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鉀離子的搜尋結果,共139筆
台灣洗腎率全球居冠,若腎臟功能不佳時,還可能引發高血鉀症,導致肌肉無力、手腳麻木、心律不整,嚴重時甚至猝死。營養師李婉萍建議,因鉀離子可溶於水,在烹調時可先將蔬菜汆燙5分鐘,鉀離子就會流失30%至50%,再以油拌炒,千萬不要喝湯或生吃,以免限鉀的目標破功。
地瓜葉是麵店常見的燙青菜。中醫師羅珮琳表示,地瓜葉含多酚、綠原酸等營養素,具清熱解毒、穩血糖、抗發炎,與預防大腸癌、乳癌、肺癌的潛力,她每周必吃3次以上,但地瓜葉屬性偏涼,不宜涼拌或生食,且因含維生素K與高鉀的特性,腎臟病或正在服用抗凝血劑患者,不宜大量食用。
最近天氣起伏不定,可能影響泌尿系統健康。泌尿科醫師呂謹亨分享,他在小農市集的攤位發現「油甘果」,這種水果有酸澀感,但緩慢咀嚼後頗回甘,民眾若每天吃約10至20克果肉,有助於改善排尿困難、頻尿,更能調節血糖與血脂,降低腎病變風險。
為什麼一樣是照著「211餐盤」飲食,有人能輕鬆瘦下,有人卻看不到成果?其實關鍵在食物的加工程度。國外研究顯示,在健康飲食的大框架下,標榜健康的超加工食品,效果仍遠不及低程度加工食品。專家解釋,加工食品為了好吃,會額外添加糖、油等,容易導致血糖快速上升。食物選擇,應以原型食物為第一優先,其次是低程度加工食品,而超加工食品則應避免。
一名50歲教師去年健檢時一切正常,最近如廁卻發現尿流變小、排尿不順,竟是輸尿管卡了一個長4公分的結石。醫師今(17)日提醒,許多人常因工作憋尿,此舉可能誘發結石,且此病呈年輕化趨勢,加上最近秋老虎影響,若有家族史,及多運動少補水的民眾,皆須留意。
台灣曾有「香蕉王國」的美名,一年四季都吃得到香蕉。農業部建議,民眾選購香蕉時,宜挑彎曲長度15至20公分、稜角明顯等特徵的果指,摒棄「大就是好」的迷思。營養師則說,香蕉含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但其成分中的鉀離子,可能不利於腎臟病患者代謝排出,須留意攝取量。
地瓜葉是麵攤常見的燙青菜,基隆長庚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分享有兩位80多歲的阿嬤都罹患肝癌,後在接受追蹤期間,發現腫瘤都縮小,詢問其飲食習慣,發現都有多吃地瓜葉或飲用地瓜葉果菜汁,讓他直呼「一團謎團」,不過他特別提醒,千萬不能只依靠飲食來抗癌,一定要接受正規治療,且地瓜葉含鉀量高,其中一位阿嬤還吃出急性腎衰竭。
不少準媽媽都會遇到妊娠高血壓問題,專家提醒,若孕期中控制不佳,可能會進一步發展成子癲前症。中醫師提醒,擔心妊娠期間血壓升高的孕婦,可適量增加雞肉、魚肉、菠菜、空心菜、奇異果等食物的攝取,多補充水分、採取左側臥,亦可在中醫師評估之下,適量的服用「杜仲續斷茶」,能安胎也能降血壓。
近日香蕉價格崩盤,不少人趁機買便宜香蕉回家吃,一名女網友因此提醒,她曾在一天內狂吃21根香蕉,結果吃到身體不適,甚至因為鉀中毒暈倒,呼籲其他人不要一下吃太多;不過醫師蘇一峰認為,腎功能正常的人,就算吃太多香蕉也不太會高血鉀,昏倒通常是有心律不整等問題的患者才會發生。
香蕉是許多人運動後補充能量的熱門選擇,不過吃過量可能會有健康風險。一位女子近日分享,身為大胃王的自己過去曾因香蕉太便宜,三餐只吃香蕉、一餐吃7根,沒想到當晚直接陷入昏迷、倒地不起,事後女子到大醫院就醫才得知,當時自己已經鉀離子濃度過高鉀中毒,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
釋迦香甜美味,還富含多種營養成分,營養師李婉萍指出,釋迦維生素C的含量高過奇異果和檸檬,僅次於維生素C水果之王芭樂,175公克的釋迦,膳食纖維含量也等於4碗高麗菜,不過要注意適量食用,一次別吃超過一顆,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腎功能不佳需限鉀者、胃功能較差者,更要留意。
紅蘿蔔富含多種營養,不只是孩童的眼睛守護者,也是大人抗氧化、抗癌與調整免疫力的好幫手。醫師劉博仁指出,很多人會切條狀生吃,但胡蘿蔔其實用油烹調,β-胡蘿蔔素吸收率能達6.5倍以上。
全台約有500多萬人罹患高血壓。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芹菜含有植化素phthalides,有助於血管壁平滑肌放鬆、降低血壓,更含有特殊的芹菜素,這是一種天然抗發炎成分,對腦部健康與癌細胞的代謝都有幫助,高血壓患者若想保養血管,不妨可吃芹菜,但若食用後易脹氣、排便不順者,也不要硬吃。
大陸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科二部近日接診了1名因極端減肥,導致生命危險的16歲患者。據悉,該名少女為了穿上新裙子,在2週內只吃蔬菜和瀉藥,結果險些喪命。經過12小時的緊急搶救,患者的狀況終於穩定下來。事後,她對醫生表達了感激之情,並表示再也不敢亂節食減肥了。
泰國公共衛生單位最近提醒,椰子水雖具補水與營養價值,但有2類高風險族群在飲用時須格外小心。醫師也進一步指出,心律不整與腎臟疾病患者可能因椰子水中的高鉀含量而增加健康風險,建議避免過量飲用,以免引發嚴重後果。
炎炎夏日,長時間流汗補充水分很重要,但也別忽略電解質。醫師劉博仁指出,電解質流失是中暑的常見原因,當鈉和鉀不足時,白開水喝再多也難維持體液平衡,導致低鈉症或電解質失衡,出現頭痛、噁心、抽筋、意識障礙等情況。
腎臟病人要避免吃太鹹。腎臟科醫師林軒任分享有位男子,罹患腎臟病第5期,飲食極為自律,但日前回診,他發現男子有高血鉀症,詢問後才知男子為追求健康,改吃低鈉鹽,他提醒低鈉鹽含鉀離子,對腎病患者比高鈉食物還要危險,有些腎病患者因高血鉀症猝死,電擊都電不回來。
香菜營養價值高,具有抗氧化、降血脂等功效,但不易久藏。無毒教母譚敦慈分享自製香菜醬的做法,把香菜脫水風乾,再加入橄欖油或酪梨油、檸檬汁、洋蔥等,即成美味健康的香菜醬,放在冰箱冷藏,2周都不會壞,若放在冷凍庫,保存期限能更久,也不怕颱風天漲價。
蓮霧很甜,糖尿病患可以吃嗎?營養師李婉萍表示,相較許多水果,蓮霧含糖量較低,屬低GI食物,糖尿病患者只要限量,可以吃,沒有問題,此外,多篇研究發現,食用蓮霧有助調節血糖、降低三酸甘油酯,果皮還含有花青素,具有對抗自由基、抗發炎、保護心血管與抗癌等保健特性。
有些人會吃香蕉來幫助排便。腎臟科醫師林軒任提醒,香蕉是高鉀食物,腎功能不佳者,要謹慎食用,他分享曾收治一對夫妻,因排便不順,每天都會吃3、4根香蕉,結果雙雙引發高血鉀症。嚴重高血鉀症,可能導致心律不整、心跳驟停,猝死風險增加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