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領袖對話的搜尋結果,共42筆
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30日於南韓舉行峰會,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今天表示,我們有持續關注美中溝通,也很樂見美中領袖之間展開交流跟對話。臺灣也會持續跟美國保持密切的聯繫,共同攜手確保印太還有臺海之間的和平穩定。至於APEC領袖代表林信義是否會與川普等人見面?她說,「無論是任何的可能性,我們都不排除」。
觀察視角若從台灣島嶼浮出,除了烏克蘭、中東戰火猶存,遠近所及若非各種「政治軍事動盪」,即是「關稅產經荒蕪」。而這一切的絲縷牽引最終,令人心驚的幾乎都是緊繫直達今後的「台海戰局」!2027年的兩岸軍事風險,沒有因大罷免或藍白合有所改變。
觀察視角若從台灣島嶼浮出,除了烏克蘭、中東戰火猶存,遠近所及若非各種「政治軍事動盪」,即是「關稅產經荒蕪」。而這一切的絲縷牽引最終,令人心驚的幾乎都是緊繫直達今後的「台海戰局」!2027年的兩岸軍事風險,沒有因大罷免或藍白合有所改變。
川普總統對中態度撲朔迷離,第一任期前半友中,後半反中,忽敵忽友,重返白宮後對中友善,「習近平是好朋友」常掛口中,希望與中國達成經貿「好交易」,日前如願與習近平主席電話會議,商定TikTok交易,並敲定兩人10月於韓國亞太經合會場邊會面,明年初川訪中,習適當時機訪美,看來美中關係鬥而不破格局可以確定。
川普總統對中態度撲朔迷離,第一任期前半友中,後半反中,忽敵忽友,重返白宮後對中友善,「習近平是好朋友」常掛口中,希望與中國達成經貿「好交易」,日前如願與習近平主席電話會議,商定TikTok交易,並敲定兩人10月於韓國亞太經合會場邊會面,明年初川訪中,習適當時機訪美,看來美中關係鬥而不破格局可以確定。
立法院第11屆第4會期將於9月19日開議,賴清德總統擬在開議前分批邀請黨籍立委到官邸餐敘。有意爭取2026民進黨高雄市長提名的立委林岱樺今(2)日接受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寶島全世界》節目專訪時透露,將在總統餐敘場合表達支持改革的堅定立場。
俄烏和談進入關鍵時刻,繼美東時間(下同)15日「雙普會」後,美國總統川普18日將在白宮分別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歐洲領袖會談,商討俄烏和談條件。在此前夕,美國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丁15日在阿拉斯加與川普會談時,首度同意讓美國及歐洲盟友向烏克蘭提供「類北約第五條」安全保證,等同於承認西方能為烏克蘭建立集體防禦機制。
美國近日宣布針對「轉運商品」將加徵40%關稅後,並擬進一步強化貿易防線,計畫在未來「幾周內」推出更嚴格的「原產地規則」,這項規定將適用所有國家,預計對中國衝擊最大。惟分析人士表示,因此際正值可能成行的「川習會」前夕,對美方會否推出相關措施仍持保留態度。
大罷免結束,商總昨呼籲執政黨選完後「放下身段」,不要擺出高傲姿態,一直罵人。如此八大工商團體願聯合充當和事佬,居中與在野黨溝通,放行卡關的台電千億撥補,避免電價調升,萬物齊漲。
罷團「護國大遶境」已從花蓮出發、環島催票,這原屬公民團體自發的罷免制度,卻在賴清德總統親赴中常會聲援、號召「保台香燈腳」、民進黨中央全面動員下,變調為一場黨派操弄與政治對決權力戰。民進黨打著「抗中保台」旗號,把罷免工具化為意識形態清洗與國會翻盤利器,不禁讓人質疑:「國家怎麼變成這樣?」
賴總統在「團結國家十講」中的第二講表示,「透過一次次選舉罷免,像打鐵鑄劍般千錘百鍊,打掉雜質,淬鍊出捍衛主權、守護民主意志。」這番話引發高度爭議,總統府趕緊出面滅火,辯稱「府方新聞稿未提打掉雜質」,盼望外界勿過度解讀,在野黨不要對號入座。
賴總統在「團結國家十講」中的第二講表示,「透過一次次選舉罷免,像打鐵鑄劍般千錘百鍊,打掉雜質,淬鍊出捍衛主權、守護民主意志。」這番話引發高度爭議,眼看風波擴大,總統府及民進黨趕緊出面滅火,辯稱「府方新聞稿未提打掉雜質」,盼望外界勿過度解讀,在野黨不要對號入座。
前陣子,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終於通話,兩強的言行對全球動見觀瞻。對於台灣議題,據媒體報導,習近平要求美方慎重處理,但川普的社群發文卻未提及。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對此表示,對於美中領袖對話,我國一向支持並樂見任何有助於穩定區域趨勢,遏制威權擴張風險的努力,台灣將持續與美方緊密聯繫,共同致力區域的和平與繁榮發展。
副總統蕭美琴呼籲北京應與台灣民選領袖對話,才能真正改善兩岸關係,這席話兩點值得玩味,一是釋出有意化解僵局的態度,二是原先被視為遙不可及的「紅綠對話」可望出現轉機;若北京視之為善意的訊號,願正視建構紅綠對話平台的必要,賴政府能真心捍衛憲政體制,將有機會為台海和平創造新里程碑。
副總統蕭美琴呼籲北京應與台灣民選領袖對話,才能真正改善兩岸關係,這席話兩點值得玩味,一是釋出有意化解僵局的態度,二是原先被視為遙不可及的「紅綠對話」可望出現轉機;若北京視之為善意的訊號,願正視建構紅綠對話平台的必要,賴政府能真心捍衛憲政體制,將有機會為台海和平創造新里程碑。
副總統蕭美琴接受外媒專訪,呼籲北京領導人與台灣民選領袖對話,才能真正改善兩岸關係。國內學者19日分析指出,蕭美琴此番談話背後有美國因素,美方不希望台灣擦槍走火,才能專心與中國大陸一起處理伊朗問題。不過,學者也認為,大陸仍然會堅持「九二共識」,民進黨應給九二共識一點空間,對岸才有可能接受。
在野黨領袖雙雙退出國安簡報後,國安簡報正式破局。國民黨組發會主委許宇甄在「千秋萬事」節目透露,國民黨本來主張主體應該是朝野領袖對話,機密簡報不要太長,總統府祕書長潘孟安也答應,最終卻看到簡報長達2小時;許強調國民黨還是會持續跟潘溝通,朝野對談應該全方面。
賴清德總統預計18日邀請在野黨主席參加國安簡報,卻傳出與罷團領袖曹興誠密會,遭質疑「人前手牽手,人後下毒手」。國民黨立院黨團主張化解朝野對立要停止大罷免,此外,也喊話政院立刻撥款給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補助款。
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後,新華社報導習強調美方應注意台獨分子,並稱川普表示「將繼續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對此,總統府6日指出,支持並樂見任何有助於穩定區域情勢、遏制威權擴張風險的努力,但外交部指責中方新聞稿扭曲台灣主權地位;藍委則擔心台澎金馬在兩岸關係已失去話語權。
據央視報導,川習通話中,習近平再次向川普強調,美國應當慎重處理台灣問題,惟川普社群發文中並未提及台灣問題,涉外人士表示,中方新聞稿寫沒有提到或沒共識的部分已非第一次。對於美中領袖對話,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6日表示,我國一向支持並樂見任何有助於穩定區域情勢,遏制威權擴張風險的努力,台灣將持續與美方緊密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