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高架道路的搜尋結果,共175

  • 《通網股》遠傳祭「AIx5G」核心策略 加速智慧城市數位轉型

    遠傳(4904)資訊長胡德民出席「2025智慧永續城市國際論壇」,以「AI x 5G賦能永續智慧城」為主題,分享「遠傳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為核心,結合5G與雲端技術,落地智慧交通、能源、醫療、校園與環境監控等場景,攜手地方政府推動城市數位轉型與永續治理,賦能智慧城市加速邁向新未來。

  • 亞洲最前瞻!經濟部啟用智慧車電自駕車場域

    亞洲最前瞻!經濟部啟用智慧車電自駕車場域

     東南亞首座具備全天候、全速域及全車種驗證能力的「智慧車電自駕車場域」,10月21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召委楊瓊瓔委員、陳秀寳委員、謝衣鳯委員及經濟部政務次長何晉滄的見證下,於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正式啟用。未來可提供各式載具在超大豪雨、濃霧、隧道或高架橋等情境下,執行最高時速達110公里之自動駕駛驗證測試,展現台灣推動智慧載具產業的新里程碑。

  • 亞洲最前瞻!台灣智慧車電自駕車測試場域啟用

    亞洲最前瞻!台灣智慧車電自駕車測試場域啟用

    為協助台灣車電產業「打國際盃」,經濟部投入資源,在ARTC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建構國際級「智慧車電自駕車場域」,可模擬在豪雨、濃霧、隧道或高架橋等情境下,執行最高時速達110公里之自動駕駛驗證測試,並在今日正式啟用,經濟部次長何晉滄表示,這是亞洲最前瞻,也是台灣車輛產業邁向新紀元的重要里程碑。

  • 《產業》智慧車電自駕車場域啟用 助台廠搶攻AI車輛商機

    「智慧車電自駕車場域」於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正式啟用,為東南亞首座具備全天候、全速域及全車種驗證能力的場域,未來可提供各式載具在超大豪雨、濃霧、隧道或高架橋等情境下,執行最高時速達110公里之自動駕駛驗證測試,展現國家推動智慧載具產業的決心,也標誌台灣智慧載具的發展邁向新里程碑。經濟部何晉滄次長表示,目標車輛中心能成為亞洲一流研測基地,持續協助產業搶攻國際AI智慧車輛與車電兆元產業。

  • 颱風外圍+東北季風共伴效應 澎湖吹10級強風海運全線中斷

    颱風外圍+東北季風共伴效應 澎湖吹10級強風海運全線中斷

    受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加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澎湖群島連兩日都出現10級強陣風,不但直接影響海運交通,藍色公路全數中斷,就連空運搭機就像坐大怒神,都傳出顛簸不適,部分旅客暈機嘔吐,降落時甚至全機尖叫。所幸,除了物資補給中斷外,僅傳出2棵路樹不堪強風斷折災害而已。

  • 人力吃緊 智慧路燈進展緩慢

    人力吃緊 智慧路燈進展緩慢

     北市府近年來力推智慧城市,各項硬體設施都朝智慧化汰換。不過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王欣儀質疑,市府推動「智慧路燈」進展緩慢,損壞後仍長期仰賴市民或里長通報,停留在「人工巡查、被動報修」舊模式。且台北市有超過18萬盞的路燈,目前僅靠20多人維護,「一個人顧7500盞怎麼可能顧得來?」公園處表示,智慧路燈優先設置於巡查不易地點,人力部分也會持續招考。

  • 楊梅休息站又撞了! 轎車衝進休息站內波及3車 疑輔助駕駛釀禍

    楊梅休息站又撞了! 轎車衝進休息站內波及3車 疑輔助駕駛釀禍

    27歲彭男駕駛14日晚間8時許,行經國道1號楊梅休息站,疑使用輔助駕駛系統,欲從高架道路進到平面路段時,因不明原因撞進楊梅休息站分隔島,再追撞進休息站內2輛自小客車、1輛小貨車,一旁國道員警聽到撞擊聲立即協助52歲張姓男子脫困,張男因腰部疼痛、右手、右腳麻,但意識清楚,生命徵象穩定,由消防人員送往楊梅天成醫院救治。

  • 快訊》建國高架快速道路3車追撞 2人受傷3歲童送醫

    快訊》建國高架快速道路3車追撞 2人受傷3歲童送醫

    台北市建國高架道路9日晚間驚傳嚴重連環事故!三輛疾駛中的車輛在快速道路上發生猛烈追撞,現場金屬碎片散落滿地,車輛嚴重變形,其中一名駕駛受傷神情恍惚,另有一名男童受傷送醫。

  • 台中掛1.6萬面國旗卻被議員批街頭冷清  市府曝原因會優化

    台中掛1.6萬面國旗卻被議員批街頭冷清 市府曝原因會優化

    國慶晚會今晚在文心森林公園盛大登場,市議員陳俞融9日抨擊,台中未出現旗海飆揚盛況,市民引以為傲的盛事,走在街頭卻是一片冷清,建請市府立即深刻檢討,在最後時間盡最大努力。建設局長陳大田指出,今年共懸掛1.6萬面國旗,是歷年之最,因綠蔭豐富遮蔽到國旗,會調整國旗懸掛高度。

  • 《金融股》彰銀統籌主辦 遠東機械40億聯貸案簽約

    彰銀(2801)統籌主辦遠東機械工業5年期40億元聯貸案順利募集完成,8日由董事長胡光華代表銀行團與遠東機械董事長莊惠美簽訂聯貸合約。此次聯貸案資金將用於償還既有金融機構借款、充實中期營運及購料周轉金。

  • 年度第3波!國家住都中心「南京龍江」公辦都更案啟動招商

    年度第3波!國家住都中心「南京龍江」公辦都更案啟動招商

    繼北市「中山長春」及「文山木柵」都更案後,國家住都中心今年展現動能,再推公辦都更第3案-「南京龍江」案,由國家住都中心擔任實施者。基地總面積約1,203坪,土地使用分區為住三(特),採權利變換方式辦理,預估投資金額約35億元,自7日公告招商,徵求出資興建的優質團隊,受理申請至114年12月8日止。

  • 台北橋機車瀑布 騎士盼內側通行

    台北橋機車瀑布 騎士盼內側通行

     台北橋是新北市三重、蘆洲居民前往台北市中心的重要橋梁,上下班時間機車流量過大,機車引道經常回堵,並延伸至平面道路。議員顏蔚慈建議,交通局可研議台北橋開放機車行駛內側車道。對此,交通局說明,若開放恐增加機車誤闖快速道路、衍生安全疑慮,因此不宜開放。

  • 「南京龍江」公辦都更招商 投資額估35億元

    「南京龍江」公辦都更招商 投資額估35億元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7日起公告招商「南京龍江」案,基地總面積為3,977.13平方公尺(約1,203坪),土地使用分區為住三(特),採權利變換方式辦理,預估投資金額約35億元,由國家住都中心擔任實施者,徵求出資興建團隊,受理申請至今年12月8日止。

  • 國1楊頭拓寬 竹市都委會通過

    國1楊頭拓寬 竹市都委會通過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推動「國道1號楊梅至頭份段拓寬工程」,新竹市府2日表示,高公局日前提出都市計畫變更案,新竹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已正式審議通過,後續將再提送內政部審議,預計於2026年完成用地取得,2033年完成整體建設計畫。

  • 塞車惡夢掰掰!國1楊梅頭份段拓寬案過關 預計2033年完工

    塞車惡夢掰掰!國1楊梅頭份段拓寬案過關 預計2033年完工

    「國道1號楊梅至頭份段拓寬工程」日前由高公局提出都市計畫變更案,新竹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已於今年9月25日正式審議通過,都發處表示,後續相關案件將再提送內政部審議,全案預計於2026年完成用地取得作業,並在2033年完成整體建設計畫,盼完工後帶動大新竹交通發展。

  • 貓星人闖新生高架橋!跳落車道摔傷腿 幸獲救送醫待認養

    貓星人闖新生高架橋!跳落車道摔傷腿 幸獲救送醫待認養

    北市動保處9日接獲通報,民眾表示在開車行經中山北路4段往新生高架橋時,發現1隻貓受困於高架橋,位置詭異,擔心牠被電線纏住有生命危險。動保處派員前往救援,成功救獲該貓隻,貓隻後腿疑有受傷,導致行走不穩情形,不過尚無生命危險,目前安置在北市動物之家收容照顧等待認領養中。

  • 楊梅休息站啟用3年14事故 運安會揭匝道與竣工圖不符

    楊梅休息站啟用3年14事故 運安會揭匝道與竣工圖不符

    國道1號楊梅休息站匝道,今年1月過年前發生電動車自撞火燒車事故,釀4死4重傷。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公布事實資料報告,指出該休息站啟用3年多發生14件事故,其中11件皆在分隔島鼻端及兩側,也發現匝道轉彎半徑與竣工圖不符,另實車測試結果顯示同車型輔助駕駛系統確實在彎道會自行解除,須駕駛手動修正。

  • 台南北外環4期工程將發包 居民反對路線南移批危害生計

    台南北外環4期工程將發包 居民反對路線南移批危害生計

    台南都會區北外環道路第4期工程(東工區)第2場用地取得公聽會5日下午召開,台南市政府工務局指出,2場公聽會已辦完,用地取得預計明年完成協議價購,後續由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辦理發包。自救會延續首場公聽會立場,現場綁「北外環路線南移、危害百姓生計」布條,希望整個北外環工程到此結束。

  • 台積電高雄廠高架道路連通國一 內政部都委會審議通過

    台積電高雄廠高架道路連通國一 內政部都委會審議通過

    台積電高雄廠所在的楠梓產業園區,預定2027年第三季之前,將納編成為180公頃的「楠梓科學園區」,除了台積電之外,區內也將引進半導體供應鏈、軟體、綠能廠商進駐,為了便利該園區直接連通國道一號,高市府提出「楠梓園區聯外交通路網都市計畫變更案」,26日獲得內政部都委會審議通過,總經費達155.91億元的該條高架連通路,預計今年底工程發包,2026年開工,2028年底通車啟用。

  • 為保存磚廠 T字路變一字惹怨

    為保存磚廠 T字路變一字惹怨

     桃園市政府為保存龜山樟腦寮協和磚廠,規畫將都市計畫中「變一」道路改成地下道,但居民發現原本T字型路口將變成一字型,不便往返文青國中小。工務局表示,因工法問題需維持一字型,研議新闢變四道路改善,預計9月送交內政部審議。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