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醫療領域的搜尋結果,共663筆
台塑企業總裁吳嘉昭8日表示,他接任總裁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加速轉型、強化經營體質,其中最能立竿見影就是產品差異、高質化轉型;今年台塑、南亞、台化差別化產品合計占比將提升至52.8%。四大公司提報轉型案件共107案,預估至2030年將可帶來381億元年利益,主要為新產品/新事業轉型效益272.9億元,占71%;已完成15案,年效益10.9億元。
時隔7年,台塑企業8日再舉辦運動大會,由專業經理人、台塑企業總裁吳嘉昭主持,這是歷來首度非王家主導。吳嘉昭指出,全球經濟衝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轉型已迫在眉睫,台塑企業正加速推動產品、事業、低碳、能源及數位等5大轉型。
亞光(3019)31日公布第三季營收71.53億元,季增4%、年增5%,營業毛利15.74億元,季增14%、年增7%,主係營收持續成長帶動毛利率上升所致,營業淨利8.78億元,季增30%,年增16%,本業獲利再創同期新高;稅後純益5.2億元,單季每股稅後純益(EPS)1.86元。公司看好下半年數位相機及運動相機鏡頭二大營運動能可望續加溫。
亞洲光學(3019)公布114年前3季財報財報,其中第3季營業淨利約8.78億元,季增30%,年增16%,再創歷年同期新高,累計前3季每股盈餘為5.51元,亞光表示,公司領先佈局Metalens先進技術,擴大競爭門檻,將全面加速AR、VR、Metalens及AI應用產品之研發,並以高精度感測技術,拓展佈局智慧醫療領域。
南韓總統李在明31日在慶州舉行亞太經合會(APEC)期間,接見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雙方宣布,將展開大規模人工智慧(AI)合作。
鋰電池模組大廠佐茂(7854)今(30)日以每股認購價格27元登錄興櫃,挾著低軌衛星、無人機新業務雙光環,佐茂興櫃路一片坦途,今日蜜月行情繼以32元、上漲18.5%開出後,迄上午10:15止,股價已一路飆高至64元,漲幅達137%,為近期罕見的飆股。
泰陞國際科技成立於2014年,為傷口醫療領域的創新先驅,專注於整合創新材料、臨床醫學與生物科技。以「分子醫學」為出發點,深入研究皮膚細胞在傷口癒合中的關鍵機制,並將研發成果轉化為臨床可行的醫療產品與標準化療程,致力提供更快速、安全與高效的傷口治療方案。
由國票證券主辦之鋰電池模組大廠-佐茂(7854)公司,將於10月30日以每股認購價格27元登錄興櫃,將為資本市場增添隱形冠軍。佐茂專注於鋰電池模組的研發與製造,具備BMS電池模組關鍵技術及專利布局,產品效能、壽命與安全性等廣受肯定,產品主要應用於工業、醫療、智慧穿戴、影像應用、BBU、儲能系統、低軌衛星、無人機及輕型載具等領域,多元產品線多方挹注公司營運成長動能。
仁寶(2324)布局醫療領域漸有成,醫療事業單位將聯合集團旗下子公司,包括奔騰智慧生醫、勤立科技、宏智生醫及瑞寶生醫,參與2025第11屆亞洲腫瘤消融大會(ACTA 2025)。仁寶表示,本次將以「精準、安全、智慧醫療」為主軸,全面展現仁寶醫療生態系的整合創新成果。
行政院推動「AI新十大建設」,促進AI於製造、零售、農業及醫療等產業應用,加速產業升級與智慧化轉型,成為APEC部長會議焦點。國發會主委葉俊顯率團出席亞太經濟合作(APEC)結構改革部長會議(SRMM),23日在大會中表示,政府擘劃的AI與數位創新思維,推動包容、永續與具韌性成長的政策作法,展現台灣在面對人口變遷與數位轉型挑戰下,兼顧創新、包容與韌性的治理實踐。
達運舉行法說會,董事長蔡國新表示,過去一年來受到外在環境變化影響,營運充滿挑戰。今年達運財報改善,隨著顯示器業務改善,期望明年比今年更好。生醫和光學等新事業轉型發展持續進行,預期明年營收成長幅度會更大。
鴻海(2317)今(23)宣布與台北榮民總醫院正式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臨床驗證、AI多模態醫學模型開發及智慧醫院部署三大方向展開深度合作,同時宣布將捐贈3億元經費,分3年期投入相關合作專案,盼共同打造具台灣特色的AI精準醫療與智慧醫院新標竿。
由中央研究院領銜的「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建構出全球規模最大的漢人精準醫療研究族群,並結合基因資料及臨床資料,發展出多種疾病的風險評估方法,為全球十多億漢人族群健康照護提供關鍵基礎。台灣團隊在《Nature》期刊同步發表兩篇重要論文,本次研究成果展現台灣在國際上的科研實力與貢獻,獲得國際高度重視。中研院廖俊智院長表示,過去全球精準醫療的基礎資料多來自歐美族群。TPMI建立台灣的疾病研究大族群及數據,讓世界了解漢人族群的基因特色與疾病的關聯。
由中央研究院領銜的「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建構出全球規模最大的漢人精準醫療研究族群,並結合基因資料及臨床資料,發展出多種疾病的風險評估方法,為全球十多億漢人族群健康照護提供了關鍵基礎,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過去全球精準醫療的基礎資料多來自歐美族群,TPMI建立台灣的疾病研究大族群及數據,讓世界了解漢人族群的基因特色與疾病的關聯。這不只是科研突破,更是公共健康的里程碑。
台北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將於22日開幕,資服業者凌群(2453)將攜手合作夥伴亞光(3019),共同擴大布局智慧醫療領域,希望結合凌群在智慧護理的垂直領域優勢,配合亞光高精度光學感知技術,雙方以打造百分之百MIT智慧護理機器人為目標。
立法院新會期,行政院聚焦四大優先、列出30項優先法案拚通關,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21日表示,政院已送出《青年基本法》,盼透過立法支持青年發展,政府將作為青年後盾,透過政策共同推動台灣創新繁榮。
台灣數位手工具領導品牌-數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55),於10月21日至23日參加「2025 TiTE×IHT台灣國際五金工具博覽會暨五金工業展」,並於台中國際會展中心E524攤位,展出旗下最新智慧手工具,展現台灣智造在全球專業工具市場的創新實力。
為促進金屬相關領域的發展,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與能源署的支持下,金屬中心於近日舉行114年度「先期研發成果發表會」,透過線上直播與業界分享最新技術發展趨勢,此次發表會共發表10項前沿技術,展現金屬中心的跨域整合實力,並同步釋出超過百件專利技術,協助國內產業升級與轉型。
國泰金控於有商業界奧斯卡美譽的第22屆「史蒂夫國際商業大獎」再創佳績,奪下涵蓋雲端治理、區塊鏈、綠色金融與醫療金融等領域之4金、1銀、7銅肯定,亦由全球逾250位專業評審組成的評審團,從78個國家地區、超過3,800件提名案件中嚴謹遴選,榮獲「年度最佳組織大獎,為台灣首度獲此殊榮的金融業者。
鴻海積極布局健康醫療領域,鎖定智慧醫療與遠距照護為發展主軸,欲打造從「院內走到院外」的數位健康生態系。鴻海B事業群總經理姜志雄表示,鴻海以科技作為「連結的力量」,結合AI及雲到端的技術、產品,實現在宅醫療、遠距診斷與預防醫學的新藍圖,願景是建立「新數位健康生態系(New Digital Health Eco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