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雷伊的搜尋結果,共142筆
阿根廷總統米雷伊(Javier Milei)26日取得決定性的政治勝利,他所屬「自由前進黨」(Freedom Advances)贏得全國近41%選票,這場勝利鞏固了他在阿根廷國會的地位,為他帶來新的政治動能,他的政黨和盟友將確保在參眾兩院中至少三分之一的席位,讓米雷伊得以保留其否決權和捍衛其政令的關鍵門檻。
阿根廷總統米雷伊(Javier Milei)所屬政黨自由前進黨在26日期中選舉大獲全勝,顯示選民雖不滿政府實施財政撙節政策,但依然肯定米雷伊推動的激進經濟改革措施「休克療法」。這不僅激勵近期支持度下滑的米雷伊,也讓提供阿根廷鉅額紓困遭批評的美國總統川普鬆一口氣。
美國與華爾街銀行近期積極籌組總額高達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3兆元)的紓困援助計畫,不僅協助阿根廷度過經濟難關、擴大爭取鈾礦供應權,更是美國地緣戰略的一步棋,試圖將中國大陸的影響力阻擋在美國後院之外。
美國川普政府積極拉攏阿根廷,力圖降低中國大陸在當地的影響力。在大陸大豆訂單避開美國,轉而流向阿根廷之際,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又發聲,表示正考慮自阿根廷進口牛肉,以拉低已攀升歷史高點的美國牛肉價格。此舉雖旨在緩解民生壓力,卻引發美國農牧業界的強烈反彈,怒批川普「背刺」農民,鼓勵競爭者。
3位攝影師在紐西蘭天空中,捕捉到了名為「紅色精靈」,或紅色閃電的超罕見光現象。而這種出現天際的明亮深紅色閃光,是世上最罕見的光景之一。
阿根廷央行20日與美國財政部簽訂200億美元的匯率穩定協議,意味著華盛頓在阿根廷26日舉行期中選舉之前,為阿根廷總統米雷伊(Javier Milei)投下信任票。不過雙方並未公布協議的細節,拖累阿根廷披索重貶至歷史新低紀錄。
美國總統川普16日表示,他已經「施展魔法」降低牛肉價格。他並坦承牛肉是他迄今為對抗通膨努力,尚未取得足夠成效的領域。川普說:「我們正在處理牛肉問題,我認為我們已經達成了一項協議,這將降低牛肉價格。」他表示,牛肉價格比預期略高一些或甚至可能更高,但「我們發揮了魔力」,讓牛肉價格降下來。不過川普並沒有進一步透露政府採取措施的具體細節。
美國已成功說服阿根廷,改買丹麥的二手F-16戰機,「擊落」第三批次JF-17「雷電」戰機,也就是解放軍所謂的「梟龍」戰機軍售案,獲得重大勝利。如今白宮似乎轉移目標,鎖定中國在阿根廷的太空觀測中心。
長達將近2年的迦薩戰爭真的結束了!被囚738天的以色列人質終於重獲自由,以色列同日也釋放近2000名巴勒斯坦人。美國總統川普13日飛抵以色列後說,迦薩戰爭結束,哈瑪斯將解除武裝。他事後赴以色列議會發布演講時也提到,當天是「新中東的歷史曙光」,重申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
金馬影展3日公布7部數位修復經典,包括《斷背山》、《愛是一條狗》、《凱莉女王》,導演李安也確認屆時將出席《斷背山》映後座談;片單還包括4部華語珍稀名作《上海之夜 2024》、《董夫人》、《行規》以及《愛殺》。
金馬影展3日公布7部數位修復經典,包括《斷背山》、《愛是一條狗》、《凱莉女王》,導演李安也確認出席《斷背山》映後座談;此外還有4部華語珍稀名作《上海之夜 2024》、《董夫人》、《行規》、《愛殺》。法國大師級導演李歐卡霍也將親臨台灣,影展特別選映他早期經典「狂戀愛情三部曲」《男孩遇見女孩》、《壞痞子》、《新橋戀人》以饗影迷。
35歲菲律賓前選美皇后艾奎妮(Acquene Arradaza)7月底遭綁架後,菲國警方日前證實她已遭撕票,全身赤裸的遺體浮出海面,已嚴重腐敗、腫脹,她的手腳被捆綁,還被綁了重物。
北京最近在南美洲擴大影響力,巴西財政部近日計畫在中國設立稅務諮詢處,加強兩國在稅務和海關方面的合作。與此同時,阿根廷放寬了對中國公民的簽證政策,阿根廷兩座中國援建的水電工程,近期也恢復施工,顯示出兩國關係進一步升溫。
由德州共和黨眾議員阿靈頓於2025年5月提出的「大而美法案」得到美國總統川普的大力支持,於7月3日以218:214險勝通過,川普於7月4日下午簽署生效,預計2034年前增加5兆美元國債上限。此法案引發全球首富馬斯克與川普公開交惡,馬斯克在社群平台X宣布創建「美國黨」(America Party),揚言挑戰美國兩黨制霸權。他聲稱此黨於7月4日獨立紀念日成立,欲「將自由還給人民」,引發全球熱議。這場似真似假的政治風暴,究竟是改革火種,抑或借機炒作的鬧劇?其動機、現實挑戰與影響值得探究。
外媒披露,一艘載運3萬公噸豆粕的貨輪正自阿根廷啟航,駛向廣東,預計9月抵達。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後的副產品原料,在飼料、食品和化工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中國則是全球最大的豆粕消費國,主要用於飼料及養殖業,是重要的飼料蛋白來源。
由德州共和黨眾議員阿靈頓(Jodey Arrington)於2025年5月提出的「大而美法案」得到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大力支持,於7月3日以218:214險勝通過,川普於7月4日下午簽署生效,預計2034年前增加5兆美元國債上限。此法案引發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與川普公開交惡,馬斯克在社群平台X宣布創建「美國黨」(America Party),揚言挑戰美國兩黨制霸權。他聲稱此黨於7月4日獨立紀念日成立,欲「將自由還給人民」,引發全球熱議。這場似真似假的政治風暴,究竟是改革火種,抑或借機炒作的鬧劇?其動機、現實挑戰與影響值得探究。
以色列「雄獅崛起」(Rising Lion)行動進入第5天,伊朗終於得知防空系統破口的真正原因,原來是以色列摩薩德(Mossad)特工早已將輕型的「長釘飛彈」(Spike missile)送到伊朗境內,在雄師行動之前,以遠端遙控的方式發射這些飛彈,造成伊朗的防禦出現破綻。
億萬富翁馬斯克(Elon Musk)27日批評美國川普政府的《大而美法案》(Big, Beautiful Bill)會導致預算赤字惡化,他在政府效率部(DOGE)為削減聯邦開支所做的努力恐付諸流水,隔天他就宣布離開DOGE。馬斯克當初拿著阿根廷總統米雷伊(Javier Milei)相贈的電鋸耀武揚威,喊出2025年10月到2026年9月替聯邦政府樽節2兆美元。實際成績如何?外媒形容,馬斯克所謂的「大刀闊斧」實則如同「修修剪剪」,與最初設定目標差遠了。
瑞士的中立原則自一九九三年開始轉向,並在十年後的卡爾米-雷伊任內進一步加速,到了二○二二年這個轉變尤為明顯,當時瑞士在面對俄烏戰爭時,選擇跟隨歐盟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瑞士總統伊尼亞齊奧.卡西斯在伯恩的新聞發表會上表示:「我們正處於一個非同尋常的局面,因此可能決定採取非同尋常的措施。」瑞士並沒有完全放棄中立,但它對中立的概念一直在調整,以跟上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情勢。中立有很多優勢,對世界而言,衝突各方可以在中立地區召開會議,這個重要性無論如何強調都不為過。然而,瑞士認為中立可以保證其安全的信念正在逐漸消退。其中一個跡象是,美國和中國之間日益激烈的戰略競爭對瑞士造成的影響,在國內引發了激烈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