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重啟對話的搜尋結果,共108筆
美國眾議員、眾院軍事委員會成員史密斯(Adam Smith)近日出席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座談。他評估台海安全情勢與一兩年前相當,目前未見證據顯示台灣意圖獨立、直接挑戰大陸,認為北京以此為藉口合理化強硬行為,邀台參與環太軍演(RIMPAC)則是展現多國支持台灣的訊號。
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和準國民黨副主席蕭旭岑10月28日在天津會面後,國民黨1日召開全代會,蕭旭岑說,鄭麗文上任黨主席後,國共兩黨交流會恢復到過去馬政府時期,結果遭民進黨譏諷成為中共統戰對象。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張晗今天(5日)回應,大陸願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與包括中國國民黨在內的台灣各政黨團體和各界人士一道,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0日在釜山的再度會面,被全球市場視為可能開啟新一輪「貿易融冰」的契機。這場峰會看似帶來曙光,實則雲霧繚繞,雙方共同宣示合作意願,卻刻意迴避最棘手的矛盾。這場表面上的休兵,既非真正的和解,也難以掩蓋雙邊關係中深層的結構性裂縫。
韓國總統府24日宣布,韓國總統李在明將於11月1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韓中峰會;另與美國總統川普會談將在10月29日舉行;韓媒也報導,李在明30日晚間再與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共進晚餐。此外,另有媒體揣測,川普可能於訪韓APEC峰會前後,再度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晤,象徵美朝外交沉寂5年後的「破冰」。
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18日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格里爾視訊通話,雙方圍繞落實今年以來兩國元首通話的重要共識,就雙邊經貿關係中的重要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建設性的交流,並同意盡快舉行新一輪中美經貿磋商。貝森特則表示,雙方將於下周會面,繼續磋商。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17日赴白宮會見美國總統川普,爭取美方提供戰斧巡弋飛彈的前夕,川普先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通話,時間長達2.5個小時,雙方同意兩周內,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雙普會」,討論結束俄烏戰事。
海基會第12屆董監事會第8次聯席會議14日舉行,海基會董事長吳豊山致詞表示,呼籲兩岸重啟對話機制,共同為營造和平共榮跨出建設性步伐,並強調兩岸領導階層都能以人民福祉為最高考量,和平共榮便成為唯一光明大道。
美中關係在過去幾天急遽變化,有如乘坐雲霄飛車一般,CNBC報導,分析師直指核心原因是雙方互不信任,過去幾天的狀況,其實是「雙方誤判」導致的結果,即使存在外交解決方案,但若無法恢復互信,就不會是長久的解決方案。
中美貿易戰再度升溫,中國上周突宣布對關鍵原礦及磁鐵實施出口管制,白宮隔日迅速回擊,宣布將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並對特定技術祭出新管制。《華盛頓郵報》以「瀕臨離婚卻被迫同住的夫婦」形容中美關係現狀,雖然雙法都企圖脫鉤,實際上卻難以實現。
「台灣外國記者會」邀請國民黨主席候選人鄭麗文出席「重返執政?國民黨主席選舉為何重要?」座談會;鄭麗文在對外關係、對美關係與兩岸關係層面,主張台灣必須堅守三大原則:不做麻煩製造者;不做美中關係的犧牲者;更積極的,我們成為和平締造者;此外,她不支持國防支出達GDP 5%。
中美俄互動呈現大國協調新局面
日前網紅陳之漢(館長)繼6月造訪號稱魔都上海,8月再度訪問被譽為科技之都深圳;陸續造訪騰訊總部及南山「機器人谷」、比亞迪總部等知名企業,讚賞其科技實力與企業理念。並諷刺台灣以前也號稱科技之都,但30年來沒有改變,直呼「我以後更有底氣回台灣告訴同胞,其實大家應該回家」。顯然,館長採取兩岸發展類比方式,以深圳現代化發展對照當前台灣停滯性發展;將大陸視為台灣民眾的家、原鄉。
金州勇士與潛力前鋒庫明加(Jonathan Kuminga)的續約談判依舊陷入膠著,根據美媒最新報導,庫明加對自身實力相當有信心,認為應該獲得與活塞少主康寧漢(Cade Cunningham)、暴龍核心巴恩斯(Scottie Barnes)同等級的待遇,期望簽下年薪3000萬美元(約新台幣9億)以上的長約,讓雙方難以達成共識。
《ESPN》記者史雷特16日報導,勇士過去一周與庫明加的經紀團隊重啟對話,庫明加堅持得到一份讓他更像球隊「基石」、而非交易籌碼的合約,「我聽到的用詞是『棋子』,他完全不想簽下兩年4500萬美元且帶球隊選項的合約。」
金州勇士與潛力前鋒庫明加(Jonathan Kuminga)的續約談判,原本因雙方理念分歧一度停滯,如今在經紀團隊與球團重啟對話後,再度引起外界關注。據《ESPN》記者史萊特(Anthony Slater)透露,雙方上周交換了對新合約的想法,但談判並未因此有明顯突破。
14日,金與正否認已拆除跟韓國交界處的大聲公,同時也說韓國想要重新開始彼此對話,是個錯誤的想法。這位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胞妹,還是重申之前的聲明,那就是沒意願跟美韓談判。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胞妹、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部長金與正,今天(14日)再發表談話,貶低南韓新政府成立以來採取旨在緩和兩韓緊張局勢的措施,表明將繼續敵對南韓。
首波大罷免慘遭完封,在野立委紛紛點名閣揆卓榮泰應率內閣總辭,行政團隊改組傳聞甚囂塵上。最新消息更傳出,總統賴清德8月上旬出訪友邦返國後,將展開首次內閣與府黨人事調整。
大罷免慘遭完封,內閣是否改組受到關注。國民黨立委王鴻薇27日表示,對等關稅將實施,改組是應該負起的政治責任,但若再有空降、酬庸或匆促換人,對中小企業、農民和勞工等產業反而不利。民進黨立委林俊憲則說,未來黨或行政院有必要做何種調整,民進黨內部會檢討。
美國對等關稅的豁免期將於9日屆滿,日韓兩國政府正全力展開最後協商。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6日表示,從台灣到歐盟若未能達成協議,川普將恢復4月的關稅水平。日相石破茂6日強調「不會輕易妥協」,以維護國家利益;韓國方面則由國家安保室長魏聖洛赴華府協調高層,尋求延長豁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