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黎智英的搜尋結果,共56筆
前總統蔡英文8日晚間啟程前往德國法蘭克福,應邀出席首屆「柏林自由會議」,預定10日發表專題演說,此行是蔡卸任總統後第3度出訪歐洲國家,蔡英文強調,「外交是一棒接一棒,沒有停歇的工作」,此行期盼進一步深化台灣與德國及歐洲民主盟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中美第5輪貿易談判有實質進展。美國財政部長班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中美達成非常實質的框架,料將由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協議。川習兩人預定30日在南韓亞太經濟合作(APEC)峰會場邊會面。川普在吉隆坡暗示,他可能與習近平將於美中兩國再見面。班森特透露,川普最有可能在明年初,也就是2月17日農曆新年前訪問北京。
在吉隆坡舉辦的東協(ASEAN)峰會場邊,美國總統川普暗示可能在中國和美國與習近平舉行會談。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在《福斯週日新聞》表示,在週末美中高級官員的貿易談判中「並未提及台灣」。他說:「台灣完全沒被提到,一次都沒有。」他指出,不確定美國總統川普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時是否會談及台灣,但強調:「它絕對不會納入我們的貿易談判之中。」
據法國廣播電台報導,川普與習近平在韓國的這場會談,按照川普的說法,是一個「長時間會談」。他稱:「我們跟習主席有很多話要談,他也有很多事要和我們討論。我相信這會是一場良好的會面。」川普當地時間25日在飛往亞洲的空軍一號上對媒體表示:他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全面協議」持樂觀態度。
政治跟監不可取,但不是政治人物被跟監就叫「政治跟監」,而是握有公權力者、公部門為政治目的跟監調查特定事務,違反行政中立、違反《刑法》,這才是政治跟監。
政治跟監不可取,但不是政治人物被跟監就叫「政治跟監」,而是握有公權力者、公部門為政治目的跟監調查特定事務,違反行政中立、違反《刑法》,這才是政治跟監。
陸委會今天公布「香港移交28週年情勢研析報告」指出,香港移交之初,中共承諾「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自由如常。惟移交28年後,國安紅線由「愛國者治港」的限縮政治參與,延伸至商人需愛國、維護國安,再到納入「習近平思想」的愛國主義教育,香港社會已受到全面監控,「一國兩制」由「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逐漸質變為「中央治港、全面管治」。
中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大陸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21日上午在香港會展中心出席《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年論壇並致詞。他提出6個必須和4點期許,強調要牢牢把握「一國兩制」下維護國家安全的實踐要求,必須確保香港特別行政區管治權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
中美貿易衝突自2025年初急劇升溫,雙方相互施加高達145%與125%的懲罰性關稅,全球經濟籠罩不確定性陰霾。美國與中國大陸高層於5月10日至11日在瑞士日內瓦展開首次閣僚級會談,試圖緩解緊張局勢。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5月11日宣布與中國大陸達成貿易協議,並宣示次日簽署行政命令降低藥價;中國大陸與美國媒體報導稱雙方同意取消91%關稅並暫停24%關稅。中美貿易戰的「膽小鬼賽局」(Chicken Game)特徵顯著,雙方立場轉向妥協,惟細節待確認,全球經濟仍面臨不確定性。
小編今天(9)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中美官員本周末將在瑞士展開會談,會前雙方仍採取強硬立場。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7日強調,不會為了跟中國談判而調降關稅。中國商務部北京時間8日下午重申,美方要在取消單邊加徵關稅等問題上做好準備、拿出行動,中方不會犧牲原則立場尋求達成協議。
美中首次正式貿易談判將於10日在瑞士舉行,美國總統川普7日表示,美中能否在未來四年維持和平相處,將取決於中方是否「公平對待」美國。川普也再次強調,這次的會談是北京主動發起,美國不會以降低關稅作為談判前提。
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前夕,外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將在對中國貿易談判中,提及因涉嫌觸犯港版國安法被囚禁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川普接受電台主持人Hugh Hewitt訪問時表示,談論黎智英是非常好的主意,會將其納入談判的一環。有分析指出,川普此舉很可能激怒中方。
遊戲產業三巨頭「北橘子、中網銀、南智冠」近年均涉足泛娛樂版圖,橘子拍攝過電影動畫到音樂、綜藝節目等,智冠則結合台鋼集團旗下球隊計畫推運動遊戲,網銀則透過「網銀國際影視」進軍電影戲劇,大手筆買下西門町絕色影城、入股威秀影城,今年在手片子30部,異軍突起愈玩愈大。
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因涉及《國安法》案件,28日在庭上作證時,否認支持本土派及港獨,並表示與案中證人陳梓華的對話旨在平息暴力,而非推動制裁或敵對行動。
香港法院上周判囚45名民主派人士,並以《香港國安法》審判傳媒大亨黎智英後,國際社會相繼作出回應。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歐洲議會當地時間週四(28日)以大比數通過一項「挺港決議」,譴責中港政府以《國安法》侵害港人自由。決議更首次要求歐盟理事會撤銷香港的關稅優惠,並審查香港駐布魯塞爾經貿辦的地位。港府發聲明反駁,指決議惡意抹黑香港情況。
英國外相拉米(David Lammy)19日結束訪中行程,他呼籲北京和倫敦恢復對話,敦促雙方進行「更多外交往來」,並表達對台海緊張情勢的關切,稱這不符合全球利益。中國外長王毅則表示,中方同意全面恢復兩國各領域對話合作機制,但強調台灣、香港事務是中國內政,不干涉內政是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中國大陸外交部網站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18日在北京與英國外交發展大臣拉米會談。王毅強調,台灣、香港事務是中國內政,不干涉內政是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中方同意全面恢復兩國各領域對話合作機制。拉米指出,英方在台灣問題上恪守建交時承諾,並將長期堅持。英中有著廣泛共同利益,兩國間不應該有什麼「鐵幕」。英方期待同中方加強高層及各級別交往對話
中國外交部17日證實,英國外交大臣拉米(David Lammy)將於18日至19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這將是工黨政府上台後訪華的最高級別官員。據自由亞洲電台(RFA)報導,他此行背負為工黨政府尋求和中國和解、修補英中關係的責任。然而在英國國內,國會內外都有強烈呼聲,要求他在人權問題上和中方交涉。
英國外相拉米據報將於本周訪問中國,這將是工黨政府上台後訪華的最高級別官員。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他此行背負為工黨政府尋求和中國和解、修補英中關係的責任。然而在英國國內,議會內外都有強烈聲音,要求他在人權問題上和中方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