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陸域風機的搜尋結果,共75筆
風力發電業者計畫在屏東縣枋山鄉楓港溪下游沿岸設置10座陸域風機,疑似未經政府同意卻悄悄動工,引發當地民怨。鄰近的枋山、獅子鄉居民組成自救會,30日搭車北上立法院陳情,呼籲政府正視民意。在野立委直言,若強行推動此案將重創環境,並質疑業者尚未通過申請卻先打地基,實在太囂張,要求中央出面處理。
屏盛風力發電因計畫在屏東縣枋山鄉楓港村設置9座陸域風機開發風力發電,引起枋山與獅子鄉民強烈抗議,2鄉民經在地方多次抗爭後30日北上立法院陳情,對此,屏縣府也再次發聲明指出,「縣府不會同意」,並強調環境部也不鼓勵設置陸域風機。
鑄件廠永冠-KY(1589)為償還銀行貸款,今年再度辦理2萬張現金增資案,每股發行價18元,其中1成將採公開申購方式承銷。
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挑戰,台中市政府與歐洲在台商會低碳倡議行動委員會(ECCT LCI)於9月12日共同舉辦「2025台中氣候行動城市論壇:邁向淨零與氣候調適之路」。論壇邀集產官學界齊聚市府,針對淨零轉型與城市韌性進行交流,展現台中在氣候行動上的積極態度。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週二在聯合國大會上的演講長達一小時,被普遍批評欠缺重點、了無新意。而且許多內容更是與事實不符,包括美國的通貨膨脹、國內外的氣候政策、移民問題;他宣稱解決國際衝突中有巨大的作用,但是實際情況卻差之甚遠。CNN為他的部分言論進行相當仔細的查核與糾錯。
風電業者規畫在台東南迴及海岸線密集設置58座陸域風機,引發反彈聲浪,東海岸反風電自救會聯盟代表今(12)將8400份連署書至台東縣政府,自救會強調「廠商若執意推進,下一步不排除北上凱道,捍衛家園」。
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挑戰,台中市政府與歐洲在台商會低碳倡議行動(ECCT LCI)今( 12 日)共同舉辦「2025 台中氣候行動城市論壇」,邀集產官學界齊聚台中市政府,以「Toward Net-Zero and Climate Adaptation」為主題,探討城市邁向淨零的行動與策略。台中市長盧秀燕也親自出席與歐商交換意見,關注國際再生能源投注台中市的發展潛力。市長致詞時特別說,低碳環保不只是一種倡議,更是一種產業。近來民眾有時因為新環保科技產生煩惱,其實不必,科技與生活是可以不衝突的。
風電業者規畫在台東南迴及海岸線設置58座陸域風機,東海岸反風電自救會聯盟今(12)日集結30位地方代表,將連署書遞交給台東縣長饒慶鈴,饒慶鈴重申台東縣政府一定不支持未經地方共識的陸域風力開發計畫。由於台亞風能未派員出席,台亞總監謝智超事後受訪回應,所有規畫與作業皆依循相關法規進行,盼持續與地方理性溝通。
風電業者規畫在台東沿岸密集設置58支陸域風機,引發居民強烈反彈,台東各個自救會合組「東海岸反風電聯盟」,12日將集結前往台東縣府舉辦「守護東海岸的美麗與寧靜」記者會,呼籲台亞風能放棄開發計畫,還給地方安寧。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今(11)日偕同宜蘭縣議員林義剛、林岳賢,及五結鄉代表會副主席林益風、何春金代表等地方人士,一同前往五結鄉利澤沙丘海岸,實地勘查陸域風機預定地。現場眾人頭或手臂綁「逆風」布條,象徵反對錯誤能源政策,強調宜蘭人絕不接受未經共識的風電開發。
長期以來,台灣各地光電場與陸域風機亂象,備受地方民眾所詬病,致民眾環境社會抗爭持續不斷。近日因宜風電力在宜蘭縣五結鄉、蘇澳鎮,擬規畫設置14部風力發電機,致當地社區民眾前往行政院前抗爭表達其民意訴求。為此,經濟部與環境部同步發公文給風電業者,前者提醒開發案要與在地溝通、審慎評估規畫場址;後者則表態「不鼓勵、不支持」設陸域風機,且將對環評案嚴審把關。這凸顯民進黨政府未來在陸地風電政策的立場,似乎已悄然進行實質性政策轉變。
經濟部表示,近日媒體報導台亞風能計畫在東海岸開發3處陸域風場,因涉及景觀、噪音、環敏區域等環境議題,於環評蒐集意見階段引發地方反彈。經濟部強調依法嚴格把關陸域風場設置,台亞風能開發案未取得地方共識、釋疑生態影響前,經濟部不會同意開發。
針對環團批評第2屆環委工專家集權獨大、球員兼裁判,環境部8日回應,本屆環工領域環委,涵蓋空品、噪音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專業,僅就環委學歷進行分類,有失偏頗。另外,遴選過程就已要求所有環委填揭露表並辦理迴避,維持審查公正性。
台亞風能計畫在東海岸開發3處陸域風場,因涉及景觀、噪音、環敏區域等環境議題,於環評蒐集意見階段引發地方反彈。經濟部強調依法嚴格把關陸域風場設置,台亞風能開發案未取得地方共識、釋疑生態影響前,經濟部不會同意開發。
為達到2050淨零碳排,政府積極推動再生能源,有業者因而欲開發陸域風機,除了西海岸外也規畫於東海岸設置,光是台東縣規畫的風機就達58座,密集分布在沿海地帶,讓居民憂心忡忡並組成東海岸反風電自救會聯盟發起連署,共有逾3000名台東居民參與連署呼籲廠商應立即停止開發行為。
台亞風能股份有限公司規畫在台東設置58座共406MW的陸域風機,引發當地強烈反彈。東海岸反風電自救會聯盟今(5)日提出「台亞立即停止開發、台東縣府拒絕核發電業登記同意函、經濟部拒絕轉送環說書、環境部應駁回開發案」等4大主張,並強調已將台東居民簽署的3523份連署書寄給相關單位。
為了達到2050淨零碳排,政府力推再生能源,未料有業者陸續規劃陸域風機,並且擴展至東海岸,引發爭議,東海岸反風電自救會聯盟發起連署呼籲,應立即停止開發行為。
在政府大力推動風力發電下,台灣陸域與離岸風機合計約600支,每萬人風機數0.26支,在國際上僅落後丹麥、英國、瑞典等國家。其中離岸風電快速擴增,預計2025到2030年間將僅次於中國大陸,排名第2名,比日本、南韓還高。但風力發電機運轉的低頻噪音、風切聲及眩影,干擾當地居民日常生活,甚至汙染環境、養殖業,也正在成為在地人的噩夢。
不分藍白綠,地方反對風電插旗東海岸,來到最高點!立法院2日召開「東海岸陸域風電」會議,藍營立委在會中一起綁上「逆風」布條,表示東部、屏東不是綠能實驗場,政府若再一意孤行,西部悲劇將在東部重演,呼籲中央立即調整路線。
屏盛風力發電在屏東縣枋山鄉開發的「枋山風力發電計畫」引發地方反彈,屏東縣政府今(2)日組聯合稽查小組前往現地會勘,縣府認為,廠商開發案尚在環境部辦理環評專案小組初審,該公司無論是測試或實際開發動工,縣府都未接獲申請或同意,依法開單告發,最高可裁罰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