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限制措施的搜尋結果,共807

  • 美眾議員史密斯:兩岸情勢未變 陸對台強硬沒理由

    美眾議員史密斯:兩岸情勢未變 陸對台強硬沒理由

     美國眾議員、眾院軍事委員會成員史密斯(Adam Smith)近日出席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座談。他評估台海安全情勢與一兩年前相當,目前未見證據顯示台灣意圖獨立、直接挑戰大陸,認為北京以此為藉口合理化強硬行為,邀台參與環太軍演(RIMPAC)則是展現多國支持台灣的訊號。

  • 好跡象!陸專家指陸美開始落實吉隆坡經貿磋商共識

    好跡象!陸專家指陸美開始落實吉隆坡經貿磋商共識

    《環球時報》6日報導,陸美近期相繼調整多個關稅或非關稅措施,開始落實雙方吉隆坡經貿磋商達成的成果共識。大陸專家表示,這是落實陸美元首會晤重要共識的具體體現。

  • 陸對美關稅戰停火 續延一年

     「習川會」上周達成關稅戰休兵一年協議後,中美兩國隨即積極落實。美國總統川普4日簽署行政命令,11月10日起將芬太尼關稅降至10%;此外,中方5日公告,自同日起暫停加徵對美反制關稅,同時也將其他美國農產品關稅、稀土管制、不可靠實體清單等,依據雙方協議做出相應調整。

  • 安世半導體爭議 中荷休兵和解

    安世半導體爭議 中荷休兵和解

     延燒月餘的中荷安世半導體(Nexperia)爭議出現轉折。隨著中歐「升級版」出口管制磋商日前落幕,中國與荷蘭於歐洲時間3日達成和解方案,包括中國管理層恢復原職、中方釋放車用晶片產能、歐盟承諾約束成員國不再重蹈針對性投資限制,讓這場牽動全球晶片供應鏈的危機暫時畫下句點。

  • 美進口卡車加徵25%關稅上路 合計50% 日商憂衝擊

    美進口卡車加徵25%關稅上路 合計50% 日商憂衝擊

    美國川普政府於台灣時間今天(1日)中午12時過後,正式啟動對進口卡車等商品,加徵25%附加關稅的措施。由於日本的產品也被納入課稅對象,外界擔憂這將擴大對日本汽車製造商的衝擊。

  • 加勒比海劃設禁航區 美恐要對全球儲油量第一大國動武

    加勒比海劃設禁航區 美恐要對全球儲油量第一大國動武

    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奉國防部指示,以基於特殊安全為由,發布了一項新「飛航公告」(NOTAM),在波多黎各塞瓦(Ceiba)東南海岸外海劃設臨時禁航區。而編號為FDC 5/9106的命令將從11月1日起生效,一直持續到2026年3月31日為止。

  • 美國對俄石油制裁出現成效 前往印度的俄國油輪決定調頭

    美國對俄石油制裁出現成效 前往印度的俄國油輪決定調頭

    一艘載有俄羅斯石油,原定前往印度的油輪,在美國下令對俄羅斯石油公司、盧克石油公司實施制裁後,決定掉頭返回。顯然是印度買家拒絕了這批油料。

  • 美中稀土緊張僅「緩刑1年」 外媒警告:別高興太早 揭唯一解方

    美中稀土緊張僅「緩刑1年」 外媒警告:別高興太早 揭唯一解方

    美中在吉隆坡的第5輪經貿磋商為川習會達成「正面框架」,預料北京將延後1年實施稀土出口限制措施,不過《華盛頓郵報》26日社論指出先別慶祝,周末的磋商只是為美國爭取到「中國稀土勒索緩刑一年」,雙方之間的不信任將持續定義美中關係。

  • 美中貿易談判未提台灣  待川習會討論

    美中貿易談判未提台灣 待川習會討論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在《福斯週日新聞》表示,在週末美中高級官員的貿易談判中「並未提及台灣」。他說:「台灣完全沒被提到,一次都沒有。」他指出,不確定美國總統川普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時是否會談及台灣,但強調:「它絕對不會納入我們的貿易談判之中。」

  • 就怕川習談不成 美中高官東協會外會將為貿易戰降溫

    就怕川習談不成 美中高官東協會外會將為貿易戰降溫

    美、中經濟高官25日將在吉隆坡舉行的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簡稱東協)峰會場邊會晤,設法避免貿易戰升級,並確保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下週得以舉行會談。

  • 習川會前全力備戰! 川普多線夾擊陸「戰略目的」曝

    習川會前全力備戰! 川普多線夾擊陸「戰略目的」曝

    美國高階官員表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將在亞洲行期間尋求與貿易夥伴簽署經濟協議與關鍵礦產合作案,同時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關鍵會晤前,為加大對中國大陸施壓鋪路。

  • 美考慮對中實施軟體限制 筆電到噴射引擎等產品將受影響

     中國日前宣布緊縮稀土出口管制,川普隨後揚言將對銷往美國的中國產品加徵100%關稅,還說將對「任何一切關鍵軟體」實施新的出口管制,不過當時他並沒有透露更多具體內容。然而據路透社引述美國政府官員以及3名聽取過華府簡報的消息人士透露,川普政府考慮利用軟體出口管制,包括限制含有美國軟體或使用美國軟體製造的產品出口到中國來進行反制,這也意味從筆電到噴射引擎等一系列軟體驅動產品都將受影響。

  • 稀土之戰 歐盟月底擬妥反制措施

    稀土之戰 歐盟月底擬妥反制措施

     儘管中國與歐盟7月達成了旨在加快稀土出口至歐洲的協議,但中國仍持續嚴格管控稀土出口,並於本月初宣布擴大限制措施。對此,歐盟執委會負責經濟政策的執行委員杜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22日表示,如果雙方稀土貿易問題沒有改善,歐盟將考慮針對中國稀土出口限制採取反制措施。

  • 美財長將赴馬來西亞談稀土管制 嗆陸許可制度「不可行」

    美財長將赴馬來西亞談稀土管制 嗆陸許可制度「不可行」

    據觀察者網引述福斯商業新聞網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當地時間週三接受採訪時透露,他將與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前往馬來西亞與中方官員會面,以尋求緩和中方稀土出口管制升級的態勢。「我今晚(週三)就要出發了,葛里爾已經啓程前往吉隆坡。本週六和周日,我們將在馬來西亞與中方官員會面。」

  • 高盛:稀土斷供恐致1,500億美元損失

     中國大力收緊稀土出口管控措施,引起多國反彈及產業界恐慌。投行高盛發表報告示警,指稀土及其他關鍵資源的全球供應鏈面臨日益嚴峻的風險,若依賴稀土元素的行業遭遇10%的供應中斷,可能造成1,500億美元的經濟產出損失,並帶來通膨壓力。

  • 禁飛俄領空 陸航司籲美撤令

    禁飛俄領空 陸航司籲美撤令

     美中貿易緊張戰火,也延燒至航空產業。針對川普政府研議11月起禁止大陸的航空公司的美國航線飛越俄羅斯領空,包括中國國航在內等大陸主要航空公司已聯合致信美國運輸部,要求停止實施此禁令。

  • 大陸加強稀土管控 高盛最新警告:供應鏈面臨中斷風險

    大陸加強稀土管控 高盛最新警告:供應鏈面臨中斷風險

    中國加強限制稀土出口管制,高盛在報告中表示,稀土和其他關鍵礦產的全球供應鏈,面臨著日益嚴峻的風險。

  • 法媒:美國封鎖反成「興奮劑」 大陸AI全力突圍晶片困局

    法媒:美國封鎖反成「興奮劑」 大陸AI全力突圍晶片困局

    據觀察者網報導,當地時間10月17日,法國《世界報》刊登的一篇評論文認為,自今年年初「深度求索」(DeepSeek)給世界帶來了「億點」小小震撼後,中國正試圖借助這一效應,舉全國之力,縮小與美國在晶片與人工智能(AI)領域的差距。

  • 《商情》內需轉強 美豆反彈收揚、美玉連三日收紅

    綜觀近一周芝加哥(CBOT)穀物期貨漲跌互現,其中大豆期貨價格一度暴跌,因中國宣布的貿易限制措施以及美國總統川普的言辭升級,澆滅了對解決中美之間僵局的希望,但隨著國內需求抵消了對與中國貿易緊張局勢的擔憂,大豆價格反彈上漲,小麥期貨先跌後漲,因全球供應充足而跌至五年低點後反彈,玉米期貨連三天上漲,並創下一周半新高,因中西部部分地區的收成低於預期,且降雨預報可能推遲收割,截至周亞洲電子盤周線圖上,大豆周漲0.57%,玉米周漲2.42%,小麥周漲0.85%。

  • 陸央媒籲美回歸理性務實   共同維護全球產供鏈安全穩定

    陸央媒籲美回歸理性務實 共同維護全球產供鏈安全穩定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國際評論欄目「鐘聲」18日發表〈全球產供鏈安全穩定需要共同維護〉文章指出,中美經貿互動備受國際社會關注。美方動輒以加徵高額關稅相威脅、企圖要挾中方,已被反覆證明不是處理對華關係的正確之道。中國根據國內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出口管制體系,是一國主權範圍內的正當措施。美方應回歸理性務實,與中方相向而行,共同維護全球產供鏈安全穩定。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