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青年署的搜尋結果,共84筆
靜宜大學職涯發展暨產業促進處舉辦「靜宜職涯領航:AI × 永續職輔雙軸成果展」,透過AI賦能永續論壇、學生見習與職輔經驗分享,以及創新創業競賽,全方位展現學生跨域學習、AI應用與職涯發展成果。
立法院新會期,行政院聚焦四大優先、列出30項優先法案拚通關,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21日表示,政院已送出《青年基本法》,盼透過立法支持青年發展,政府將作為青年後盾,透過政策共同推動台灣創新繁榮。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推動「青聚點地方創生人才培育計畫」,今年首度推出22處共享空間,分布於全國各地,作為青年行動與交流的公共基地。共享空間設立不僅降低青年投入在地事務的門檻,更直接解決青年找不到合適場地和負擔不起租金的問題,讓青年能專心規劃在地行動,不必為場地煩惱。
最萌民主課堂!立法院中南部服務中心昨(13)日舉辦「小小議長民主特攻隊」,與太平武德慶天宮、亞洲大學青年志工團及教育部青年署中彰投青年志工中心合作,邀請霧峰、太平地區30位國小學童走進民主議政園區,展開一場最萌的民主探索。孩子們透過劇場、闖關與互動遊戲,體驗開會、發言與表決,讓民主種子在學童心中萌芽。
教育部今天中午舉行中元普度,剛上任教育部政務次長的劉國偉首度亮相,劉國偉表示,他上任第4天,心情像轉學生,會盡快熟悉業務,跟部長率領的教育團隊一起努力。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二月教育部前常務次長林騰蛟退休後,教育部三位次長始終未同時補齊過,歷經超過半年,教育部次長終於補齊,準備迎接立法院新會期到來。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與靜宜大學共同主辦的「114年全國大專校院職涯輔導主管會議」,於25日至26日邀集150位職輔主管齊聚靜宜,以「AI世代的職涯設計學」為題,探討AI浪潮下的大專職涯輔導趨勢,並透過頒獎、論壇、座談與參訪,交流各校創新經驗,凝聚新世代職涯發展策略。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14日將審查「青年基本法草案」,民進黨立委張雅琳等人今(12日)與青年代表舉行記者會,呼籲立法院加速推動青年基本法,讓青年參與公共政策成為制度化、具實質影響力的機制。青年代表也呼籲在立法院審議的同時,希望行政院與教育部及青年署等單位應要著手同步盤點命令與配套,確保法案一過能即刻施行。
有青年參加教育部「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前往加拿大參與珍珠奶茶節活動時,疑似遭合作單位負責人性騷擾與房租費用爭議。教育部今天表示, 全力支持青年尋求法律救濟,提供法律諮詢,並由青年署全額補助經費,同時教育部及駐處也已針對合作單位負責人尚未繳還的政府培訓費用及參與青年房租依法進行追索。
颱風丹娜絲重創台南麻豆文旦,果園到處都是落果,估計損失超過8成,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整合台南救災資訊,7月15日發起「風雨柚你青年相助」行動,招募南部地區青年志工協助果農清除落果及果園環境整理工作,恢復在地生態環境及實踐環境永續。
近期網路販售「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攻略包」,宣稱可提升錄取機率情事,教育部今日澄清說明,「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重視原創性與真實性,並非標準化作業,提醒青年朋友勿購買攻略包,亦勿相信相關行銷說法。教育部強調,每一份企劃書最珍貴的不是仿寫而來的句子,而是青年親自定義與實踐夢想的熱忱與勇氣。
「2025年諾科獎台北峰會」將於5月7日至9日盛大登場,本次峰會迎來3位諾貝爾獎得主與1位圖靈獎得主,4位國際學術泰斗將連袂訪台,舉辦公益演講與交流活動,已在台灣產學界掀起旋風,並吸引3千位幸運兒報名參與。
罷免國民黨立委傅崐萁的行動正進入第二階段,預計將於5月4日截止。罷免案領銜人李美玲近日遭質疑,曾擔任與政府標案有關協會的負責人,取得近千萬元補助。教育部發聲明澄清,表示相關標案均依法辦理,與罷免行動無關。
國防醫學院大山醫療服務隊長期走訪桃園、新竹偏鄉實施衛教、協助醫師義診等服務,為醫療資源不足區域奉獻心力,並自發性舉辦孩童育樂科學營活動,推動偏鄉教育,使知識跨越城鄉鴻溝,有效提升孩童教育水平;其善行義舉日前除分獲第31屆傑青獎─傑出團隊、第2屆青志獎「佳行獎」肯定,得獎代表、指導老師也獲副總統蕭美琴接見及嘉勉,彰顯團隊長期致力「全人教育」的豐碩成果。
教育部青年署昨日舉行第2屆「青志獎」頒獎典禮,其中,國防醫學院大山醫療服務隊長期走訪偏鄉實施衛教、義診等服務,為醫療資源不足區域奉獻心力,將醫療服務、愛與關懷,溫暖偏鄉民眾,發揮國醫「全人教育」理念,獲頒「佳行獎」殊榮。
台新青少年基金會15日舉辦第25屆「台新青少年志工菁英獎」頒獎典禮,傑出志工獎得主獲副總統蕭美琴接見,肯定其卓越貢獻。今年以「為愛 舞所不能」為主軸,邀請國際舞蹈家簡珮如擔任代言人,鼓勵年輕人以志願服務跨越冷漠、突破不可能。
諾科獎國際文教交流協會舉辦的「2025年諾科獎台北峰會」,預計5月7至9日登場,今年主題為AI-超級運算改變研究方式,還特別邀請3位諾貝爾獎及1位圖靈獎得主齊聚一堂,與年輕學子面對面交流,探討AI、綠色材料與生命科學等前瞻科技發展趨勢。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每年辦理「青年暑期社區職場體驗計畫」,由非營利組織提供場域與職缺,青年署每年提供300個單位,每單位至多3名體驗學生,讓青年於就學階段進行職場體驗。114年計畫正式開跑,即日起至3月17日中午12點止,可至「RICH職場體驗網」申請提案線上提案,歡迎全臺從事社區產業、推廣社會公益的非營利組織踴躍提供暑期職缺,。
教育部青年署「114年青年壯遊台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正式啟航,邀請全台高中(職)學生及18至35歲的青年組隊參加,經審核通過後,入選團隊將於6月至8月展開壯遊計畫,並有機會參加年底的成果徵選活動,優勝團隊最高可獲得18萬元獎金。
人工智慧(AI)崛起,近來不少翻譯、口譯運用AI生成,是否對外語系招生造成衝擊?學者認為,AI縱使強大,並非能完全取代人類,未來翻譯、口譯人才需求將放在高端需求,著重學生多閱讀文學作品及專業知識養成。另據教育部青年署統計,大專校院推動職涯輔導補助計畫,4成與AI相關。
現今社會人工智慧、大數據與生活已產生極為緊密的鏈結,教育部青年署辦理「大專校院推動職涯輔導補助計畫」補助學校結合業界資源,辦理多元職涯輔導方案,今年共補助61校、81案,其中32案(占4成)與AI相關,協助學生開創未來職涯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