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高中端的搜尋結果,共59

  • 讓孩子了解在地 清大攜手10高中啟動「新竹學」課程

    讓孩子了解在地 清大攜手10高中啟動「新竹學」課程

    為讓新竹學子更了解在地,清華大學攜手在地10所高中,啟動「新竹學」跨校課程,課程涵蓋塹城學、竹科學、流域學、客庄學、原民學及移民學等6大主題。副校長呂平江表示,新竹學不只是課程,更是向下扎根的重要行動,盼奠定城鄉永續發展基礎,開創教育新典範。

  • 高中先修大學課 台大與5校試辦

    高中先修大學課 台大與5校試辦

     為協助高中生銜接大學課程,國立台灣大學今年9月起試辦「高中生進階課程計畫」,與台北市建國中學、北一女中、師大附中、中山女中、成功高中等5校合作,提供優秀高二、高三學生到台大修課。目前開設物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等9門課程,共有134位學生參加,若學生未來入學台大,可申請學分抵免。

  • 台大推「高中生進階課程」9月試辦  5校搶先修

    台大推「高中生進階課程」9月試辦 5校搶先修

    為協助高中生銜接大學課程,國立台灣大學今年9月起試辦「高中生進階課程計畫」,針對台北市建國中學、北一女中、師大附中、中山女中、成功高中等5校,提供優秀高二、高三學生有機會到台大修課。目前開設物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等課程,共有134位學生參加,若學生未來入學台大,可申請學分抵免。

  • 「倫流說理」桌遊首辦高中專場 向下扎根倫理教育

    「倫流說理」桌遊首辦高中專場 向下扎根倫理教育

    信義文化基金會攜手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近日舉辦「2025《倫流說理》桌遊工作坊-高中生專場」,報名一開放即刻爆滿,吸引近70名學生踴躍參加,反映高中生對倫理議題的高度興趣。這是首次為高中生舉辦的企業倫理桌遊工作坊,象徵企業倫理教育自大專院校與企業界,正式向更年輕的世代延伸。

  • 中原大學攜手新北教育局 培育量子應用人才

    中原大學攜手新北教育局 培育量子應用人才

    為推動高中端教育創新與接軌未來科技應用人才培育,中原大學與新北市教育局18日宣布啟動「量子應用基地」,雙方將合作開設跨域實作課程,結合中原頂尖量子實驗室、半導體檢測室與全息投影教室等學習資源,帶領高中職學生從量子應用出發,展開跨域學習並探索未來職涯新方向。

  • 學習歷程造假頻傳 教團籲廢除

    學習歷程造假頻傳 教團籲廢除

     今年申請入學有學生學習歷程檔案資料填寫不實,被取消錄取資格,有大學直言,要查核內容真偽有困難,教育部應該要協助資料查核,不該把責任丟給學校。全教產理事長林蕙蓉表示,學習歷程頻爆出造假,教育育部應該要審慎評估思考,學習歷程是否不納入計分。

  • 少子化危機擴大!國小生16年後少一半、高中只剩40萬人

    少子化危機擴大!國小生16年後少一半、高中只剩40萬人

    少子化浪潮來襲,教育部14日公布「各教育階段學生數預測報告(114到129學年度)」,以出生人口與畢業生數推估,在接下來16個學年度,國小到大專學生數將全面下滑,國小生更將減少一半,到了129學年度只剩下68.9萬人。

  • 7月苗栗縣校際盃選拔賽 山城盃機器人大賽 掀人工智慧新風潮

    7月苗栗縣校際盃選拔賽 山城盃機器人大賽 掀人工智慧新風潮

     「山城盃創意機器人大賽」自舉辦以來廣受熱烈迴響,去年暑假吸引眾多創意機器人高手參賽,成功掀起一股AI風潮。今年「2025山城盃創意機器人大賽暨WRO苗栗縣校際盃選拔賽」於7月20日在育達科技大學學生活動中心再次盛大登場,由苗栗縣政府、育達科技大學、君毅高級中學共同合辦,並由台灣玉山機器人協會、淩耀電子有限公司協辦,齊心推動AI科技與創意教育。

  • 北北基桃教師交流登場 跨域教學與AI應用成焦點

    北北基桃教師交流登場 跨域教學與AI應用成焦點

    為落實108課綱「自發、互動、共好」核心理念,深化跨縣市教育資源共享與教師專業交流,新北市教育局與台北市攜手共同舉辦「北北基桃跨縣市教師交流分享會」,以「跨域學習‧科技應用」為主題,邀集北北基桃四縣市課程督學、高中課程發展中心及輔導團成員共同參與,建構跨縣市教育策略聯盟,強化課程共備、教師增能與教學實踐支持系統網絡。

  • 中原大學攜手社會影響力投資基金會 推動量子教育

    中原大學攜手社會影響力投資基金會 推動量子教育

    桃園市中原大學量子資訊中心與聯合國支持的國際組織「社會影響力投資基金會」於7月9日下午3時在中原大學行政大樓會議室舉行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雙方將展開深入合作,共同推動量子計算與聯合國17個永續發展目標(SDGs)結合之跨領域教育,攜手培育具備全球視野與科技素養的未來青年人才。

  • 「最佳辯士」造假揭學習歷程缺失 綁考招致高中玩樂系社團減少

    「最佳辯士」造假揭學習歷程缺失 綁考招致高中玩樂系社團減少

    一名錄取陽明交大醫學系的高中生,日前在社群平台分享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卻遭網友發現,其聲稱獲得「菁英盃辯論賽最佳辯士」的榮譽不實,實際上他僅是單場比賽的「優秀辯士」。最終,該名學生遭到五所大學撤銷錄取資格,引發社會關注,也再次將「學習歷程檔案」制度的審查及有效性問題推上風口浪尖。

  • 學習歷程造假層出不窮!大多是同學互相檢舉

    學習歷程造假層出不窮!大多是同學互相檢舉

    高中生造假引發軒然大波,但其實類似案件層出不窮,一名不願具名的中部私大教授坦言,過去曾多次遇到考生學習歷程造假,且多半是同學之間相互檢舉。「因為最了解你的,莫過於身邊的朋友!」專家告訴CTWANT,學習歷程初衷是看見學生真實的學習樣貌,建議掌握系統智慧化、簽屬誠信聲明、抽查機制3原則,打造一套能讓誠信落地的制度。

  • 高中生造假揭學習歷程弊端 多名KOL為他抱屈「一刀斃命太超過」

    高中生造假揭學習歷程弊端 多名KOL為他抱屈「一刀斃命太超過」

    台中一名楊姓高中生學測考出74級分,獲得4校醫學系正取、1校備取,不過因在學習歷程自稱曾獲「最佳辯士」榮譽,遭網友揭發造假,原本錄取陽明交大、北醫、中山醫學大學及中國醫藥大學正取資格皆被取消,最後連備取的長庚醫學系都槓龜。

  • 學習歷程檔案頻傳造假 國教盟呼籲教育部廢除採計

    學習歷程檔案頻傳造假 國教盟呼籲教育部廢除採計

    陽明交通大學與臺北醫學大學雙雙取消楊姓同學錄取資格事件,再次凸顯大學申請入學採計學習歷程缺乏查核、流於主觀的嚴重漏洞。國教行動聯盟今日表示,此事件絕非單一個案,制度本身以採計分數的方式,導致學生被迫誇大以滿足制度需求。國教盟主張,教育部應廢除學習歷程採計,以確保入學公平性與可信度。

  • 學習歷程淪競賽 法制局籲訂標準

    學習歷程淪競賽 法制局籲訂標準

     大學申請入學已進入面試階段,學習歷程檔案卻因缺乏統一審查標準,讓擁有資源者占盡優勢,導致備審資料淪為形式競賽。甚至為了讓資料看起來更完備,有學生剽竊同校同學經歷,或借助AI生成內容,讓內容真實性難以確認。對此,立法院法制局建議修法,於《大學法》增訂招生資訊公開與審查原則,並建立全國性評量指引與標準格式,提升大學考招公平性。

  • 手機納管各校自訂 全教產批一團亂

    手機納管各校自訂 全教產批一團亂

     教育部21日預告「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攜帶行動載具到校管理原則」草案,國中小學應由學校或各班以集中方式保管,並關機;高中則由學校以同一方式管理;同時,高中訂定管理規範時,應邀集教師、家長、學生各方代表召開會議,共同討論管理機制。全教產理事長林碩杰批評,教育部沒有肩膀,把責任推給學校,恐會一團亂。

  • 高中體育班少 高雄逾半小將北漂

    高中體育班少 高雄逾半小將北漂

     高市議員黃文志9日於議會質詢時指出,高雄三級體育出現嚴重銜接問題,導致超過5成體育選手外流其它縣市就學,使高雄體育發展面臨困境。對此,高雄市長陳其邁坦言,對於部分學子外流,他感到遺憾,未來將針對選手培養、補助機制等環節,檢討改進。

  • 高雄體育學子5成外流外縣市 陳其邁坦言遺憾

    高雄體育學子5成外流外縣市 陳其邁坦言遺憾

    高市議員黃文志9日赴議會總質詢時提到,高雄三級體育出現嚴重的銜接問題,導致超過5成體育選手外流到外縣市就學,使高雄體育發展面臨困境。對此,陳其邁坦言,對於部分體育學子外流,他感到遺憾,未來會對於選手培養、補助機制等環節實施檢討改進。

  • 機器人移動教室 前進竹北12所校園

    機器人移動教室 前進竹北12所校園

    竹北市公所兒童節第3波大禮「星際系列遊戲場」還未全數開箱完,加碼再送上廣受師生喜愛的機器人移動教室,22日自嘉豐國小熱鬧出發。市長鄭朝方表示,今年預算上調至250萬,巡迴12所國中小,高中端則規畫16小時的AI無人車駕駛技術研習營。

  • 教育部有意讓國小體育班轉型 社團改由專任教練擔任

    教育部有意讓國小體育班轉型 社團改由專任教練擔任

    教育部有意讓國小體育班退場,昨日由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邀協會代表,針對國小體育班轉型諮詢座談,打算在6年內取消國小體育班機制,改由校園社團模式發展,取得專任運動教練資格證照者可擔任社團教練。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