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高晶萍的搜尋結果,共182筆
國內金融機構持續搶進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4日指出,目前已核准十家投信投顧、七家證券商進駐,觀察業者前往高雄專區主要有兩大優勢,第一是擴大客戶群,第二是可擴大業務收入。
金管會公布高資產客戶理財業務最新統計,截至2025年9月底,獲准開辦業務的17家銀行高資產客戶資產管理規模(AUM)達1.89兆元,月增5.32%、年增48.64%,月增959億元創今年次高。其中,存款配置降至45.7%的近半年低,基金配置則升至16.4%創高。
富豪財管激戰,加上國銀搶攻亞資中心高雄專區,根據金管會公布最新財管2.0業務,統計至9月底,已核准21家銀行辦理高資產業務,並已有17家開辦,累積高資產客戶數達17,581人、資產管理規模更逼近1.9兆元,達1兆8,978億元,年增分別達66.09%、48.64%。
國銀激戰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金管會最新統計,銀行已核准17家、壽險4家、投信投顧10家、證券商6家,合計核准37家進駐高雄專區,現在也積極鼓勵金融業申請進駐高雄專區試辦業務。
金管會公告整體金融三業大陸曝險8月底8,020.55億元、年減2,017.54億元或20.1%,曝險比重最高的銀行業7月創歷史新低後,8月稍增加82億元,但至8月底的曝險7,410.31億元、年減1,824.98億元或19.76%;壽險曝險533億元、年減132億元或19.85%;證券期貨業77.24億元、年減60.56億元或43.95%。
金管會公布整體外資2025年9月淨匯入約91.63億美元(約新台幣2791.87億元),改寫同期新高、歷史第六高,使前三季淨匯入約325.45億美元(約新台幣9916.14億元)、亦創同期新高,累計淨匯入金額升至3158.57億美元(約新台幣9.62兆元)、刷新歷史新高。
金管會7日公布9月外資淨匯入91.62億美元,創2021年以來單月第六大匯入,並且是歷來9月第一大淨匯入。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分析,外資大舉淨匯入,主要是美國聯準會9月啟動降息,加上AI展望良好,因此外資、陸資持續買超台股,造成外資淨匯入擴大,也顯示對台股有信心,資金持續流入台灣。
金管會「2025台灣周」下周登場,將於15日舉行開幕式,聯合證券周邊單位及產官學界,推出一系列論壇、座談及博覽會,以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為重心。證期局表示,截至目前已有2.4萬人次報名,法人機構參與家數為34家,專從國外來台參與的外資則有逾140人次,分別來自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美國、印尼、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地。
台灣資本市場於18日迎來歷史性重大時刻,由野村投信發行之「野村日本東證ETF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正式在證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全台首檔台日跨境連結式ETF。
印尼財長穆里亞尼突遭免職,金融市場9日出現大幅震盪,印尼盾應聲走弱,該國央行進場干預穩定匯市。金管會強調,截至今年7月底,金融三業對印尼曝險達4,581.12億元,其中以保險業曝險最多占七成,基金投資有123檔有投資印尼,金額達357億元,占整體基金規模僅0.35%,金管會將密切關注國際金融情勢發展,適時採取相關監理措施。
今年上半年上市櫃公司大陸布局出現投資額銳減、獲利創新高的兩極化現象。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9日指出,截至今年第二季底,上市櫃投資大陸金額較去年底減少1,599億元,為史上首見的最大減額,主要受匯率影響,但投資大陸合計利益2,439億元,卻是創史上新高,海外投資新增金額扣掉匯損後,還較去年底淨增加4,408億元,為近四年同期第二大,僅次於去年的5,114億元。
印尼財長穆里亞尼(Sri Mulyani Indrawati)突遭免職後,金融市場9日出現大幅震盪。印尼盾應聲走弱,央行隨即進場干預以穩定匯市。
為落實亞資中心金管會加快放行速度,國銀富豪財富管理業務陷入激戰。金管會指出,截至今年7月底,核准21家銀行辦理財管2.0業務,其中16家已開辦,總客戶數近1.6萬人、年增59%,總管理資產規模近1.7兆元、年增40%,到今年8月27日,搶進駐高雄專區的銀行已有15家、保險公司3家、投信顧8家與券商1家,共27家金融業者搶攻。
台灣首檔債券主動式ETF,聯博投信發行之主動聯博投等入息(00980D)於4日上櫃掛牌,象徵著台灣債券ETF市場邁入全新里程碑,也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注入新動能。 根據統計,在台掛牌上市櫃的被動式、主動式、加掛式債券ETF已成功達到100檔之多,為債券ETF市場寫下新的里程碑,穩居亞洲債券ETF最大規模寶座。
今年上半年海內外募資件數與金額皆創5年新低。金管會指出,今年上半年度公開發行公司國內募資申報生效案件計有160件,金額為3,160.77億元,加上海外募資申報生效案1件、金額251.25億元,總計國內外籌資申報生效案有161件、總金額為3,412.02億元,較去年同期件數減少16.58%,金額減少25.91%,主因是關稅與新台幣匯率波動衝擊,發行人處觀望階段所致。
金管會是否針對高股息ETF發布新的配息持股規定,為當前資本市場高度關注的焦點。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29日對此指出,金管會已針對ETF動用「收益平準金」作為股息分配用途,訂定使用原則,由於實務執行過程,部分業者對如何認定適用情況有疑義,為此,投信投顧公會彙整業者意見並提出指引範例。金管會7月1日備查核定後公告,落實投資人權益保障。
今年上半年海內外募資的件數與金額皆創5年新低。金管會指出,今年上半年度公開發行公司國內募資申報生效案件計有160件,金額為3,160.77億元,加上海外募資申報生效案1件、金額251.25億元,總計國內外籌資申報生效案件有161件、總金額為3,412.02億元,較去年同期件數減少16.58%,金額減少25.91%,主因是關稅與新台幣匯率波動衝擊,發行人處於觀望階段所致。
泰國、柬埔寨29日凌晨雙方領導人雖喊停火,但仍有零星衝突,金管會緊盯。金管會指出,截至今年6月底止,金融三業(銀行、保險、證券)合計在泰國曝險1,779.93億元、在柬埔寨曝險達1,008.66億元,二國合計金融三業總曝險達到2788.59億元,金管會將適時督促各金融業強化海外投資授信等風險控管,更重要員工安全的確保等。
除了銀行業力拚高資產業務,保險業與證券投信業也積極搶市,根據金管會證期局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證券商辦理高資產業務累計交易金額達3,315億元,年成長高達59%,其中又以複委托占比近9成最受高資產客戶青睞,並有6家投信投顧業者進駐高雄資產管理專區。保險局表示,已有3家壽險公司進駐高雄專區,另有3家壽險公司表達申請進駐之意願。
金管會24日預告修法,明訂證券商及期貨商要從2027開始編製及揭露永續財務資訊,共分三階段適用,其中,實收資本額百億元的9家券商要從2027年開始編制2026年財報時揭露,2028年是資本額50億元~100億元的7券商要揭露,2029年為實收資本額50億元以下的券商8家、期貨商13家需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