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養兒的搜尋結果,共358筆
超高齡時代即將到來,過上無憂的退休生活是所有尚在努力工作的民眾所期盼的,但面對退休後無工作收入,首當其衝的將是日常生活與醫療開銷支出。期望維持退休生活品質,不再是中高齡民眾的課題,Z世代也需以前瞻性思維趁早做好規劃,透過保險商品預作退休規劃,而近年重新火熱的分紅保單即是市場首選商品之一。
第四屆「旺旺孝親獎」頒獎典禮在湖南長沙舉行,五百餘位嘉賓齊聚湘江之畔,共同見證十位「孝親楷模」的動人事蹟。這些來自兩岸的平凡人物,沒有耀眼頭銜,卻以日復一日的堅持,把「孝」這個古老字,活成當代最暖的光。
郭姓男子的母親張婦42年前未婚生下他,因不諳法律,無法將兒子報戶口為親生子,將兒子交給姊姊和郭姓姊夫收養,實際是由郭姓養父的母親撫養。後來郭姓養父母離婚後,張婦為照顧兒子,與郭姓養父結婚,與兒子正式成為一家人。10幾年後,張婦也與郭姓養父離婚,養母已過世,郭男向台南地院聲請終止收養後,再與母親到成大醫院驗DNA,獲法官確認母子關係。
金門家扶中心將於11月30日上午在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前廣場舉辦「2025家的希望.有您相扶」扶幼助學愛心園遊會,透過「無窮世代」計畫,為弱勢兒少籌措扶幼助學經費。金門縣文藝協會10月31日邀請6位地方書法大師在家扶中心一樓大廳,現場揮毫100份作品,提供給贊助園遊會扶幼助學經費的民眾,舉凡贊助1萬元即可自行挑選大師們的愛心墨寶一幅留作典藏,讓藝術與公益結合,共同為弱勢家庭的孩子打造更溫暖的成長力量。
59歲資深玉女歌手坣娜今(29)日傳出因紅斑性狼瘡舊疾復發,已於10月16日病逝消息。坣娜1986年出道,事業發展橫跨影、視、歌、主持等多重領域。1993年因為遭遇嚴重車禍,健康狀況大受影響,2000年後逐漸減少演藝工作,運用瑜珈調養身體,不僅出書、開課,也將瑜珈與公益結合,與癌症關懷基金會合作,免費教授病友瑜珈。此外,她多年來還長期捐款、助養數十名兒童,名下公益協會「坣娜瑜伽傳愛協會」 更是舉辦過多項公益環保活動,事蹟令人動容。
兒科人力流失嚴重,住院醫師招不滿,醫學中心年輕醫師完訓後也留不住。台北榮總今年4位兒科總醫師都選擇到基層開業;新光醫院有兒科醫師完訓後留下,更是5年前的事。專家建議,除了持續投入資源,政府也可思考將兒科「集中化」,建立兒科專責醫院制度。
台灣高鐵(2633)董事長史哲6月才在爭議聲浪中,空降接任高鐵董事長,日前大陣仗去日本考查鐵道文化,回台於9月22日推出「寧靜車廂」政策,本意是營造安靜乘車環境,最後引起多數民眾反感,還引發「厭童」爭議,甚至衝突到行政院推動的共築育兒友善社會政策,政界也傳出史哲面臨是否適任問題。
爸,我是個好老公,所以當了家中的好勞工。記得是小學階段,你教會我煮人生中第一鍋飯,然後面帶笑意故作深長地叮囑:「長大結婚後,別學我,知道嗎?要懂得裝笨,這些會的都要說不會,不然煮了一頓,往後每一頓都是你的了。」你那時嘴上抱怨,臉上笑容卻是那般燦爛。窗外陽光刺眼,讓你背光的臉糊成一團影子,但你那亮眼的笑容,我還是牢牢記住了。長大結婚後,我恪遵教誨,帶著與你相仿的笑容誓不煮飯,所以,現在聰明的我除了煮飯,其他甚麼都做了。
行政院繼推動婚育住宅政策後,9月再為育兒祭出催生新政,除持續推動此前已實施的人工生殖、凍卵補助、首期孕、假期彈性應對養等措施,新推動者包括:簡化各種不同保險生育給付,調整中央統一每一胎兒補助10萬元,同時與地方既有的補助兼容,及推動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3.0與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等「好孕」三大方案,希望讓新生嬰兒人數止跌回升。
59歲香港女歌手關淑怡過去以〈難得有情人〉一曲暴紅,憑藉獨特唱腔,被譽為90年代天后,她昔日也曾來台灣宣傳唱片,人氣也是盛極一時。然而,她2020年突然發文抱怨唱片公司,並宣布退出演藝圈,沒想到時隔5年,近日卻傳出她病危的消息,目前仍在醫院的加護病房進行治療,她的兒子則難過痛哭守著母親,完全不敢離開醫院。
北台南家扶中心永康服務處現有公務車均齡約12年,其中1輛18年老爺車因頻繁訪視服務、載運物資,曾發生開在半路就起火的狀況;國際獅子會300E1區2025-2026十七分區主席王程信得知後,以85歲母親名字張私名義,捐贈「吾私號」給家扶。他說,很多人是在父母過世後,基於紀念捐車,他認為在父母健康時,做出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更值得媽媽高興!
父債子還、養兒防老,過去常被視為理所當然,但在現代司法實務中,若父母未盡監護或扶養義務,成年子女也有權拒絕反向扶養。不過,一名孩子聲請免除對父親的扶養義務,理由是父親在他年幼時便離家未盡照顧責任,但是法官審酌後認定,父親經濟狀況尚佳,無需倚靠還扶養,因此裁定駁回聲請。
大陸央視新聞報導,中國大陸商務部等9部門19日發布《關於加力推動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擴圍升級的通知》,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凸出「一老一小」,提出20項具體任務,將便民生活圈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宜購、宜老宜小的全齡友好型品質生活圈。
「父親嗜酒賭博,揚言要殺我們!」男子阿國(化名)因長期家暴、恐嚇妻小,導致5名子女自幼活在恐懼陰影中。母親獨自拉拔孩子們長大成人,父親離婚後更杳無音訊。如今,阿國年邁卻要求子女承擔扶養責任,5名子女聯手聲請免除義務。
為建構讓公務人員兼顧工作及家庭的友善健康職場環境,考試院8月審議通過公務人員請假規則修正草案,除增訂身心調適假,每年三天彈性假無需檢附證明,優化休假制度並完備請假規定。全案在完成行政院同意會銜程序後,考試院於今(18)日會議審議通過本草案施行日期,其中身心調適假配合世界心理健康日自114年10月10日施行,其餘條文則預定於115年1月1日施行。
「父債子還、養兒防老」長久以來被視為天經地義,但在現代司法實務裡,是否真能一體適用?一名44歲的孩子指控父親阿國(化名),從未對他盡過養育責任,甚至從小就已不聞不問,如今他的身心狀況不佳,還要撫養年邁母親與兩名年幼子女,實在無力負擔,於是向法院聲請免除扶養義務。
「父債子還、養兒防老」在現代社會早已不再是絕對。女子小萱(化名)聲請免除對父親阿國(化名)的扶養義務,主因是父親長年酗酒、家暴,不僅在婚姻期間經常對母親拳打腳踢,更連她和姊姊都曾受虐,甚至還發生不堪回想的猥褻行為,父親對她來說就是惡夢。
許多兒童因各式原因無法在原生家庭中成長,只能被迫送到寄養家庭,目前彰化就有85位寄養兒少,但全縣僅有64戶寄養家庭,即使今年3戶審查通過的家庭加入,數量仍明顯不足,且還面臨寄養家庭父母年齡偏高的問題,彰化家扶中心表示,將加大宣傳、持續爭取提高補助,希望吸引更多家庭加入寄養服務行列。
許多兒童因各式原因無法在原生家庭中成長,只能被迫送到寄養家庭,目前彰化就有85位寄養兒少,但全縣僅有64戶寄養家庭,即使今年3戶審查通過的家庭加入,數量仍明顯不足,且還面臨寄養家庭父母年齡偏高的問題,彰化家扶就表示,將加大宣傳、持續爭取提高補助,希望吸引更多家庭加入寄養服務的行列。
家扶基金會13日舉辦「2025年全國扶幼感謝暨表揚大會」,受表揚的嘉義兒保楷模丁振唐、王麗玉夫妻,因不忍兒虐事件一再發生,主動爭取成為寄養家庭,照顧發展遲緩兒9年多,不但退休生活全打亂,還付出更多心力照顧沒有血緣的孩子,夫妻的陪伴讓遲緩兒成功出養到美國。離別讓王麗玉的心被掏空,仍心甘情願接手照顧另一名特殊際遇男童,夫妻倆始終堅持「多幫一個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