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邏輯晶片的搜尋結果,共258筆
中國商務部9日宣布暫停對鎵、鍺、銻及超硬材料等關鍵礦物出口管制措施至2026年11月27日,市場解讀為地緣政治壓力趨緩的訊號。法人認為,台系供應鏈廠商對各項關鍵零組件需求不一,其中鎵等材料主要用於功率放大器(PA)製程,管制期間實際影響有限,隨著政策鬆綁,反將有助市場心理回穩;整體而言,大陸取消管制是科技業與相關廠商利多。
台股5日遭逢創高以來較大幅度回檔,各人氣電子指標股幾乎全面開低,外資不僅未棄守弱勢高價股,反而雪中送炭,摩根士丹利證券逆勢調升世芯-KY股價預期,高盛證券則力挺遭打落跌停的環球晶,推測合理股價各是4,388元與545元,二檔弱勢高價股若能加速止穩,將有利台股反彈。
根據韓國媒體報導,為了在AI世代中爭奪高頻寬記憶體(HBM)市場,三星電子祭出激進降價策略,將其12層HBM3E堆疊的價格下調了高達30%,試圖在與SK海力士以及美光(Micron)的競爭中取勝。
工研院舉辦「眺望2026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受惠於AI資料中心、邊緣運算及供應鏈積極備貨需求,工研院預估今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將達到6.5兆元,年成長22%。而此強勁動能延續到明年,2026年產值估突破7兆元大關,達7.1兆元,年成長10%。
力成(6239)周二召開法說會,力成今年第三季雙率同步季增雙位數、卻年減雙位數,主因國際金價暴漲、電費侵蝕,單季每股盈餘2.08元,創下四個季度新高,優於今年第二季1.30元,但低於去年同期的2.28元。力成董事長蔡篤恭表示,今年第三季營業結果符合公司預期。展望後續,力成今年第四季營收可望季比成長,力成也預計2026年第一季的表現將遠好於2025年第一季,呈現淡季不淡。
全球DRAM缺貨,為了電腦產業發展,再次挑戰!全球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 DRAM)在一九八六年之後,連續幾十個月缺貨!當時台灣的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 PC)產業產值幾乎每年倍增;DRAM是個人電腦必備的元件,台灣業者卻只能任憑市場價格飛漲。當時,許多業者想進入這個高市場需求的產品,但是,進入DRAM的投資門檻卻相當高。
10月7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國特設委員會」發布報告,要求全面收緊對華晶片出口限制,涵蓋所有製造工具零部件並呼籲盟友協同。10月8日,美國將16家中國電子元件分銷商列入「實體清單」,試圖進一步切斷中國獲取半導體技術的管道。
最近一段日子川普在美國國內或者國際事務都非常活躍、四處出擊,也吸引住媒體的焦點,然而,就在他意氣風發時,過去幾天美中經貿關係劇烈惡化,導致10月10日美國的三大股市暴跌。這預示中美經貿脫鉤的開始?或者這將是一個轉機,在劇烈交鋒後,美中兩國會更清楚的認識對方,為建立兩國新的、長期關係打下基礎?
半導體設備供應商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近日發表全新半導體晶片製造產品,聚焦研發前瞻邏輯製程、高效能DRAM及先進封裝技術等三大關鍵領域,可提升AI運算所需的先進邏輯與記憶體晶片效能,創造更強大的AI晶片。
中國大陸10月9日宣布擴大稀土出口管制,最終用途14奈米以下邏輯晶片、256層以上儲存晶片,以及製造上述半導體的設備未來皆需逐案審批。台灣是這些半導體的生產大國,賴總統1個月前還宣布要打造「非紅半導體供應鏈」,如今卻得憂心這項管制對台灣的影響。
大陸突祭出更嚴格的稀土出口禁令,殺得全球措手不及,企圖藉此在國際地位與貿易談判中拿回主導權,究竟什麼是稀土?為何大陸能予取予求?影響的產業又有哪些?以及如何解決過於依賴大陸稀土的問題,4大稀土關鍵議題一次解答。
中國於10月9日擴大稀土出口管制,經濟部指出,國內目前半導體所需含稀土產品或稀土衍生物等,以歐美與日本供應為主,直接影響較低,但可能影響電動車、無人機等供應鏈。經濟部持續關注原料成本變動及供應鏈調整所可能帶來的間接影響,並與業者保持密切聯繫,應對市場情勢變化。
大陸政府在通知各國最新的稀土出口管制後,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增加100%關稅回敬,累計關稅達130%形同中斷貿易,經濟部指出,目前國內半導體業的稀土及其衍生物以歐美、日本供應為主,直接影響較小,不過半導體業人士指出,先不論原料供應穩不穩定,價格一定會上漲。
針對中國於10月9日擴大稀土出口管制,經濟部12日表示,國內目前半導體所需含稀土之產品或稀土衍生物等,以歐美與日本供應為主,直接影響較低,經濟部將持續關注原料成本變動及供應鏈調整所可能帶來的間接影響,並與業者保持密切聯繫,共同應對市場情勢變化。
針對中國於10月9日擴大稀土出口管制一事,經濟部12日表示,國內目前半導體所需含稀土之產品或稀土衍生物等,以歐美與日本供應為主,直接影響較低,經濟部將持續關注原料成本變動及供應鏈調整所可能帶來的間接影響,並與業者保持密切聯繫,共同應對市場情勢變化。
針對大陸9日通知各國將擴大稀土出口管制,經濟部12日表示,國內目前半導體所需含稀土之產品或稀土衍生物等,以歐美與日本供應為主,直接影響較低,將持續關注原料成本變動及供應鏈調整所可能帶來的間接影響,並與業者保持密切聯繫,共同應對市場情勢變化。
在美中元首川習會將於10月底在韓國慶州登場前夕,中國大陸10日發出多項公告,對境外稀土物項與稀土技術等實行新的出口管制。《華爾街日報》分析,形容該行動是「經濟層面上的核戰」,企圖透過稀土出口限制,摧毀美國人工智慧產業,是中方向美施展「勒索戰術」,強化談判籌碼。
大陸商務部9日聯合海關總署及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單日接連發布7項重要公告與決定,涵蓋稀土、鋰電池、石墨、超硬材料等關鍵領域的出口管制及實體清單調整,7項公告均從2025年11月8日起生效。官方稱,此舉旨在維護國家安全與產業利益,稱將對國內外相關產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