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黎仿軒的搜尋結果,共46筆
台北市信義區「寶林茶室」去年3月發生國內首起邦克列酸中毒案,釀6死、27輕重傷,實際負責人黎仿軒、店長王順德、廚師周日豪、代班廚師胡清富及阮姓實習生遭檢方起訴,台北地院17日首次開庭,除胡清富未出庭,黎等4人出庭後都否認犯罪,作無罪答辯,但黎男表示有意願與被害人調解。因被告不認罪且案件繁雜,法官諭知將移由審理庭重新分案,再進行證據調查及交互詰問等程序,再擇期開庭。
「寶林茶室」中毒案釀6死、27輕重傷,其中6人因邦克列(Bongkrekic Acid)引發多重器官衰竭致死,實際負責人黎仿軒、店長王順德、廚師周日豪、代班廚師胡清富及阮姓實習生,分別遭檢方依食安法、過失傷害致死等罪起訴,台北地院17日開庭黎等人否認犯罪,黎男說有意願,且在台北市府的消費爭議調解程序中,已和2位受害人達成調解,但簽署保密協定,不公開調解內容。
去年喧騰一時的「寶林茶室」A13分店邦克列酸中毒6死27傷案,6名死者家屬在財團法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協助下,陸續向台北地檢署申請犯罪被害補償金,北檢本周開會審議後,認定本案為分店人員因過失侵害被害人生命,造成被害人家庭破碎、天人永隔,依《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決議補償6人家屬各180萬元的遺屬補償金,總計北檢共補儐1080萬元,創下國內食安案件犯罪被害人補償金紀錄。
一、寶林茶室「粿條」藏邦克列酸(米酵菌酸)
2025一開年就爆發「饗饗」集體食物中毒案,共計59例通報。事實上,2024年起陸續爆發大大小小的食安事件,其中又以寶林茶室中毒案最駭人聽聞,共造成6人死亡、24人受害,儘管今年1月21日偵查終結起訴5人,但最終仍無法找出致命的邦克列酸菌來源,以懸案了結。毒物專家告訴CTWANT記者,「這是刑案現場啊!但一開始以食物中毒規格蒐證,所以沒有保全太多證據,自然查不出結果!」
台北市信義區素食餐廳「寶林茶室」去年3月爆發集體食物中毒,甚至造成死亡及重症,監察委員王幼玲、張菊芳、田秋堇指出,台北市政府辦理寶林茶室食品中毒案件,專業警覺性不足,於被害人已住院休克,未即時進行下架、保留、封存等預防性措施,也未第一時間採樣食物檢體,錯失採樣黃金期,肇致本案迄今仍未查獲病原菌來源,監察院通過糾正台北市政府。
去年喧騰一時的「寶林茶室」A13分店中毒6死27傷案,台北地檢署認定該分店未將拆封粿條冷藏保存、將新舊粿條混裝使用,且案發時氣溫變化大、廚房環境悶熱潮溼,產生邦克列酸毒素,21日依違反《食安法》、過失致死等罪起訴負責人黎仿軒、店長王順德、廚師周日豪、代班廚師胡清富、阮姓實習生5人。黎、胡各被求刑4年、4年2月;登記負責人陳逸凡不起訴。
於2024年3月下旬發生的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台北地檢署於21日偵查終結,依違反食安法、過失致死等罪起訴寶林茶室負責人黎仿軒、店長王順德、主廚周日豪及代班廚師胡清富、阮姓實習生等5人。對此北市府法務局表示,民事賠償部分法務局持續協助死者家屬們向業者求償,目前已有1位家屬與業者達成和解、已受理其他4案受害人及家屬之調解申請。
去年喧騰一時的「寶林茶室」A13分店中毒6死27傷案,台北地檢署21日偵結,認為該分店粿條食材沒有冷藏保存、且將未用完的粿條混加進新開封粿條,且一再重覆使用塑膠袋充作手套抓取粿條的手套,加上案發時氣溫變化大、廚房環境悶熱潮濕,致病菌株生長,產生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毒素,依違反食安法、過失致死、過失傷害罪起訴負責人黎仿軒、店長王順德、廚師周日豪、代班廚師胡清富、阮姓實習生共5人,其中黎、胡各被求刑4年、4年2月。登記負責人陳逸凡則獲不起訴處分。
台北市信義區去年3月爆發「寶林茶室」中毒案,釀6死、27輕重傷,其中6人因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引發多重器官衰竭致死。台北地檢署歷經10個月偵查,今(21)日上午偵結國內這起首度發生的邦克列酸中毒死亡案,並對實際負責人黎仿軒、店長王順德、廚師周日豪、代班廚師胡清富及阮姓實習生,5人分別依食安法、過失傷害致死等罪起訴;至於陳姓登記負責人則因嫌疑不足,獲不起訴處分。
今年3月台北市信義區爆發寶林茶室食品中毒案,釀6死、24輕重傷,為此台北市政府、食安基金會協助消基會展開團體訴訟作業,11日由消基會義務律師團召集人蘇錦霞到台北地院代為提起團體訴訟,向遠東百貨公司、台灣大食代餐飲公司、寶林餐飲事業公司求償約2.9億元。刑事部分,台北地檢署將寶林茶室負責人黎仿軒等4名被告依涉犯《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刑法》過失致死罪嫌限制出境、出海,目前仍偵辦中。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造成6人死亡,法務部保護司與財團法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日前已協助4名死者家屬申請犯罪被害人補償金,依法每人可獲得180萬元。
寶林茶室食安疑案中,關鍵負責人黎仿軒在案發後多次向社會大眾道歉,其後便神隱推稱待候司法解決。本刊進一步追查目前市府仍處於蒐整「家屬意向書」階段,因此尚未提出假扣押聲請,多名重症被害人及家屬認為黎仿軒陸續進行脫產,團體訴訟日廢時,擔心在提起假扣押前黎早就「淨身出戶了」。
喧騰一時的「寶林茶室」中毒4死案,據指出,法務部法醫研究所日前已完成其中呂姓、楊姓2名死者的鑑定報告,報告已轉送台北地檢署供檢察官偵辦參考。據透露,據北檢收到的鑑定報告顯示,2人死因為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中毒,至於2名死者感染邦克列酸的原因及途逕,北檢專案檢察官將會同專家學者進一步調查釐清。
寶林茶室中毒案,衛福部檢驗死者身上出現邦克列酸,且在胡姓代班廚師的手部及糞便中採集到邦克列酸,由於國內檢驗用邦克列酸檢體已因該案使用殆盡,法務部法醫研究所已緊急向國外採購,以測定邦克列酸致死濃度,確認死因。而寶林茶室負責人黎仿軒、王姓分店店長、周姓廚師及代班胡姓廚師均列為「偵」字案被告。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已造成2人死亡,今天最新進展是廚師手部驗出米酵菌酸。事件爆發後,寶林茶室創辦人黎仿軒曾喊話表示素食很安全,稱自己在事發那幾天也吃過粿條,外界質疑為何他沒中毒,知情人士透露,寶林最新一次進貨日為上月23日,黎仿軒吃的是當天新進的粿條,所以沒事。
寶林茶室食安風暴已31人中毒,其中一名桃園市民曾表示,吃粿條時覺得醬料非常苦,營養師李哲佑表示,開封後的醬油若保存不當,或添加到水或其他成分,很容易變質而產生苦味或酸味,且高溫的廚房不適合長期存放調味料,應讓醬油保存在4度以下的低溫。
北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續延燒,已有兩人死亡、受害人數不斷攀升,寶林茶室老闆黎仿軒昨赴北檢問訊後首度道歉,過往經歷也逐一被起底。資料顯示,黎仿軒曾經營旅遊業,主打百萬元的路虎豪車包車旅游;另查判決書發現,「黎仿軒」有多起欠債遭執行的紀錄;名嘴李正皓揪出一筆「債權人中華電信」案傻眼說,「欠中華電信電話費,欠到被告到法院,這是很賴皮的人才會幹這種事!」
台北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續延燒,已有兩人死亡、受害人數不斷攀升,檢警連日偵辦,負責人黎仿軒日昨由律師劉上銘陪同赴北檢,劉上銘並在事後指出,黎及他的爸媽都有吃粿條。資深社會記者林裕豐表示,黎請的是「王牌律師」劉上銘,過去有一名游姓富少開藍寶堅尼跑車在自強隧道行駛,卻撞上工程車造成2死3傷,但劉上銘成功幫富少從妨害公眾往來安全致死罪判2年4月,上訴到改以過失致死罪判1年2月。
衛福部29日公布完成8例嚴重個案檢驗,包含2死亡個案、5例加護病房個案、1例一般病房個案,米酵菌酸全呈陽性。現場採樣食材中,包含粿條、香蘭葉果汁、在來米粉,都是陰性,未檢出米酵菌酸、其他毒物或農藥。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已可確定食物中毒為米酵菌酸所引起,疫調結果顯示,這些個案都和「寶林茶室」有關,侷限於3月17日~25日間,沒有外擴跡象,呼籲民眾不要太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