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通膨預期的搜尋結果,共931筆
美國聯準會(Fed)7日發布半年一度《金融穩定報告》,超過6成受訪者指出,未來12到18個月內,政策不確定性為美國金融體系面臨的最大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調查中,Fed首度將央行獨立性與經濟數據取得性,納入政策不確定的因素之一,這可能與美國總統川普持續對Fed施壓,以及聯邦政府停擺創下紀錄有關。
降息疊加貿易談判緩和市場情緒,成為牽動近期市場的關鍵因素。首先,美國聯準會(Fed)如預期降息1碼,連續第二次會議降息,主席鮑爾表示政府關門影響數據公布,行動上將更為謹慎,並稱12月降息並非定局,市場反覆消化政策訊息。根據Fed最新會議聲明要點,包括降息1碼,但官員看法分歧。
周一多位聯準會決策官員公開發表談話,他們對美國的經濟現狀及其面臨的風險看法分歧且甚至相互衝突。由於聯邦政府停擺導致經濟數據暫停發布,在美國央行於12月召開今年最後一次政策會議之前,這場內部的「茶壺風暴」料將愈演愈烈。
歐洲央行(ECB)政策官員卡齊米爾(Peter Kazimir)在周一表示,歐元區的通膨風險處於平衡狀態,歐洲央行不應試圖微調政策,因為任何微小的調整本身就會導致市場的波動。
全球總經觀察:近日國際政經頭條大事,無非就是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暌違六年之後於韓國釜山所舉行的「習川會」;就會後所公布內容要點來看,其實就是在商言商,各取所需,其中美國對中國整體加徵稅率由57%降至47%,拿來取得中國釋出同意購買美國農產品如大豆與能源,而原先為防堵實體制裁清單所屬子公司漏洞的「50%穿透性管制規」,則是拿來交換先前讓川普跳腳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雙雙暫停一年。
中央銀行30日公布第三季理監事聯席會議事錄摘要。多位理事認為,當前國內通膨趨緩,經濟穩健成長,但產業兩極化發展,贊同利率不升不降,並強調相較調降存款準備率,透過公開市場操作釋出資金更為彈性;房市方面,有理事提醒未來半年、一至兩年,整體房市及總體經濟情況,可能導致部分民眾無法順利繳交房貸,造成銀行逾放比上升。
中央銀行30日公布第三季理監事聯席會議議事錄摘要,多位理事認為,當前國內通膨趨緩,經濟穩健成長,但產業兩極化發展,因此贊同此時利率不升不降,也強調相較調降存款準備率,透過公開市場操作釋出資金更為彈性;至於房市方面,多位理事留意房市疑慮,有理事提醒,未來半年、一至兩年整體房市及總體經濟情況,可能導致部分民眾無法順利繳交房貸,進而造成銀行逾放比上升。
日本央行(日銀)30日結束決策會議,一如市場預期將短期利率維持在0.5%不變,但重申如果經濟走勢符合預測,就會繼續提高借貸成本。
陪同川普訪日的美國財長貝森特,27日與日本新財務大臣片山皋月首度會談,他呼籲日本應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外界解讀,這番言論是對日本央行(日銀)升息腳步緩慢的再次批評。日銀30日將結束為期兩天的例會,市場普遍預期該央行將宣布暫緩升息。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再度對日本央行緩慢的升息步伐提出建言。美國財政部周二發布聲明,稱財長貝森特在與日本財務大臣片山皋月(Satsuki Katayama)會晤時呼籲日方應採取「健全的貨幣政策」。
美國與越、泰、馬、柬四國在吉隆坡達成貿易與關鍵礦產共識,航運業正面看待,認為關稅底定加上減免部分產品關稅,預估東南亞至美國海運雙向貨量可能明顯提升,有機會推動從東南亞出發的航線運價上行。
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成為第104任首相,也是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並已發表首場施政演說,預告將與訪問日本的美國總統川普會談。日股近來漲勢強勁,市場對「高市行情」有所期待。理財專家認為,高市主張的擴張性財政與戰略性產業投資政策,將為日股注入新動能,人工智慧、半導體與國防等關鍵產業如有政策支持,長線成長潛力可期。
公股銀行研究報告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意圖塑造傾向其經濟政策的聯準會(Fed),引發市場對聯準會獨立性及美元信用的疑慮,一旦聯準會獨立性下降,對美國經濟走向影響,短期有助經濟與就業,但長期恐推高通膨預期,並增加金融市場的不穩定風險。
國泰金控20日發布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受惠於國外股市多頭氣勢強勁,台股指數屢創新高,股民們對股市的樂觀情緒、風險偏好雙雙走揚,台股樂觀指數跳高至24.8,連兩漲並創近一年半新高,風險偏好指數升抵17.2,連五漲且寫八個月高點。
股海飛揚,台積電股價20日盤中逼近1500元,台股指數終場以2萬7688點,再創歷史新高;有庶民指標之稱、國泰金10月國民經濟信心報告出爐,時事題問及民眾對普發現金怎麼花?調查結果發現,高達32%民眾計畫用於於投資,買股票、基金都是標的,其次是26%民眾選擇用於國內旅遊及消費,15%用於國外旅遊及消費,也有14%比例的民眾傾向把現金拿來儲蓄。
國泰金控20日發布《 2025年10月份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本月時事題為「民眾對於好孕方案對生育決策影響以及普發現金資金使用的調查」,針對普發現金的用途,調查結果顯示:41%民眾預計將普發現金用在旅遊及消費,其中26%的民眾選擇在國內旅遊及消費,15%民眾將用於國外旅遊及消費,另外,32%民眾則規劃用於投資(如股票、基金或外幣等),14%的民眾則傾向把現金拿來儲蓄。
國泰金(2882)公布10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本月結果顯示,民眾景氣展望樂觀指數轉佳,大額消費意願同步上揚;股市方面,全球股市震盪走高,股市樂觀情緒與風險偏好皆上揚。
環球金融雜誌(Global Finance)發布全球央行總裁評比完整報告,我央行總裁楊金龍拿A-的原因出爐。環球金融雜誌指出,面臨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台灣今年經濟成長預估將達2.1%優於他國,且通膨控制得宜、採漸進式的貨幣緊縮,並展現靈活的總體審慎政策─第七波房市管制措施奏效,是楊總裁拿下優異A級成績的主因。
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資料9月底投信各類型基金規模出爐,整體規模較上月增加2,350.58億元來到10.51兆;進一步觀察各分類基金規模增減,9月份規模以台股ETF增加1,140.19億為各類型基金規模增加之冠,其次為債券ETF月增1,009.93億,此為今年以來首度最大規模的兩大類基金單月同步增逾千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