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避免雙重課的搜尋結果,共161筆
賴清德總統4日出席《工商時報》舉辦的「壯大資產,迎向黃金年代」台北論壇開幕式,他在致詞時,肯定台灣金融市場持續增長,股市突破新高,顯示台灣企業競爭力的提升。他指出,政府推動「三大面向」經濟發展策略,朝向智慧化、數位化發展,持續協助產業升級轉型,讓產業茁壯,而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是國家級重大施政目標,期望將台灣資本市場,打造成亞洲那斯達克。
總統賴清德4日出席工商時報舉辦的「壯大資產管理 迎向黃金年代」台北場論壇開幕式致詞時,肯定台灣金融市場持續增長,股市突破新高,顯示台灣企業競爭力提升。他指出,政府推動「三大面向」經濟發展策略,朝向智慧化、數位化發展,持續協助產業升級轉型,讓產業茁壯。他說,政府成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希望把豐沛資產留在台灣,「美國有Golden Age,台灣也應有自己的黃金年代。」
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大使俞大㵢4日指出,台灣對外投資策略出現重大轉變,資金大量流向美國,符合台美雙方的戰略利益。他強調,若盡快台美推動「避免雙重課稅協定」(ADTA),將大幅促進雙向投資,對台美經貿關係產生深遠正面影響。
【王淑以/德州達拉斯報導】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大使俞大㵢指出,近年台灣對外投資策略出現重大轉變,資金正大量流向美國,符合台美雙方的戰略利益。他強調,若能盡快台美推動「避免雙重課稅協定」(ADTA),將大幅促進雙向投資,對台美經貿關係產生深遠正面影響。
台美關稅談判進入深水區,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2日舉行記者會,說明在美建「台灣聚落模式」,強調這與日、韓、歐盟投資美國方式不同,為台美G2G共建產業聚落、提供土地與金融等優惠誘因,吸引企業自主決定是否共同組隊赴美投資。她並表示,在磋商中感受到美方正面看待「台灣模式」,並正面回應打造產業聚落所需要的基礎建設條件。
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率跨黨派立委完成9天歐洲國會外交行程,走訪愛爾蘭、英國、荷蘭與捷克。楊瓊瓔指出,各國高度重視台灣,經貿合作持續深化,從推動避免雙重課稅、簽署ETP協議,到啟動半導體供應鏈韌性中心,交流成果豐碩;江啟臣則感謝旅歐台商,稱他們是「台灣之光」,並與捷克智庫座談民主價值、區域安全等議題,盼深化雙邊合作,共同守護民主。
民進黨祕書長徐國勇昨(8)日接見美國「民主黨州主席協會」(Association of State Democratic Committees, ASDC)時提到台美關稅談判,徐國勇坦言,談判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及面對日韓等國的競爭壓力,都對台灣部分產業造成衝擊;民進黨政府致力提供支持方案,穩定國家經濟、產業發展及國人生活。
虛擬貨幣交易熱,獲利需繳稅嗎?立法院法制局提出六大建議:研擬虛擬資產稅務專章或制定專法、落實資本利得稅制度與交易者分類、建立平台資訊申報與第三方報告機制、釐清營業稅與消費稅適用範圍、研議課徵遺產及贈與稅,及推動跨境資訊交換與國際合作。
最低工資審議會9月底舉行,對於日前今年不適合依過去公式調整說法遭勞團反對,經濟部長龔明鑫今(4)再度表示,雖然今年台灣整體經濟表現非常好,但沒辦法否認, 的確是有些傳統產業受到很大影響,減班休息人數增加,這些都必須在審議之前,表達充分資訊讓委員知道。當然一旦有結果,也會予以尊重。
隨美國對等關稅底定,囤貨效應消退,即使AI創新應用蓬勃發展,帶動電子及資通產品出口成長,但傳產需求低迷、出口增幅相對疲軟,加上新台幣匯率升值,台股價漲量縮,台經院2日公布,7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為8.48分,月減1.38分,景氣燈號連續3個月亮出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
全國工業總會(工總)今(2)日發表「2025年工總白皮書」,提出7大面向共35個議題、138項政策建議。工總並提出四大當務之急,分別是:「推動危老都更,擴大內需」、「協助業者因應新局下進出口的挑戰」、「務實解決全面缺工問題」及「檢討能源政策,並穩定工業電價」。
中菲近期因南海島礁主權議題,頻頻發生衝突,在此之際,我外交部長林佳龍正率團訪問菲律賓,知情人士證實此事稱,林佳龍訪團此行尋求深化兩國包含在農業與勞工等領域的合作。不過我國外交部長踏足菲律賓引發違反該國一中政策疑慮,菲國外長拉薩洛強調,其恪守一中政策,不承認台灣為主權國家,但有參議員認為,中國毫不尊重菲律賓,是時候考慮是否繼續奉行一中政策了。
新加坡駐台北商務辦事處18日晚間舉辦「新加坡60周年國慶酒會」,新加坡駐台代表葉偉傑表示,台星關係歷久彌堅、交流緊密。新加坡是最早與台灣簽署「避免雙重課稅協議」的國家之一,雙方也正積極洽談協議更新與續簽事宜,期盼早日完成相關作業。
賴清德總統今(14日)接見「布魯金斯研究院」學者專家訪問團時,感謝美國政府、國會及智庫友人長期對台灣展現跨黨派的支持,並表示面對中國持續對台灣加大威脅與壓迫,政府會積極強化國防力量、建構經濟安全;同時也期盼雙方儘快達成對等關稅談判,共同促進台美未來的進步與繁榮。
台美對等關稅談判稅率出爐,經濟智庫普遍反映,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第一、二季GDP概估值,都遠優於預測數,「今年GDP年增率在3%以上是絕對有的」,預估對台GDP影響出現在明年,產業要趕快轉型,克服衝擊。
美國公布8月1日起對各國加徵的對等關稅新稅率,其中台灣為20%,低於4月2日的32%,但高於日本、南韓的15%,這對台灣的國際競爭力將造成重大衝擊。工商界呼籲政府,應盡速提出穩定經濟的有效政策,並向國內產業說明衝擊與配套。謹提出以下建議:
美國眾議院23日口頭無異議通過《不歧視台灣法案》(Taiwan Non-Discrimination Act),要求美國倡導台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IMF)。學者表示,美國力挺可使台灣能見度提高,但預料將遭大陸反對,後面還有很多關卡要走。
針對台美避免雙重課稅法案進度,財政部長莊翠雲19日在立法院詢答時指出,國內企業對相關法案都相當期盼,該法案在美國事實上也獲跨黨派支持,包括財政部、外交部和駐美單位都維持推進動能,包括總統及副總統在各場合及美國在台協會、美國商會也都在努力。立委追問年底前有沒有機會簽署,莊翠雲表示,這部分我們希望愈快愈好,解決投資者重複課稅的問題,財政部會努力推動,但期程非我方可決定。
立委林德福今日問及,賴清德在接見接見美國聯邦眾議院「國會台灣連線」共同主席貝拉(Ami Bera)率領的訪問團,表達希望今年底前《避免台美雙重課稅》可以完成。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台美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參議院1月23日也提出內容一致法案,是跨黨派支持。
美國商會10日發表《2025台灣白皮書》內容多達200頁,除大篇幅提出能源政策建議,也提及最熱門的關稅議題。對於美國總統川普對台祭出32%超高關稅,美國商會執行長魏凱(Carl Wegner)直言,對等關稅對台灣並不公平,也讓台美關係出現矛盾,更增加美國企業及消費者的成本,呼籲華府調整關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