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陸專家解讀的搜尋結果,共16

  • 陸專家解讀20項任務   升級全齡友好型品質便民生活圈

    陸專家解讀20項任務 升級全齡友好型品質便民生活圈

    大陸央視新聞報導,中國大陸商務部等9部門19日發布《關於加力推動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擴圍升級的通知》,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凸出「一老一小」,提出20項具體任務,將便民生活圈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宜購、宜老宜小的全齡友好型品質生活圈。

  • 有現實考量  陸專家解讀李在明為何重提要當中美「橋梁」

    有現實考量 陸專家解讀李在明為何重提要當中美「橋梁」

    大陸黨媒《環球時報》19日報導,美國《時代》周刊網站18日刊發對韓國總統李在明獨家採訪,這是他就職以來首次接受西方媒體專訪。李在明表示,韓國將與美國站在一起,但需要管理好與中國大陸的關係,避免走向對立。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主任陳向陽表示,韓國欲在中美間扮演調解角色的構想,並非首次提出,其背後既有歷史政策延續性,也有基於當前國際形勢的現實考量。

  • 陸專家解讀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的新區域經濟學

    陸專家解讀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的新區域經濟學

    中新網1日報導,以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為參照的西方區域經濟理論,並非完全適用於中國大陸,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的新區域經濟學。

  • 華北暴雨成災 華西續高溫悶熱

    華北暴雨成災 華西續高溫悶熱

     華北近期暴雨成災,至少40人死亡,本輪強降雨於30日基本結束,大陸國台辦當天表示,目前無台胞因災傷亡。大陸專家解讀北京強降雨會持續140多個小時,係因異常降水強度高、時間長、範圍集中所致。對此災情,蘋果公司執行長已捐款支持救援與災後重建。而竹節草颱風在30日上下午在舟山群島、上海兩度登陸,又有強降雨影響華東,然而,華西卻持續高溫悶熱。

  • 陸首艘彈射型航母正加緊海試   服役後作戰模式將更靈活

    陸首艘彈射型航母正加緊海試 服役後作戰模式將更靈活

    大陸央視24日報導,作為中國大陸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福建艦正在加緊進行海試。大陸專家解讀,未來,福建艦正式入列服役後,將在大陸航空母艦中,發揮更靈活的作戰模式。

  • 陸專家解讀4月經濟數據「有品質的增長」

    陸專家解讀4月經濟數據「有品質的增長」

    大陸央視20日報導,大陸國家統計局19日發布4月分中國大陸經濟數據。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宏觀經濟中心主任石英華表示,從統計局數據看,4月經濟增長是有品質的,總體平穩。這段時間經濟增長受到各方關注,特別是外部不確定性,面臨衝擊挑戰不斷加大。其中在實施存量政策、增量政策積極應對,所以能夠看到整體經濟增長。

  • 陸專家解讀一攬子金融政策如何支持穩市場  穩預期

    陸專家解讀一攬子金融政策如何支持穩市場 穩預期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8日報導,大陸國務院新聞辦7日記者會,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推出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經濟學專家萬喆解讀,這一攬子金融政策供需兩端協同發力,建構新的樓市發展模式,支持樓市股市;回應融資痛點,精準滴灌與制度鬆綁並行,支持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

  • 陸政府投資基金「拋磚引玉」 陸專家解讀出資3形式

    陸政府投資基金「拋磚引玉」 陸專家解讀出資3形式

    大陸官方7日發布《關於促進政府投資基金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作為國家層面首次制定的促進政府投資基金發展的重要文件,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教授胡波表示,政府投資基金就是要用政府資金發展去吸引社會資本更多支持創新,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

  • 陸房市何時止跌?陸專家解讀2025年房地產走向

    陸房市何時止跌?陸專家解讀2025年房地產走向

    大陸房市何時止跌?專家分析,房地產市場預計將在2025年上半年基本完成止跌,具體來看,一二手房成交總量在2025年第1季或下降兩成左右,但同比仍上升4成;2025年第1、2季70城將有過半數城市房價止跌,同時,2025年第1、2季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同比增速有望持平。

  • 陸房市何時止跌?陸專家解讀2025年房地產走向

    陸房市何時止跌?陸專家解讀2025年房地產走向

    大陸房市何時止跌?專家分析,房地產市場預計將在2025年上半年基本完成止跌,具體來看,一二手房成交總量在2025年第1季或下降兩成左右,但同比仍上升4成;2025年第1、2季70城將有過半數城市房價止跌,同時,2025年第1、2季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同比增速有望持平。

  • 「春節」申遺成功 陸專家解讀:有這些重要意義

    「春節」申遺成功 陸專家解讀:有這些重要意義

    12月4日,中國大陸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在巴拉圭亞松森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中國大陸共有44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總數居世界第一。

  • 陸專家解讀殲-35A和殲-20有何不同   組合作戰有哪些可能

    陸專家解讀殲-35A和殲-20有何不同 組合作戰有哪些可能

    大陸央視新聞報導,第十五屆中國航展將於11月12日至17日在珠海,本屆亮點「殲-35A」將公開亮相。殲-35A和殲-20有何不同?組合作戰將帶來哪些可能?大陸軍事專家王明志為此解讀。

  • 陸人口老化擬推「延遲退休」?專家:有利經濟活力提升

    陸人口老化擬推「延遲退休」?專家:有利經濟活力提升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12日報導,大陸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大陸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關於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草案的議案。大陸專家解讀,藉由延遲退休年齡,能使更多有能力、有經歷、有知識、有經驗的勞動群體繼續參與生產經濟活動,提高社會經濟發展和活躍程度。

  • 陸首次專設完善市場准入制度 專家解讀建立核心地位

    大陸央視新聞報導,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要求完善市場准入制度、優化新業態新領域市場准入環境。《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完善市場准入制度的意見》(《意見》)21日正式對外公布。這份《意見》是中共中央層面首次專門就市場准入制度建設推出的政策文件。大陸專家解讀,市場准入「全國一張負面清單」、嚴禁在清單外另設准入許可、准入條件,正是奠定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在市場准入制度中的核心地位。

  • 中共政治局會議 陸專家解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澎湃新聞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開會議,提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吳一平表示,大陸各省市在資源稟賦、技術基礎和營商環境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要基於自身的基礎條件選擇適宜的產業及技術,利用超大規模市場的凸出優勢,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決定性作用,深度結合市場機制和政策引導,充分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積極性、主動性。

  • 日美拉攏太平洋島國防務合作 陸專家反駁「中國威脅論」

    大陸《環球時報》14日引述日本媒體報導,日本防衛大臣木原稔將於19日至20日與14個南太平洋島國防長在東京會談,《朝日新聞》稱,考慮到中國大陸在南太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此次會議旨在加強日本與南太島國在安全事務上的合作。中國大陸專家解讀,美日都加緊把太平洋島國「軍事化」,但「中國威脅論」對太平洋島國來說並不存在。南太各國會從自身利益出發,高度警惕,謹慎處理相關問題。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