持續觀察CSP是否持續投入,旺宏近期NOR Flash在伺服器與資料中心的需求有回溫跡象。醫療市場中,個人用醫療產品需求增加,也帶動相關記憶體用量。
隨著台積電2奈米量產,台積電供應鏈概念股也將跟著水漲船高,法人看好將供應台積電WMCM封裝設備的均華(6640),及半導體廠務工程的信紘科(6667),不僅第四季將能持續好的業績表現,更能樂觀期待明年發展。
AI需求強勁帶動,台股持續走高,也帶動市值型ETF績效走揚,統計18檔市值型ETF中,就有15檔近一個月績效打敗大盤的3.57%,規模前十大的市值型ETF近一個月含息報酬率全數紅通通。
相較於AI股和美股四大指數的疲弱,蘋果反而受惠為iPhone 17系列出貨超乎預期,及MAC銷售量和Service營收成長,股價逆勢小幅上漲0.37%,是美股科技七巨頭中,4日唯一上漲的公司,帶動5日玉晶光(3406)、美律(2439)、和碩(4938)、鴻海(2317)、穩懋(3105)等台股蘋果概念股逆勢走強,匯集買氣。
輝達GB300 NVL72近期出貨逐步放量,加上GB200仍有追單挹注,產業研調及市場法人預估,第四季以NVL72型式出貨的整櫃型AI伺服器將達高峰,全年度總量約1,900櫃,2026年增至5,000櫃、翻倍年增163%,主力台廠除了鴻海外,廣達、技嘉,與供貨予Dell(戴爾)的緯創及緯穎也將因此受惠。
AI需求在連接線市場持續發酵,也讓連接線廠成功覓得新商機,不單貿聯-KY(3665)因名列NVIDIA 800 VDC電源解決方案供應商名單中,獲亞系外資券商調高目標價,良維(6290)也因手握AI伺服器大電流纜線大單,推升9月營收以9.15億元登頂,雙雙成為AI大贏家。
蘋果迎來拉貨高峰,台系果鏈除組裝廠外,IC設計同樂;供應鏈估,iPhone 17今年組裝量上看9千萬台。據悉,驅動IC聯詠透過打入面板大廠,自iPhone 16系列開始躋身果鏈,iPhone 17推出支撐今年營運,近期更傳獲加單消息;此外,聯發科傳首次打入蘋果生態系,將為Apple Watch系列提供數據機晶片。
戴爾稍早宣布,公司看好AI伺服器需求持續擴大,因而將未來4年的年度獲利成長目標調升近1倍,並上調營收成長預測。
受惠AI晶片大廠積極推動、AI基建需求持續暢旺,緯創及旗下轉投資之緯穎第三季業績雙雙呈翻倍年增、再創歷史單季新高,亦推升各自的今年前三季累計合併營收分別達1兆4,655.82億元、6,582.23億元,同寫歷史新猷,緯創更有超越去年全年度營收的表現。
由GenAI帶動大型CSP大舉投資AI資料中心,同時推升AI算力中心建置的基建需求,持續催化AI軍備競賽的熱度,台系AI伺服器供應商營運看俏,組裝、散熱、電源及軸承廠訂單強強滾。包括鴻海、緯創、廣達、緯穎、英業達、神達、和碩及仁寶等ODM廠,與技嘉、華碩、華擎與微星等OEM廠持續挹注動能,並更積極搶食這波AI大餅。
台股今年表現強勁,近6個月漲幅17.7%,但其實海外ETF更吸睛,尤其幾檔主題型ETF績效驚人,包含數位支付、太空衛星、電動車、清潔能源等新科技領域報酬至少20%起跳,其中國泰數位支付服務(00909)累積半年漲幅突破5成拿下冠軍,而第一金太空衛星(00910)也有近4成的漲幅,績效都比統一FANG+(00757)更優。
蘋果iPhone 17開賣,市場需求優於預期,據供應鏈透露,蘋果要求兩大代工廠將標準版iPhone 17日產量提高約4成,聯詠(3034)也傳出重要客戶加大拉貨力道、OLED驅動IC追單動能明顯。法人預估,聯詠旺季有望挑戰季節性水準,加上匯率不利因素減少,第三季獲利表現將優於財測目標。
連接器廠宣德(5457)指出,美系客戶最新一代智慧型手機與TWS耳機新品自開放預購以來市場反應熱烈,首周銷售即呈現供不應求,已接獲客戶要求擴大產能。宣德日前宣布將成立美國子公司,以利未來海外客戶在地化量產的需求。
全球記憶體市場景氣回溫,第四季DRAM與NAND合約價可望上漲15%~20%,DDR4現貨價同步走強,市場庫存快速去化,帶動台股記憶體族群轉強。法人指出,受惠HBM(高頻寬記憶體)需求持續爆發,記憶體封測廠力成(6239)、南茂(8150)、華泰(2329)等已獲主要客戶追加投片,訂單能見度延伸至年底,部分產品線更傳出具有議價空間,營運有望顯著回升。
成衣廠振大環球(4441)今(10)日公告8月營收為6.65億元,年減9.38%,主因受匯率波動及船運遞延影響。不過若以美元計算,則僅較去年同期小幅減少0.7%。累計前8月營收達48.65億元,年增高達30.43%。
川普關稅8月生效前最後一個月的搶貨潮、AI需求大舉攀高帶動,上市櫃7月合併營收報佳音,合計突破4兆元大關、達4.07兆元,月增2.6%、年增3.4%,擠下去年7月寫下的3.93兆元紀錄,再度刷新歷年最旺7月;累計前七月營收27.59兆元,年增12.32%,亦為同期新高。
7月10日輝達成為首家市值達4兆美元的公司後持續上漲,不僅AI成長潛力大,ETF機制也導致投資市場持續加碼AI與費半指數最大權值股。
美國鬆綁輝達H20晶片銷陸禁令,騰訊、字節跳動與阿里巴巴等中國大陸科技巨頭忙補貨,擬用於自家研發AI模型,大陸市場爆強大買氣,輝達急追單,傳台積電(2330)還為此增產30萬顆H20晶片,約當去年總銷量的3成,不單台積電一家獨喜,鴻海集團旗下AI伺服器供應商工業富聯(FII)、英業達(2356)、神達(3706)等AI伺服器代工夥伴也喜迎陸系雲端供應商(CSP)AI伺服器代工需求,H20晶片熱銷外溢效應顯現。
創見(2451)今年第二季營收32.30億元,季增8.3%、年增38.5%,創近三年新高;今年上半年營收62.13億元,年增22.69%。第二季銷售受惠價格上揚,可望抵消台幣升值衝擊,展望下半年,第三季DDR4銷售仍強,DDR5及NAND產品銷售亦小幅成長,加上DDR4漲價可持續到今年底,帶動營運表現,市場評估創見股價後市展望中性偏正向看待。創見周一盤中股價衝上95元最高,脫離90元區間震盪,試圖短均上彎,漲幅居記憶體族群最強。
科技巨頭搶購AI晶片的軍備競賽,已從百萬顆水準躍升至數千萬顆等級。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為了趕上AI競爭步伐,宣布旗下新創公司xAI將籌資120億美元,搶購5,000萬顆AI晶片,讓其運算力遠遠拋離OpenAI和Meta等兩大死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