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風濕的搜尋結果,共223筆
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疫苗每劑市價高達8000至9500元,讓許多長者與慢性病患望之卻步。台東縣政府今(31)日宣布,自明(2026)年起啟動帶狀皰疹疫苗補助方案,鎖定弱勢族群與高風險長者,盼降低感染風險,也減輕民眾荷包壓力。
女歌手坣娜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據稱她生前飽受車禍後遺症及紅斑性狼瘡所苦。多項國際研究顯示,全身性紅斑性狼瘡(SLE)會使罹癌率上升,其中胰臟癌風險增加約1.4倍。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今(30)日表示,紅斑性狼瘡會引起全身性慢性發炎,且免疫抑制藥物會降低免疫力;若患者合併代謝異常或胰臟炎,將進一步增加罹癌風險,因此落實症狀追蹤與疾病風險管理,顯得非常重要。
歌后坣娜病逝,消息傳出後一度指她紅斑性狼瘡復發不治,但後來釐清是胰臟癌,不過台灣紅斑性狼瘡患者眾多,不少患者為此受苦,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黃春明表示,紅斑性狼瘡目前不僅患病原因不明,也無法治癒,僅能使用類固醇等藥物控制病情,且症狀變化多端,每個人都不一樣,因此也被稱「千面女郎」,若出現5狀況就該迅速就醫。
國邑*(6875)自主開發的吸入新藥L608(微脂體-伊洛前列素)在2025年美國風濕學會年會(ACR 2025)上發表一期臨床試驗成果。本次數據不僅佐證了L608具備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更重要的是,在關鍵的藥物動力學(PK)指標上展現出突破性優勢,為美國尚無核准療法的系統性硬化症相關肢端潰瘍(SSc-DU)市場開啟先發契機。
40多歲男性夜裡突然大腳趾紅腫劇痛、無法行走,起初以為只是扭傷,但因疼痛加劇,前往新竹台大分院就醫後確診為痛風性關節炎。新竹台大分院內科部風濕免疫科醫師王恭宇提醒,痛風不只是「關節痛」,高尿酸更與心臟病、腎臟病相關,必須積極控制。經藥物治療後,該名病人症狀已逐步改善。
下周四(10月23日)迎來節氣「霜降」,國際天星命理風水專家邱彥龍指出,今年的霜降格外特別,由「宿命能量」主宰,隱秘事件將陸續浮上檯面。企業黑幕、性愛影片外流、公眾人物隱私曝光、黑箱操作等真相皆可能被揭開,監控與貪汙問題也將成為社會焦點。社群平台與傳統媒體的「真實標籤」與「品牌誠信」將接受更嚴格的檢驗。此外,10月15日至11月5日期間,「前世今生的緣分」將重新靠近,無論是善緣或惡緣,都是靈魂蛻變與覺醒的契機。
台大雲林分院出生的一名男嬰產檢無異常,出生後出現嚴重呼吸困難,確診「先天性橫膈膜疝氣」,發病率約為每2000至5000名之一,所幸號稱「稀缺中的稀缺」小兒外科醫師陳永信8月剛好到任,為出生3天的小嬰兒開刀,以縫線修補橫膈膜,術後2周順利出院,體重已從2700公克成長到4500公克,台大雲林分院今(15日)為小嬰兒慶生。
台中一名李姓科大二年級生,因自年幼時父母離家失聯,由外祖父母帶大,但因家中經濟狀況拮据,希望能休學先去當兵賺錢,以改善家中經濟狀況。豈料,李生前往學校辦理休學申請,竟因需先繳納1.8萬元的學費,導致無法休學,最後發生輕生憾事。
台中市朝陽科技大學一名李姓二年級男學生,由於家中經濟狀況拮据,希望能暫停學業,先去服兵役,藉由工作來改善家裡的經濟狀況。九月底,他前往學校辦理休學手續,卻因為無法繳納三分之一的學費,大約新台幣一萬八千元,而無法順利休學,返回住處後心情鬱悶,隔天發生墜樓事件,不幸身亡。
近日一名34歲空服員於值勤時身體出現不適,返台就醫後猝逝,引發關注,根據航空公司使用的通訊軟體Team+對話,一度提及她疑似罹患「史迪爾氏症」。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孔祥琪)發文表示,根據目前看得到的資料,自己判斷長榮空服員不一定是史迪爾氏症,因為從流出的對話來看,醫師很早就懷疑史迪爾氏症這個病,但後來經過檢查並沒有獲得證實。
長榮航空一名34歲空服員於值勤時身體不適,疑似因罹患免疫疾病「史迪爾氏症」出現發燒、筋骨痠痛等症狀,返台就醫後離世。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今(14)日表示,不是所有發燒都能靠多喝水與吃退燒藥解決,若患者發現體溫一再飆高、反覆抽血仍查不出原因,就有可能是自體免疫性疾病作祟,其中史迪爾氏症堪稱「發燒界的變色龍」,一下子就多重器官失控。
長榮航空一名34歲空服員於值勤時身體不適,返台就醫後離世,據傳她生前罹患自體免疫性疾病「史迪爾氏症」,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中心主任黃光永今(14)日表示,目前臨床上推測史迪爾氏症與病毒感染、藥物等因素有關,典型症狀有高燒、皮疹、關節痛,患者若不及時就醫治療,可能惡化成噬血症候群,最終死於免疫系統風暴。
長榮航空34歲孫姓空服員執行航班中身體不適,返台就醫住院後離世,根據一份長榮航空企業內部員工使用的通訊軟體Team+對話,一度提及孫姓空服員疑似罹患「史迪爾氏症候群」。根據醫院衛教資訊,史迪爾氏症為少見全身性發炎疾病,典型症狀為反覆發燒、關節疼痛、皮疹,若不及時治療恐危及生命。
今(8日)寒露,也是秋天最後一個月的倒數,國際天星風水命理專家邱彥龍提醒,此時正逢四大凶星「土星、冥王星、海王星、天王星」逆行,是舊世界最後一次的收尾,過往累積沒處裡完的問題,會在最後四個月做個了結,對某些人是重生轉變的時機,但對某些人則是毀滅。他提醒,世界的多變即將到來,雖然目前已經有些許感受,但到了2026年的5月後,才正式開課,凡事皆有「可能」,容易讓人措手不及。
2025年諾貝爾生醫獎由美國學者布朗柯(Mary E Brunkow)、藍斯德爾(Fred Ramsdell)與日本學者坂口志文等3名學者共享,以研究周邊免疫耐受性獲殊榮。諾貝爾獎委員會說明,三人研究成果揭開人體的「調節性T細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如何在體內控制免疫反應,防止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組織,對自體免疫病、癌症免疫療法等領域具有深遠影響。獎金瑞典克朗1100萬元由3人均分。
國內藥廠健喬(4114)日前宣布公開收購另一家藥廠健亞(4130),昨(25)日晚間健亞董事長陳正寫給股東一封信,直指健喬收購價過低,希望股東審慎思考是否要將持股賣給健喬。
今(9/23)逢秋分節氣,國際天星命理風水專家邱彥龍指出,近期詐騙猖獗、交通災禍、疾病隱憂齊發,甚至恐有衝突血光,民眾宜提早防範。他建議透過祈福懺悔、保險保障與避開負能量人群3大方法轉運,才能在亂象中趨吉避凶;他同時也透露,9星座將因秋分能量而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