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降低通膨法案的搜尋結果,共103筆
中國大陸一紙升級的稀土禁令,牽動全球科技命脈,大國被迫加速去中國化和重振稀土產業鏈,台灣不少廠商擁有回收技術優勢,能否在資源戰中突圍?
全球航空業邁向淨零排放趨勢,長榮航空23日宣布與台塑化簽署合作備忘錄,自2026年起五年內將供應逾2萬噸永續航空燃油(SAF),預估可減少超過5萬噸碳排放,相當於碳權市場價值1,250萬至4,000萬美元。
大陸太陽能光電產業獨占鰲頭,不論是裝機量、製造規模或產業鏈完整性,均居世界之冠,技術水準過去較弱,如今稱得上全球數一數二。各國都在發展AI這個吃電怪獸,大陸將藉光電產業優勢,以「廉價電力」彎道超車。
大陸太陽能光電產業獨占鰲頭,不論是裝機量、製造規模或產業鏈完整性,均居世界之冠,技術水準過去較弱,如今稱得上全球數一數二。各國都在發展AI這個吃電怪獸,大陸將藉光電產業優勢,以「廉價電力」彎道超車。
DIGITIMES指出,川普上任後關稅政策反覆,儘管能源及能源產品豁免適用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但已對中國綠能產品供應鏈造成實質衝擊,尤其是太陽能、電池產業影響較大。台灣、南韓儲能電池廠商可望迎來轉單,熙特爾、來穎、天宇等廠商可望受惠。
DIGITIMES觀察,川普上任後關稅政策反覆,儘管能源及能源產品豁免適用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但已對中國大陸綠能產品供應鏈造成實質衝擊,尤其是對中企主導產能的太陽能、電池產業影響較大。
儘管近期美國生技醫療產業面臨藥價改革、PBM制度調整、關稅與法案變動等多重政策不確定性干擾,法人指出,產業短期震盪已逐步鈍化,長期投資價值正浮現。
儘管關稅政策不僅撼動全球經濟,就連美國也受到波及,但川普政府仍明確表示,即便是「吃藥」,也要忍耐,必須讓美國製造業回歸。然而不少專家都看衰川普讓美國製造業重返「黃金時代」的口號,畢竟在過去的20年間,美國的每一任總統都曾公開表示,希望可以將製造業帶回美國本土,然而卻都是一場空。
對多數人而言,估值、市場走勢與總體經濟仍是關注焦點。然而,在美國,創業投資正悄悄被另一種力量所重塑——經濟戰爭。
國邑*(6875)今(16)日公告,吸入新藥L608,日前再接獲法規顧問通知取得歐盟藥品管理局(EMA)孤兒藥認定,這是繼2023年獲得美國FDA授予治療系統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簡稱SSc)孤兒藥後,另一個重要市場認定,接下來將挾美歐罕病政策支持,加速推進全球臨床與上市規劃。
川普在2025年1月20日上任後,針對碳捕捉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政策及資金進行調整。DIGITIMES認為,石化業獲川普支持,布局所受影響較小,進一步形成墨西哥灣CCS產業聚落,創造可觀獲利機會;科技業則擔心川普調降或撤銷補助款,故尋求自然捕碳方式,期在政策受阻的情況下,進行企業減碳。
隨著川普上任以來,對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敵我不分地祭出關稅措施,歐洲各國焦急地計畫未來的對應措施。其實歐洲自從川普第一任起,便不時提出新的經濟戰略,國家和市場之間的關係不斷成為體系競爭最主要的問題。
隨著川普上任以來,對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敵我不分地祭出關稅措施,歐洲各國焦急地計畫未來的對應措施。其實歐洲自從川普第一任起,便不時提出新的經濟戰略,國家和市場之間的關係不斷成為體系競爭最主要的問題。
轉型綠能近4年,去年才改名的麗升能源科技,今年營運更積極,將採「三箭齊發」策略,朝擴大案場、農漁產銷及跨足海外進行。對於光電開發重點「漁電共生」,地方屢傳假養殖影響推動,麗升董事長林麗珍認為是開發面積太小關係,應整合大面積開發,自然可以建立好的產銷制度。
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隨即下達數百條命令,這些舉措可能影響整個美國經濟,分析指出有一個產業將成為最大贏家,而另外兩個產業恐將面臨嚴竣挑戰。
2024年各類股票基金都出現明顯漲幅之際,唯獨綠能等少數產業基金暗自垂淚,不難看出在川普宣布終結綠色新政前,綠能產業已提前先過寒冬。法人表示,綠能減碳雖是趨勢,但因美國政策不力挺,恐將會影響短期投資績效。
川普當選無疑對全球氣候變遷發展帶來重大不確定性,但若把時間軸拉長到2050年,從全球能源展望視角來看,化石燃料需求預計於2030年達到高峰後開始下降,2030年中期能源需求將以潔淨能源為主,綠能產業發展仍是全球能源產業發展主流,川普上任的4年期間或擾動些許亂流。
美國台灣形象展(達拉斯)明年8月中旬登場,3大亮點為最高層級的台美經貿旗艦平台、共創未來新局;因應「美國再工業化」及「非紅供應鏈」;打造台灣為合作信賴夥伴,深化雙方產業鏈合作。2022華府台灣形象展獲得巨大成功,明年重返美國必須要推出2.0的形象展,預估規模必定不會低於2022年,企業要因應川普2.0,赴美參展更為重要,目前企業意願也很高踴躍。
展望2025年,投資人或許能在First Solar等「大打折扣」的個股中找到好機會。
永續發展是全人類的議題,無人能夠獨善其身,又或者置身事外,而在後疫情時代的現在,全球化逐漸復甦,地緣政治與永續發展的關係,已不只是國家間的權力競爭,更直接影響著全球如何共同處理環境問題。從各國推動再生能源、到合作減少碳排放,每個決策背後都涉及複雜的國際關係,這些互動不僅改變誰擁有重要資源、誰掌握關鍵技術,更凸顯出全球要共同實現永續發展時所面臨的真正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