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道路改善工程的搜尋結果,共118筆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日考察彰化地區交通建設,交通部長陳世凱南下與會,對於田中鎮明禮國小、社頭鄉清水國小、社頭鄉湳雅國小、埔心鄉梧鳳國小等4校周邊道路改善工程,陳世凱表示,將編列預算補助,全力配合地方,另鹿港鎮頂草路瓶頸路段改善工程則建議分段進行。
花蓮縣吉安鄉北安街是鄉內車輛頻繁通行的重要道路,路面因長期使用出現龜裂破損、凹凸不平等情形,恐危及用路人行車安全,經鄉公所爭取中央經費及自籌款共斥資1452萬元投入道路改善工程,除重鋪設路面,也會設置防護欄,預計明年1月完工。
新竹市中華路與民權路口上月發生死亡車禍,民進黨新竹市議員鄭美娟與相關單位會勘,建議調整號誌且一併檢討類似路口,並呼籲市府盡速研議並落實;對此,市府回應,道路交通安全委員會勘後將提報改善方案,另中華路一到三段改善已獲核定,盼全面提升交通安全。
淡江大橋將於2026年5月通車,為迎接北海岸交通新時代,新北市政府超前部署,優先推動淡水地區銜接道路改善工程;現已完成沙崙路拓寬,並即將完成中正路2段51巷拓寬工程,除優化交通動線外,也全面提升行人與行車安全,為淡水地區交通順暢與觀光發展奠定重要基礎。
近日基隆受東北季風和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共伴效應影響,基隆市20日吹起7至10級的陣風。基隆市仁愛區南榮路與南新街口的人行天橋的雨遮鐵皮被狂風吹得劈啪作響,讓許多在地民眾擔心不已。市府表示,南榮路第二階段道路改善工程將於今年底完工,該處人行天橋將於明年爭取經費補助將其拆除。
淡江大橋將2026年5月通車,新北市政府優先推動淡水地區銜接道路改善工程,現已完成拓寬沙崙路,並即將完成中正路2段51巷拓寬工程,除優化交通動線外,也全面提升行人與行車安全。交通局長鍾鳴時表示,市府提前啟動淡水銜接道路改善計畫,透過路寬調整、人車分流與轉乘動線優化,打造更安全、更友善的交通環境。
彰化縣長王惠美今前往視察彰化縣道144線員大排平面道路改善工程,該道路是串聯鹿港國家歷史風景區、福興鄉及台61線的重要幹道,因交通量大致路面龜裂受損,縣府投入近6000萬元經費,分北、南兩段共5.9公里辦理改善,其中北岸路段約2.9公里預計近期開工、12月完工;南岸路段約3公里,則將在明年1月完工,王惠美期望提升用路安全。
原住民委員會主委曾智勇20日視察桃園市復興區推動原鄉產業發展與部落基礎建設,原民會日前已核定復興區「澤仁里詩朗部落聯絡道路改善工程」、「上高義部落排水改善工程」等9件部落聯絡道路與防減災改善工程,補助經費共約7500萬元。曾智勇表示,原民會將推動「原住民族農產品運銷及加值輔導計畫」與「2026年特色農業輔導計畫」,協助在地原住民族農業團體提升經營管理與加值能力。
避免南部颱風吹倒電桿損害重演,台中市霧峰區林森路一帶將迎來電纜地下化。市議員張芬郁接獲民眾反映,林森路段路面多處不平整,經立委何欣純服務處現勘,台電計畫拆除林森路74支水泥電桿,將特高壓電纜全面地下化,並配合交通部公路局重鋪路面,總工程經費約2.6億元,預計10月進場施工。
避免今年7月南部電桿受颱風影響倒塌損害重演,台中市霧峰區林森路一帶將迎來電纜地下化,民進黨台中市議員張芬郁接獲民眾反映,林森路段多處不平整,經綠委何欣純現勘,台電計畫拆除林森路74支水泥電桿,將特高壓電纜全面地下化,並配合交通部公路局重舖路面,總工程經費約2.6億元,預計今年10月進場施工。
立法委員蔡其昌與台中市議員施志昌積極推動大甲區道路改善工程,針對光明路及甲后路五段,以及東安路、仁愛街及通天路261巷等兩處主要道路展開整體改善,今日施志昌邀集相關單位至現場會勘,預計年底前完工,總經費逾1億7000萬元,中央地方各占50%,完工後將有效提升道路品質與交通安全。
新竹市政府致力改善交通亂象,但市議員廖子齊指出,市府對於「車向分流」立場反覆,且「道安五環」政策至今仍無具體成果,建議盡速制定《新竹市道路設計手冊》;市府交通處回應,將參考台北市經驗,研議訂定新竹市相關道路設計規範。
新竹市政府致力改善交通亂象,但市議員廖子齊指出,市府對於「車向分流」立場反覆,且「道安五環」政策至今仍無具體成果,建議盡速制定《新竹市道路設計手冊》;對此,市府交通處回應,將參考台北市經驗,研議訂定新竹市相關道路設計規範。
台中神岡區庄前里位於傳統聚落與工業區交界,神林路與神岡東街是當地重要通行道路,但多年來路面老舊破損、多處坑洞補丁,影響行車安全,立委楊瓊瓔為此爭取620萬元改善,並於7日舉辦工程說明會,其中神林路預計10月底完工、神岡東街則預定年底前動工。
台中市神岡區神林路與神岡東街路面老舊破損、多處坑洞補丁,影響居民通行與重車行駛安全。立委楊瓊瓔、台中市議員羅永珍合力爭取620萬元經費,改善總長近1公里的道路鋪面,其中神林路預計於10月底前完工,神岡東街則預定年底前動工。庄前里長張鎮正及數十位居民今日上午參與工程說明會,感謝中央與地方民代積極奔走,期盼換上新鋪面後,行車更平順、更安全。
台中市霧峰國中門口道路路寬不足5米,側邊種植椰子樹,通勤尖峰汽機車湧入,學童鑽在樹木和圍牆間行走,地方爭取700萬元經費改善通學步道,結合管樂、黑翅鳶等繽紛彩繪,29日與數位創新教室、光電球場等同步啟用,師生喜迎3項新設施樂開懷。
南山人壽規畫延伸台北市信義區空橋系統,串聯「南山A21綠環塔 」綠環塔與市府大樓南門,也可從捷運淡水信義線台北101站通行至板南線市府站,因應都市計畫規範24日送台北市都審會審議,都審會主席、北市都發局長簡瑟芳裁示,因未來周邊還有市府廣場改造、松壽路拓寬工程,相關時程還須議定,也將研擬假日開放市府空間,其餘空橋垂直動線、電梯往道路側移動修正後通過。
新北市長侯友宜22日視察汐止區白匏湖生態園區未來規畫及已竣工的康寧街第三期道路改善工程後表示,市府投入3.3億元全面開發白匏湖生態園區,同時新建資源循環中心,整合環境教育功能,整體工程預計2029年完工,實踐環境永續精神。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副總工程司蘇建隆2025年7月17日出席苗栗縣「後龍鎮大庄里16號道路旁危險瓶頸路口及路段改善計畫」開工典禮。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表示,大庄里既有巷弄因尚未開闢完善,導致與重要路口銜接不順暢,民眾時常須繞路通行,且不利於消防車及救護車進入救災。為提升在地防災安全與區域交通品質,中央透過「生活圈道路系統建設計畫」核定總經費6,060萬元、補助後龍鎮公所3,403萬元進行新闢道路工程,全案預計2025年底前完工;路段打通後,將有效串聯起周邊生活圈,打造安全、便捷的通行環境,進一步帶動產業發展與地方繁榮。
後龍鎮大庄里約6,000名居民,多年來因都市計畫道路未打通,交通瓶頸影響生活與區域發展。後龍鎮公所17日上午舉行16號道路旁危險瓶頸路口及路段改善計畫動土典禮。副縣長邱俐俐表示,這段雖短的瓶頸路卻是串聯生活與產業的重要節點,對後龍整體發展具有關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