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重啟核四的搜尋結果,共54筆
鄭麗文選擇前內政部長李鴻源的提問:台灣當前從內政到兩岸再到外交,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國民黨作為最大在野黨,除了批評執政黨之外,是否能端出具體建設方案,協助執政中的14縣市展現亮點,進而吸引年輕世代參與?最後,年輕人看似普遍不喜歡國民黨,原因何在,該如何提出具體辦法讓青年重新支持國民黨?
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長葉宗洸17日直言,能源安全等同國家安全,當歐盟都將核能列為綠能選項時,核電再起已是趨勢,台灣不能自外於世界潮流;他強調,不只是核三重啟外,核一、二也應於安檢後重啟,核四要續建,「核綠共榮」可以在台灣造一個永續安全的低碳家園。
加拿大亞太基金會日前發布的文章指出,台灣重啟核三公投案未過關,能源安全困境猶存。作者們提到,超過400萬張支持重啟核三的選票,凸顯民眾對台灣能源脆弱性的焦慮,而這種擔憂可能促使台灣領袖重新審視其無核政策,否則恐衝擊民進黨2028年總統大選。
民進黨立委邱議瑩日前表示,民進黨必須要深刻檢討施政的問題,「尤其是能源政策」,才能獲得人民的支持。這是重啟核三公投後,綠委首度公開要求賴政府重新審視能源政策,特別是邱議瑩已決定投入民進黨高雄市長初選,因此格外引發關注。
民進黨立委邱議瑩日前表示,民進黨必須要深刻檢討施政的問題,「尤其是能源政策」,才能獲得人民的支持。這是重啟核三公投後,綠委首度公開要求賴政府重新審視能源政策,特別是邱議瑩已決定投入民進黨高雄市長初選,因此格外引發關注。
823第二波大罷免和重啟核三公投的結果,充分呈現民意反對執政黨無理推動罷免的作為,也贊成核能發電的決心。賴清德總統在當晚的談話中表示,這是人民的意志展現,對於結果必須尊重接受。他會要求核安會廣納各界的意見,盡快完成核電機組審查辦法,同時也要求台電啟動安全檢查,若檢查結果符合標準,就應依法送核安會審議。只要台電根據指示進行,相信核三重啟的方案可以付諸實施,台灣將不再受「非核家園」之苦。
823核三公投投票率為29.5%,有434萬1432票贊成(74.2%),151萬1693票反對(25.8%),雖然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但因未達成案門檻(500萬523張同意票)而宣告不通過。其中核三廠所在地屏東恆春同意票占有效票6成、不同意票近4成。《政客爽》粉專表示,核三延役的票數開出來,綠營幾乎笑不出來,因為差距高達3倍。恆春人就是支持核三的人更多,也被這投票的結果打臉。
7月26日,藍白陣營以25:0完勝贏得了反罷免第一階段,但緊接著8月23日,國民黨又將迎來第二階段立委罷免投票及重啟核四公投,民進黨和罷團已經揚言要針對7位立委精準罷免,藍白陣營不可掉以輕心。
7月26日,藍白陣營以25:0完勝贏得了反罷免第一階段,但緊接著8月23日,國民黨又將迎來第二階段立委罷免投票及重啟核四公投,民進黨和罷團已經揚言要針對7位立委精準罷免,藍白陣營務必要格外警惕不可掉以輕心。
8月23日就要舉行重啟核三公投的投票了,然而卻持續有一種聲音認為,對重啟核三公投投下同意票,是幫民進黨解套,因此不必幫民進黨這個忙,所以不打算去投同意票。
台灣缺電問題嚴重,不少民眾及產業界希望能夠重啟核電,避免台電虧損、無止盡地漲電價,8月23日將進行核三重啟公投,近日引起廣泛討論。有YouTube節目進行街訪,除了在台中詢問民眾外,更衝到屏東縣恆春去訪問核三廠周邊民眾,結果在25位當地居民中,有17人同意重啟、8人不同意,多數人認為只要檢查確認安全無虞,不反對核三繼續發電,更透露半數在地人的工作與核三有關,核三廠提供的工作機會,對當地人來說非常重要。
核三重啟公投8月23日投票,中選會將舉辦5場發表會或辯論會,正方辯論代表出爐,除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核能流言終結者黃士修外,總統府氣候變遷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也赫然在列。反方原本經濟部以「無反對公投案理由」不派人,不過晚間行政院立刻宣布,由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兩人上場。
8月23日將舉行第三次有關核能的公投。本文回顧前兩次核能公投結果並預測此次公投結果。
中選會23日宣布「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投票,朝野再度上演「同意VS不同意」大戰。藍營直言,此議題將在有火力發電縣市強力發酵,只要能源政策不改,民眾的不滿將累積至2026地方大選。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則說,中央黨部到各地的民進黨公職一起加強宣講,呼籲大家站出來對「核三延役」投下不同意票。
針對近日美國在台協會前任及現任處長司徒文與谷立言先後對台灣能源政策發表看法,甚至表明可以協助台灣興建核電廠,行政院長卓榮泰則表示「我們不排除」,外界解讀為是對美方建議台灣應使用核能的正面回應,引發高度關注。面對一波波電價上漲,民眾早已怨聲載道,賴政府是該改弦易轍了。
針對美國在台協會(AIT)前處長司徒文及現任處長谷立言表明,賴政府可選用核電,而美國可提供協助,行政院長卓榮泰回應,台灣能源需要依賴進口,在「減碳優先、淨零為目標」之下,不排除採納新的核電技術。
針對美國在台協會(AIT)前處長司徒文及現任處長谷立言對台灣能源政策表達關切,甚至表明,賴清德政府可以選用核電,而美國可以提供協助,行政院長卓榮泰11日表示,台灣能源需要依賴進口,在「減碳優先、淨零為目標」之下,不排除採納新的核電技術。
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表態美國願為台灣提供天然氣、核能等能源,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10日表示,美國是台灣盟友,當然擔心台灣能源供給問題,政府要回應美方建言,最快方式就是表態核電續用,重啟停止運轉的核二、核三機組,讓正在運作中的機組延役,同時評估重啟核四,確保能源安全。
因應總體減碳策略及穩定北部供電目標,台電公司安排將位於基隆的協和電廠4部燃油機組陸續除役,並規劃由2部高裝置容量的燃氣機組取代。該電廠1、2號機組已於2019年除役,3、4號機組原本預計於去年底提前除役,但因新機組銜接不及,應會持續運轉至今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