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運營環境的搜尋結果,共10筆
央視新聞報導,寮國航空C909客機12日上午舉行首航儀式。該航班從寮國首都永珍瓦岱國際機場起飛,目的地為寮國南部城市巴瑟,航班號為QV331。
關稅政策引發連鎖反應,全球股市動盪。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根據EPFR統計顯示,最近一周已開發歐洲股票基金淨流入12.83億美元超越其他市場居冠,拉丁美洲與歐非中東市場亦呈現微幅淨流入;美國股票基金持續淨流出但金額縮小至46.56億美元,亞洲不含日本股票型基金淨流出2.16億美元,全球新興市場呈現淨流出7.28億美元。
美對墨加徵關稅幾度展延,但美墨邊界設廠十多年的台ODM大廠,近來紛紛加速在美擴產計畫。其中,具投資優勢環境條件的德州,近兩年已有環球晶、台達電及光寶擴大落地外。
太陽光電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BigSun Energy Technology)宣布,計劃利用現有新竹湖口工業區廠房及完善設施打造一座先進的AI數據中心,將邀請合作夥伴共同參與這一創新項目,致力於推動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創造未來科技的新里程碑。
據《中國新聞週刊》報導,運輸車輛往來穿梭,機械作業轟鳴陣陣,在大連金州灣東部海域,大連新機場航站樓及樓前高架橋樁基礎工程正在建設中。隨著工程的有序推進,預計在不久的將來,這裡將誕生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機場——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
新竹市政府今(12)日宣布,全電動的先導公車將於12月13日正式上路營運,路線將行駛未來新竹輕軌紅線路網,串聯新竹車站、清大、陽明交大、科學園區、高鐵新竹站及生醫園區等重要節點,搭配遠傳(4904)協助打造的全台首座電動公車公共充電樁,為市民提供零汙染的綠色公車路線,展現市府在公共運輸綠色轉型上的決心與成果。
由中國貿促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今天(26日)在北京開幕,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候任會長譚森在開幕致詞時,呼籲中美兩國工商界和政策制定者能夠優先考慮在經濟互動中提高確定性,實現監管的透明與明確性,也要確保市場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美國前總統川普近日在接受《彭博商業周刊》採訪時提到台灣議題,指責台灣搶走了美國晶片產業,並質疑「台灣為我們做了什麼?」同時認為台灣應支付美國保護費。此話一出震驚各界,引起台灣朝野與產業界一片譁然,凸顯新地緣政治對台灣國際政治與產業的重大影響力。
中歐峰會舉行前夕,在歐中企表示,期待歐方與中企增加交流頻率,並對中企一視同仁,保障在歐公平和無歧視的營商環境;但與此同時,卻有近半數在中德企正為降低地緣政治緊張的風險採取措施。上海美國商界代表則認為,企業在中國的運營環境才是美中競爭關鍵,而非安全、台灣議題或是美中關係。
在新冠封控政策解除後,中國經濟持續疲軟。而伴隨地緣政治緊張,外資不敢進入,也成為中國整體經濟形勢難以回暖的原因之一。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上海美國商會主席肖恩·斯坦(Sean Stein)12月5日在一場研討會上表示,企業在中國大陸的運營環境是美中競爭關鍵,而不是安全、台灣或是美中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