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過度捕撈的搜尋結果,共68

  • 救珊瑚 專家籲禁漁設保護區

    救珊瑚 專家籲禁漁設保護區

     台灣珊瑚正在衰退!環團實際調查發現,因頻繁漁業活動,小琉球及澎湖南方四島珊瑚處於頹敗中,多處珊瑚礁都被藻類大量覆蓋,甚至澎湖知名潛點「紫色薰衣草森林」,昔日珊瑚群紫色花海,如今只剩白色骨骼殘骸,一片死寂。

  • 海洋保護區淪「空殼」?違規291件竟零結案

    海洋保護區淪「空殼」?違規291件竟零結案

    綠色和平指出,根據統計,小琉球海洋保護區去年出現291件違規捕撈、採集等行為,卻一件都沒結案,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抓到逾百件違規,不到一半被處分,環團呼籲強化對違規漁船執法及監控,專家則建議參考夏威夷經驗,保護能促進珊瑚生長的草食類魚種,才不會讓海洋保護區淪為空殼。

  • 海委會國際研討會登場 管碧玲預告海洋政策白皮書9月底發布

    海委會國際研討會登場 管碧玲預告海洋政策白皮書9月底發布

    海洋委員會15日在高雄舉辦「2025海洋環境管理國際交流研討會」,吸引來自美國、法國、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及印度等9國47位國際專家,以及美國環保署、美國海岸防衛隊、日本海上災害防治中心等重要機構代表,超過300人與會。會中並見證台灣與印尼哈比比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象徵「印太海廢治理合作平台」首份國際合作文件,成為海委會成立以來國際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 海洋環境管理國際研討會登場 台印簽署MOA共推永續治理

    海洋環境管理國際研討會登場 台印簽署MOA共推永續治理

    為凝聚全球海洋保護共識、深化國際合作,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今(15)、明(16)兩日舉辦「2025海洋環境管理國際交流研討會」,邀集台灣及美、法、日、韓、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印度等9國、共47名專家學者齊聚,更有美國環保署等重要機構共襄盛舉,吸引超過300名與會者共同參與。

  • 小琉球潮間帶海膽危及珊瑚礁生態 屏東縣府大規模移除

    小琉球潮間帶海膽危及珊瑚礁生態 屏東縣府大規模移除

    屏東縣小琉球肚仔坪潮間帶因海膽族群過度擴張,危及珊瑚礁生態系平衡,屏東縣政府24日在肚仔坪核心區移除約2000顆海膽,緩解「海膽荒礁」對海洋環境的破壞。

  • 墾丁海域喜見「溫柔巨人」 3米鯨鯊與潛水教練伴遊超驚艷

    墾丁海域喜見「溫柔巨人」 3米鯨鯊與潛水教練伴遊超驚艷

    墾丁海域喜見鯨鯊,有潛水教練日前帶團在恆春半島西海岸潛水,遇到一隻約3米長的鯨鯊,一行人與鯨鯊共游10多分鐘,鯨鯊才慢慢往更遠處游走,讓一群伴游者超驚喜。

  • 川普關稅害的 聯合國組織示警:美國海鮮要漲價了

    川普關稅害的 聯合國組織示警:美國海鮮要漲價了

    聯合國貿易暨發展署(UNCTAD)周三(4日)發布報告,全球貿易緊張局勢恐擾亂海鮮商品貿易,也將導致美國仰賴進口的海鮮漲價。

  • 印尼孕婦遭鱷魚攻擊身亡!懷孕8個月家中遇襲 妹妹目睹悲劇

    印尼孕婦遭鱷魚攻擊身亡!懷孕8個月家中遇襲 妹妹目睹悲劇

    印尼北加里曼丹省(Kalimantan Utara)連日暴雨導致河水暴漲,部份淹至高腳屋,本週三(28日)一名懷孕8個月的孕婦穆妮拉(Munirah)在家中準備午餐時,遭鱷魚攻擊喪命,震驚當地。

  • 海中龍捲風? 上萬隻小魚群聚成「魚柱」:反成鯨鯊大餐

    海中龍捲風? 上萬隻小魚群聚成「魚柱」:反成鯨鯊大餐

    澎湖西南海域近日有潛水者遇上成千上萬尾白堯及丁香,從水面到水下10米形成魚柱奇觀,並像龍捲風般不停地旋轉,以期嚇走掠食者。澎湖潛水業者葉生弘猜測,或許這就是近來澎湖海域頻頻發現「溫柔的巨人」鯨鯊蹤影的原因,追逐這些食物而來。

  • 長江十年禁漁第五年之二:漁民轉產就業、生態逐步改善

    長江十年禁漁第五年之二:漁民轉產就業、生態逐步改善

    大陸《人民日報》16日報導,今年是長江十年禁漁啟動以來第五年,長江禁漁,關乎沿岸20多萬退捕漁民生計。漁民上岸後,生活過得怎麼樣?而沿江數千家化工企業關、改、搬、轉,也走上綠色發展道路。

  • 世界首批!土魠魚不只靠捕撈 水試所成功培育人工種魚

    世界首批!土魠魚不只靠捕撈 水試所成功培育人工種魚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繼2023年5月成功獲得土魠魚受精卵、培育魚苗至孵化後第50天之後,近期進一步掌握土魠魚陸上養殖技術,目前育成天數已超過600天,體重已達6公斤以上,並發現成熟的卵巢與精巢,可見土魠魚人工完全養殖指日可待。

  • 澎湖 保護產卵丁香魚 提前4/20起禁捕

    澎湖 保護產卵丁香魚 提前4/20起禁捕

     澎湖縣政府基於保護丁香魚產卵母魚,在與相關研究單位和機關、產銷班漁民等共同協商後,採納漁民提議試辦自主延長禁漁期,藉此讓丁香魚有更為充足的生長空間,公告今年度丁香魚採捕禁漁期提早從4月20日起至6月1日止,同時畫設自主管理禁漁區,籲請從事燈火作業的棒受網、焚寄網漁船避免進入該海域作業,提供魚群安定的生息環境。

  • 澎湖丁香魚禁漁期延長11天 保護產卵母魚

    澎湖丁香魚禁漁期延長11天 保護產卵母魚

    佔有國內99%以上丁香魚市場的澎湖縣,今年為因應近年異常氣候對海洋生物的影響,並基於保護丁香魚產卵母魚必要性,澎湖縣政府將2025年度丁香魚採捕禁漁期提早並延長為4月20日起至6月1日止,同時劃設自主管理禁漁區。

  • 苗栗 海釣旺季 龍鳳漁港釣獲20斤紅甘

    苗栗 海釣旺季 龍鳳漁港釣獲20斤紅甘

     隨著春季來臨,海水溫度逐漸回升,苗栗西海岸一帶進入海釣旺季,近日有釣客在龍鳳漁港附近海域釣獲多尾大型魚類,包括1尾重達20斤的紅甘,及1尾17斤的大鮸魚。由於目前是部分魚類的洄游季節,漁港附近海域漁獲豐富,吸引眾多釣客前來。

  • 苗栗西海岸海釣旺季 海山漁港驚見20斤紅甘、17斤大鮸魚

    苗栗西海岸海釣旺季 海山漁港驚見20斤紅甘、17斤大鮸魚

    隨著春季來臨,海水溫度逐漸回升,苗栗西海岸一帶進入海釣旺季。近日,釣客在龍鳳漁港附近海域釣獲多尾大型魚類,包括一尾重達20斤的紅甘及一尾17斤的大鮸魚,引起當地釣友關注。由於此時為魚類迴游季節,漁港附近海域魚量豐富,吸引不少釣客前來。

  • 「他」被喻為海洋的肝臟 目前已消失30% 專家警告:世界將有3大危機

    「他」被喻為海洋的肝臟 目前已消失30% 專家警告:世界將有3大危機

    海洋中,擁有數以萬計的生物,每一個都佔有重要的角色。「海草」若比擬為人體器官,就是海洋中的『肝臟』。海草扮演著過濾、穩定及支持生物健康的重要角色,但根據統計發現,全球海草床正以每年1.5%的速度減少;自1930年代起已消失30%的面積。專家警告,若不積極保護及復育,恐對全球造成3大影響!

  • 協和電廠土汙 環團控林右昌包庇

    協和電廠土汙 環團控林右昌包庇

     在四接環評前,協和電廠土壤就被揭露「多氯聯苯」、「總石油碳氫化合物」超標,環團昨前往環境部大門喊出「土地汙染一大片,兩眼一閉沒看見」口號,再爆料電廠土壤還有多項重金屬超標問題,台電卻在環說書稱低於管制標準,且林右昌時期的基隆市政府早在2017年發現土壤「總石油碳氫化合物」超標,即便2019年解列,2021年汙染卻持續,懷疑市府有包庇之嫌,呼籲基隆市長謝國樑不要「林規謝隨」盡速進廠查證。林右昌幕僚則表示依法行政,環境部已說明。

  • 水產價狂飆 專家推地產地銷

    水產價狂飆 專家推地產地銷

     台灣近10年漁業產量由2014年140萬噸降至2023年89萬噸,魚價「漲」聲不斷,水產試驗所沿近海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致銜表示,除漁獲量銳減影響外,可能與後疫時代的全球通膨有關,可透過推廣「地產地銷」觀念,鼓勵消費者多選擇本土捕撈與養殖魚種。

  • 漁獲雪崩年收少6成 轉型缺配套

    漁獲雪崩年收少6成 轉型缺配套

     台灣漁業資源面臨枯竭危機,漁獲量3、40年來雪崩式下滑,台中漁民嘆高經濟價值魚類掉7成,年收蒸發6成,憂心漁獲量恐難止跌。台中市漁船及漁民互助協會理事長陳建鈺表示,近年來漁獲量已探底,政府輔導漁船轉型應有配套,否則單靠漁民單打獨鬥,難闖出一片天。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