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高雄港務分公司的搜尋結果,共77筆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31日起於駁二Pinway8號倉庫舉辦為期3天的「海廢再生聯盟五週年」系列活動,上午舉行年會,邀集農業部漁業署、高雄市海洋局、屏東縣海洋及漁業事務管理所、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台灣港務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及22家聯盟成員等產官學單位與會。會中頒發「海廢再生影響力供應鏈獎」,表揚推動海廢回收與再利用績效卓越的單位,並同步開展「海廢再生聯盟五週年回顧展」,展示過去5年執行成果與海廢產品實際應用。
高雄市海洋局8日宣布,首度導入中山大學研發的「OilWATCH油污偵測系統」,結合AI智慧科技與無人載具,協助聯合海域稽查,提升油污監測準確性與稽查能量,並降低海洋汙染風險。
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一艘舢筏也因強風沉沒在南區健康路南運河航道,船尾還浮出水面,但至今2個月無人聞問,嚴重影響漁民出入安全。市議員李啟維要求市府農業局盡速處理,至少也應先放置閃光設施。不過,市府農業局及高雄港務分公司都認為是對方的事,但也強調將再溝通。
漁業署展開老舊遠洋漁船收購計畫,近日多達80艘已報廢或即將報廢的漁船集中湧入前鎮漁港,因碼頭整建、泊位不足,導致一排併靠8艘至11艘漁船,形成罕見「一船挨一船」的景象。隨著秋颱季節到來,民眾憂心再現去年山陀兒颱風漁船斷纜漂流的險象,質疑公部門「沒有記取教訓!」。
高雄港第四貨櫃中心120、121號碼頭為高雄港務分公司自營櫃場,但審計部報告指出,2022年營業淨利700萬餘元,但前年及去年營業淨損分別為4222萬餘元、4323萬餘元,主要是場地作業等採委外方式辦理,外包費就高達1億4233萬餘元。港務公司說,自營櫃場在高雄港主要定位為「備援」角色,今年9月1日起調整轉型現行櫃場作業方式,以積極優化港區港埠資源並增裕公司營收。
高雄港旅運中心是亞洲新灣區重要地標,分為國際郵輪旅運設施及商業辦公空間。審計部報告指出,商業辦公空間招商進度未如預期,部分樓層長期閒置未有效利用,不利發揮興建效益。高雄港務分公司說,今年5月辦理公告招商作業,因高市府擴大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範圍,因此無業者投標,目前調整招商策略,研擬增列一般商辦使用。
高雄港旅運中心分為國際郵輪旅運設施及商業辦公空間。審計部報告指出,商業辦公空間招商進度未如預期,部分樓層長期閒置未有效利用,不利發揮興建效益,需要積極改善。高雄港務分公司說,今年5月辦理公告招商作業,因高市府擴大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範圍,導致無業者投標,目前調整招商策略,研擬增列一般商辦使用,並預計今年底參與交通部招商大會。
1部吊車今在高雄港48號碼頭進行吊掛貨櫃時,吊臂突斷裂,造成2只貨櫃落海,吊車也傾倒在貨櫃船上,所幸黃姓駕駛及時逃生,頭部些微碰傷,已由該輪船代自行送往醫院就醫,無其他人員受傷。
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主辦的第六屆全國兒童海洋繪畫比賽,8月2日在高雄港務分公司貴賓船舉行頒獎典禮,共有84名國小學童脫穎而出,由國海院院長陳璋玲親自頒獎,獲獎學生與家長同歡,現場氣氛溫馨熱鬧。
高雄市旗津區過去是台灣拆船產業重鎮,目前是以修造船廠進行船舶解體,但附近住戶控訴,拆船作業不僅造成海面汙染,且工程噪音擾民,感覺生活宛如停留在舊時代。經立委賴瑞隆與港務公司、地方協調後,港務公司決議,未來將不再核准旗津任何拆船案件。
高雄港國際郵輪業務,迎來亮眼成績,2025年全年預報達107艘次,比2024年的59艘次,大幅成長近2倍,預估今年全可帶來大約16.2萬人次旅客,為高雄在地觀光注入人潮與商機,展現積極招商具體成果。
麗星夢郵輪旗下「領航星號」(Star Voyager),30日首度掛靠高雄港,隨後航往澎湖,並於7月2日返回香港,此一跨境航線預計將為高雄帶來大量觀光旅客,不僅有效促進在地觀光消費,也將高雄定位為南台灣郵輪旅遊的重要樞紐,每次掛靠高雄港,可望為在地帶來500萬元的產值。
高雄港71至77號碼頭岸邊日前出現不明黃色液體,且隨航道流至小港漁港船渠,害得漁船靠岸時染上油汙,漁民苦不堪言。高雄市議員陳麗娜接獲陳情,她認為高市府應該查清楚汙染來源,該罰就罰、求償清理作業費用。高市海洋局說,已派員設攔油索及鋪設吸油棉清除,高雄港務分公司表示,黃色液體化驗結果疑為植物油,研判是不肖人員偷倒,未來將加強夜間巡查頻率。
小港臨海新村漁港位於高雄港第五貨櫃中心計畫區內,是高雄港內重要的漁業基地,高市議員陳麗娜接獲陳情,近期港渠卻漂浮不明黃土色油汙,害得漁船靠岸時染上油汙,漁民苦不堪言,陳麗娜說,雖油汙已經清除,但來源至今不明,要求市府要查明。高雄市海洋局說,高雄港71至77號碼頭於6日期間有飄不明黃色液體,已請港務公司追查,接著小港漁港也發現有油汙飄進港,已立刻派員清理。
配合2050年淨零轉型政策目標,高雄港務公司規畫自建再生能源系統,利用既有或新建的建築物屋頂空間廣設太陽光電發電設備,包含維修保養廠、進出站閘口等11棟主要建築物,建置約8419峰瓩(kWp)太陽光電發電系統,目前已完成4663kWp,完成後每年可產約9262仟度電,每年減碳量約達4585噸。
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號」14日首度自主動力駛離台船92號碼頭,在高雄港內展開浮航關鍵測試,完成繞行,驗證動力系統與相關設備的穩定性,隨後安全返港停靠,全程約3小時,代表泊港測試進入尾聲,邁向海上測試階段,象徵我國自主研發潛艦的重大進展。
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號」今(14)日下午在高雄港內首次以自主動力進行浮航測試,成功駛離台船92號碼頭,於下午1時至4時在港區繞行3趟,順利完成動力與系統測試,隨後返回碼頭停靠。此次測試意味海鯤號泊港測試(HAT)進入最後階段,後續將視進度展開海上測試(SAT)。
為驗證戰時動員、災害防救等應變機制,澎湖縣2025城鎮韌性(全民防衛動員)演習昨日登場,以戰場景況下災害搶救為想定主軸,先後展開「重要民生、經建設施遭受破壞搶救作為」、「大量傷患醫療救援」及「強化抗敵防衛意識」等綜合實作演練,有效強化地方政府指揮應變效能,建構堅實防衛韌性,守護國人生命財產安全。
台灣港務高雄分公司新購受泥船「高601號」,在新加坡金興造船廠舉行命名暨下水典禮,預計今年第三季交船,投入高雄港清淤作業,提升疏濬效能,港務分公司委託港勤公司代辦新購案,由新加坡金興造船得標,原定15日舉行命名及下水典禮,因考量當地潮汐、港口特性與作業安全,最終於18日凌晨下水。
高雄市為響應428世界職業安全衛生日,由高雄市政府、勞動部、臺灣港務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財團法人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中心,與159家企業及團體,27日在高雄港旅運中心,共同舉辦世界職業安全衛生日「智慧港都幸福永續」論壇活動。,高雄副市長羅達生表示,新世代的職場安全衛生,鼓勵透過人工智慧與數位化等科技運用,進一步帶給勞工朋友更加安全友善的職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