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高齡照顧的搜尋結果,共42筆
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徐業良出席本報15日舉辦的「數位賦能,銀髮新契機」論壇指出,高齡科技的重點是設計而非科技,要為照顧者設計動機,產生使用行為。目前沒有智慧高齡科技產品成功走入居家,產業界的下一步,就是要努力讓智慧照顧系統進入居家。
工商時報15日舉行「數位賦能,銀髮新契機」論壇,經濟部產發署主秘陳國軒表示,面對少子化,高齡照顧需求愈來愈多,照護者的壓力愈來愈大,用科技導入照護體系是非常重要的關鍵課題,尤其科技要以人為本,從使用者角度出發,才能解決照護者的痛點,並增加高齡者及照護者的使用率。
台泥嘉謙綠能義竹漁電共生光電場F區農業設施使用許可,因部分養殖池未實際養殖於去年被嘉義縣政府撤銷許可,經訴願遭駁回後,目前正行政訴訟中。近日該公司釋出將有逾20萬斤漁獲量,力拚復照,但縣府持保留態度,闖關恐有難度。
專注於醫療器材研發與製造的互貴興業宣布,今年正式成為全球半導體領導廠商英飛凌科技「協力合作夥伴」。
隨AI時代來臨,台灣憑藉著優秀科技基礎獲得不少紅利,然而紅利高度集中於台積電等企業,因此如何將AI紅利拓展至百工百業相當重要,2025年台灣人工智慧年會便邀請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長蘇俊榮、前Google台灣區分公司總經理簡立峰、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正然與會,並指出台灣AI發展面臨3大挑戰,需仰賴國際人才及政府帶頭轉型落實應用,盼能化解困難成為全球AI領導者。
為進一步實踐「幼有所長、壯有所用、老有所養」的施政目標,金門縣長陳福海責成各局處整合資源、強化政策規畫,持續推動全齡友善的金門發展藍圖。而為實踐對青年的承諾,縣府已正式公告《金門縣青年諮詢委員會設置要點》,首屆青年諮詢委員會外聘委員自即日起至9月14日止,開放公開遴選,期望透過制度化機制,廣納青年多元觀點,強化青年參與政策討論與公共事務的機會。
桃園市65歲以上人口已逾38萬4000人,為6都最年輕城市,但因應高齡化趨勢,市府積極建立友善高齡環境與服務設施,其中大溪老人文康活動中心22日啟用,活動中心結合文康休閒、日間照顧與社區交流等多功能的友善空間,提供長者一個安全、良好聚會場所及社區居民活動場地。桃園市長張善政說,多功能大樓啟用,讓鄉親能夠感受到桃園是個宜居的環境 。
「長照機構」結合「信託」才能真正滿足長期照顧需求,信託公會建議雙管齊下以爭取民眾、長照機構、銀行「三贏」模式。信託公會秘書長呂蕙容指出,目前國內的信託與長照機構間還沒有機制讓彼此緊密結合,使得長照政策少了一塊重要的拼圖,可透過長照修法將信託制度納入長照政策、也可透過長照機構評鑑來鼓勵長照機構推信託,將長照與信託更為結合,讓民眾更能滿足多元照顧需求。
高齡駕駛事故頻傳,學者分析警政署2011至2023年共42.6萬筆汽車事故,發現75歲以上高齡駕駛造成行人死亡的風險是年輕族群的2.44倍,數據更顯示2017年實施高齡換照制度以來,75歲以上駕駛事故量並無顯著下降。交通部公路局表示,正研擬考照、回訓及換照等精進方案。據交通部長陳世凱日前宣布,最慢8月底前將公布方案內容。
苗栗縣後龍鎮復興社區關懷據點11日在福龍宮揭牌,成為全縣第227個社區照顧據點。縣府積極推動高齡友善與在地老化政策,縣長鍾東錦表示,雖然據點空間不大,但將提供多元服務,讓長者在熟悉的社區安心生活。
為促進樂齡照護技術發展及產學合作,長庚大學技合處於7月4日舉辦「樂齡照護銀光商機技術媒合會」論壇,邀請來自產業界、公協會及學界等多位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樂齡照護的市場前景。
我國今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舉辦今天舉辦首屆「樂齡金安獎」頒獎典禮,表揚長期投入高齡照顧與防暴工作的個人與團體,並聯合高齡長照5大團體宣示打造「高齡零暴力社會」,盼強化長者身心安全與生活品質,並促進社會大眾對老人權益的重視與支持。
三峽車禍釀成重大傷亡,肇事者78歲余姓老翁今年2月才通過高齡換照。長期專注高齡駕駛的精神科醫師沈政男指出,2017年實施75歲以上強制換照後,老人家騎機車車禍死亡人數明顯逐年攀升,高齡換照給了民眾虛幻的安全保障,好像自己開車有經過認證,於是更敢開、更想開,車禍就增加了,正確做法是鼓勵老人家繳回駕照,而不是鼓勵換照。
我國已邁入超高齡社會,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9日發布《未來共好報告書》,聚焦包括「經濟安全」等因應超高齡社會12個關鍵洞察,並指出高齡詐騙已成新時代殺手,資訊與數位能力的落差則是主要幫兇。
來自東台灣的阿玉阿嬤(化名),獨自撫養兩個孫子,早年生活沒有社會補助時,只能靠打零工撐起家計,生活很辛苦,「工作的老闆偶爾會讓我包一點員工餐回家給孫子充飢,後來有善心人士提供奶粉物資,不然幾乎養不了兩個孫子」,孫子上小學時,台灣世界展望會開始協助孫子就學補助,讓獨力撫養兩位孫兒的阿嬤能減緩壓力。
台灣在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數20%,每五位國人就有一位是老年人,老年人口的增加,使得長期照顧需求持續攀升,特別是身心障礙者與高齡家庭雙老照顧的挑戰日益嚴峻,為了協助家庭照顧者減輕壓力,喜憨兒基金會啟動「長照與身障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共融試辦計畫」,提供家庭照顧者一個充滿關懷與支持的空間。
國家住都中心成立六年以來成功完成14案招商,累計吸引投資金額達898億元,成為全國招商量最高的行政法人。住都中心21日表示,今年度將進一步提升都更量能,瞄準北市捷運沿線再推五處招商案,預計投資金額將再增加195億元,更新總面積超過2.2公頃,累計投資金額可望突破千億元、達1,093億元。
社團法人新北市佛教會連續15年每年捐贈百萬元給新北市政府,作為關懷弱勢使用,捐款累計逾千萬元。今年由副理事長釋明光及釋宏宗法師率領理監事,再度捐贈100萬元給新北市好日子愛心大平台。社會局表示,本次善款將運用在「長照機構聊藝療」方案,開發「藝術療育」課程與高齡桌遊等、讓高齡照顧機構的長輩生活可以更豐富多元。
台中市在第17屆「台灣企業永續獎」傳捷報。台中市府每2年發表1版自願檢視報告,針對環境、社會及經濟面向推動永續發展目標,其「2023台中市自願檢視報告2.0」在各縣市中脫穎而出,奪下白金級第一名殊榮,創下2版皆獲白金獎佳績,祕書長黃崇典代表市府出席頒獎典禮。
新北市高齡人口已達76萬,佔全市人口18.81%,國發會估計2026年台灣老人比21%,將進入聯合國「超高齡社會」的定義,新北市與中華家庭暨社區展望協會所倡導的第三家庭理念相契合,將會透過各據點或佈老志工介紹推廣,期待讓長輩擁有相互承諾、彼此陪伴、扶持共老的第三家庭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