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非洲裔的搜尋結果,共30筆
國人每6~7人當中,就有1人罹患憂鬱症。現行憂鬱症治療上,首次用藥有效者僅三分之一。台大公衛學院與國際團隊日前發表情緒障礙相關研究,識別出697個與憂鬱症相關的遺傳位點,及298個與躁鬱症風險相關的遺傳位點。現有的慢性疼痛藥物、聰明藥等,都能納入這2疾病的藥物再利用候選清單,作為未來臨床試驗、早期介入的參考基礎。
美國總統川普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外國學生的權利,外國學生必須轉校,否則將失去在美國合法居留的許可。前立委郭正亮表示,台灣剛錄取哈佛的人,現在I-20下不來了。
美國總統川普美東時間23日簽署行政命令,解密前總統約翰甘迺迪、前司法部長、參議員羅勃甘迺迪兄弟,與非洲裔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等美國三大遇刺事件有關檔案。
美國總統拜登和副總統賀錦麗15日出席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的活動,感謝他們總統大選中29億美元捐款的金主,並呼籲民主黨人要持續為價值觀奮戰。媒體報導拜登計畫在卸任後繼續參與政黨活動;賀錦麗則傳出可能參加下屆民主黨總統初選或者是參選加州州長。
美國正在發生一場自南北戰爭以來最大的思想和權力分配的變革。川普經過艱辛地鬥爭後,贏得第二個任期四年的總統職位,正在發起一場對根深柢固的建制派的非戰爭性的,類似五十多年前發生在中國的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奪權。能否在他任內成功?或者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又將如何影響美國未來?
美國正在發生一場自南北戰爭以來最大的思想和權力分配的變革。川普經過艱辛地鬥爭後,贏得第二個任期四年的總統職位,正在發起一場對根深柢固的建制派的非戰爭性的,類似五十多年前發生在中國的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奪權。能否在他任內成功?或者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又將如何影響美國未來?
美國大選結束,選前主流媒體民調顯示的激烈競爭並未成真。相反地,不少美國選民像是被噤聲一樣,選擇默默支持「建制外」的川普戳破經濟榮景的國王新衣。他們不但幫助川普贏得選舉人票,也贏得普選票,更讓共和黨橫掃參、眾兩院成了多數黨。
美國大選結束,選前主流媒體民調顯示的激烈競爭並未成真。相反地,不少美國選民像是被噤聲一樣,選擇默默支持「建制外」的川普戳破經濟榮景的國王新衣。他們不但幫助川普贏得選舉人票,也贏得普選票,更讓共和黨橫掃參、眾兩院成了多數黨。
美國總統大選川普大勝,不僅贏得選舉人票,還贏得普選票,可說是贏得漂亮。不僅如此,共和黨也將贏得參、眾兩院,川普可完全執政。由於川普的外交政策、經濟政策和拜登南轅北轍,這個被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稱為「紅色浪潮」的選舉結果,將讓美國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世界也會變得不一樣。
每4年一次的美國總統選舉,是美國熱鬧大事,也是全球所關注。美國是United States「合州國」,譯為「合眾國」似有誤。早期美國人為了妥協大小州的權利紛爭,由各州以州民選出各州的總統選舉人票,再由選舉人選出總統。
每4年一次的美國總統選舉,是美國熱鬧大事,也是全球所關注。美國是United States「合州國」,譯為「合眾國」似有誤。早期美國人為了妥協大小州的權利紛爭,由各州以州民選出各州的總統選舉人票,再由選舉人選出總統。
美國總統候選人賀錦麗的父親是來自加勒比海牙買加的黑人,母親則出生於印度,上次與拜登搭檔參選、成功進入白宮時,她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非洲裔/亞裔女性副總統。如果她這次擊敗川普,將同樣以這三重少數的身分,破天荒地登上總統寶座。
美國總統候選人賀錦麗的父親是來自加勒比海牙買加的黑人,母親則出生於印度,上次與拜登搭檔參選、成功進入白宮時,她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非洲裔/亞裔女性副總統。如果她這次擊敗川普,將同樣以這三重少數(triple minority)的身分,破天荒地登上總統寶座。
美國游泳隊在本屆奧運結束長達64年的不敗神話,男子混合式游泳400公尺接力賽,美國隊連續40年的統治中斷,大陸泳將徐嘉余、覃海洋、孫佳俊、潘展樂以3分27秒46摘金,美國隊3分28秒01屈居銀牌,地主法國隊3分28秒38獲得銅牌。前立委郭正亮指出,前幾天中國大陸隊的潘展樂在自由式100公尺奪下金牌,那個更難、含金量最高,而且潘被藥檢29次照樣奪冠。過去游泳是白人天下,當然讓美、澳、加國感到吃味。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CNN主辦的辯論會中的表現不佳,引發「換登」聲浪,在承受數周壓力後,他最終退出2024美國總統大選,並表態支持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接棒,迎戰共和黨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而美國ABC新聞網28日公布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副總統賀錦麗的支持率上升了8%,來到43%,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持率則從40%下降到36%。對此,前立委郭正亮29日就表示,「賀錦麗目前主要是非洲裔、年輕人、婦女的表態,這個是非常明顯有別於拜登,這一波讓民主黨非常明顯回魂」,引發討論。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有望接替拜登代表民主黨角逐2024總統大位,關於賀錦麗的對中政策態度,外媒從其過往發言判斷,她將延續拜登政策,持續對台提供支持,以應對中共軍事威脅;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月,宏都拉斯總統卡斯楚就職典禮上,賀錦麗曾與時任副總統賴清德有過一面之緣,2人當時曾簡短寒暄,自然互動。
換拜聲浪不斷推升下,81歲的美國總統拜登終於在台灣時間22日凌晨在X上宣布,將放棄競選總統連任,並支持副總統賀錦麗對決川普,詳細情況他後續會向全國發布詳細的演說。拜登也成為1968年3月美國前總統詹森(Lyndon Johnson)以來,首位放棄爭取連任的現任總統。
6月27日,在美國和全球觀眾的熱切注目之下,拜登在與川普90分鐘的辯論之中表現不佳。其不佳的程度被論者描述為「輸了」、「災難性」、「慘不忍睹」、「有史以來最差」,以至於從包括CNN在內的中間偏左的主流媒體和更左的WSNBC的所有分析員都面色沉重,連一句贊許拜登的話都說不出口。有幾位說,他們接到許多民主黨大佬的資訊,一句話概括:「慌了」(panic)。還沒有等到天亮,《大西洋月刊》,一個自由主義的重鎮,發表社論說,為了國家的利益,拜登應當退出大選。
6月27日,在美國和全球觀眾的熱切注目之下,拜登在與川普90分鐘的辯論之中表現不佳。其不佳的程度被論者描述為「輸了」、「災難性」、「慘不忍睹」、「有史以來最差」,以至於從包括CNN在內的中間偏左的主流媒體和更左的WSNBC的所有分析員都面色沉重,連一句贊許拜登的話都說不出口。有幾位說,他們接到許多民主黨大佬的資訊,一句話概括:「慌了」(panic)。還沒有等到天亮,《大西洋月刊》,一個自由主義的重鎮,發表社論說,為了國家的利益,拜登應當退出大選。
眾所矚目,美國總統大選的第一場電視辯論,於6月27日在亞特蘭大的CNN總部舉行。有別於過去激烈爭辯和肢體動作的大選辯論,這次排除獨立參選人參加、攝影棚沒有觀眾,對於代表民主黨的現任總統拜登和代表共和黨的前總統川普來說,更像是在電視上的政見發表會。由於此次大選只有兩次辯論,選前四個半月的這場辯論,重要性不言可喻,以下從政治傳播的觀點:「誰想聽」、「說給誰聽」、「誰聽到了,透過什麼管道,聽到了什麼」,進行更深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