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Omicron的搜尋結果,共69

  • 食安大將 蔡淑貞任食藥署副署長

    食安大將 蔡淑貞任食藥署副署長

     食藥署前副署長林金富9月中調職後,負責食品業務的副署長從缺已久,期間接連爆發黑心豬腸、非洲豬瘟危機,如今終於有了接班人選。衛福部長石崇良1日透露,將由現任主任祕書、前食品組組長蔡淑貞接棒;另因應2030年癌症死亡降低3分之1的目標,國健署副署長則由前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接手。

  • 食藥署、國健署副署長人選出爐 石崇良揭布局考量

    食藥署、國健署副署長人選出爐 石崇良揭布局考量

    食藥署前副署長林金富9月中調職後,負責食品業務的副署長從缺已久,期間接連爆發黑心豬腸、非洲豬瘟危機,如今終於有了接班人選。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日)透露,將由現任主任秘書、前食品組組長蔡淑貞接棒;另因應2030年癌症死亡降低3分之1的目標,國健署副署長則由前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接手。

  • 新冠單周重症破百 40多歲染疫亡

    新冠單周重症破百 40多歲染疫亡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連續5周下降,但奪命威脅卻還在高點!疾管署15日公布,上周併發重症個案新增114例、死亡32例,其中最年輕死亡個案僅40多歲,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近一個月以來,每周單周重症均破百、死亡都在30例以上,預估要到8月才會脫離流行。

  • 新冠疫情社區黑數多 前台大醫:很多人「不挖鼻子」

    新冠疫情社區黑數多 前台大醫:很多人「不挖鼻子」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預估至8月初為止,2個月內將有171萬人確診,但台大醫院前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表示,在第一線兒科看診的妻子告知,多數家長不會特別緊張小朋友是否感染新冠,因為就算確診也不符合公費給抗病毒藥的條件,在治療上不會有差別,保險、請假等也不需要確診證明,因此很多人乾脆不挖鼻子(快篩)了。

  • 新變異株資料 快篩廠未檢附 藥師憂失準

    新變異株資料 快篩廠未檢附 藥師憂失準

     新冠疫情飆升,快篩需求大增。藥師爆料指,由泰博製造的福爾家用快篩,申請發證時未檢附最新變異株資料,擔心出現偽陰性。食藥署回應,現在流行的變異株,祖先都來自Omicron,N蛋白未改變,不影響準確度,但會要求業者定期提供評估報告。因應快篩市場需求,已有業者加班趕工,預計到6月中為止,將有超過200萬劑快篩可供應。

  • 快篩廠未檢附最新變異株資料 藥師憂偽陰性 食藥署回應了

    快篩廠未檢附最新變異株資料 藥師憂偽陰性 食藥署回應了

    新冠疫情升溫之際,近期有藥師對市售快篩的準確度提出質疑。由泰博製造,已發證的福爾家用快篩送件資料仍停留在2023年3月,無從得知能不能測出近期流行的變異株,擔心出現偽陰性。食藥署回應,快篩的設計是針對N蛋白,而非S蛋白,除非病毒重大改變,才會影響到快篩的準確度。為因應民眾的需要,已有業者在加班趕工,預計到6月中為止,將有超過200萬劑快篩可供應。

  • 新冠又流行 前台大醫揭「流感化」:有1情況才要擔心

    新冠又流行 前台大醫揭「流感化」:有1情況才要擔心

    新冠疫情急速升溫,上周全台有4.1萬人次因新冠就醫,較前一周暴增113%,台大醫院前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指出,新冠病毒就是會一直突變,不會離開,認為新冠已漸漸地流感化,未來甚至可能走向感冒化。除非出現一個新的新冠突變株,讓健康、沒有慢性病的人發生較高比例的重症,那才需要擔心,但目前沒有看到這個現象。

  • 空汙罰單等3年後才開 新北環保局遭批執法缺失

    空汙罰單等3年後才開 新北環保局遭批執法缺失

    陳姓民眾近期接獲環保局開立的罰單,內容為「111年度逾期未辦理排放空氣汙染物定期檢驗」,罰鍰500元整,民眾以為是詐騙,經電話確認後,確認是3年前的罰單。議員黃淑君痛批,環保局執法不夠嚴謹,罔顧人民權益。對此,環保局說明,因環境部2022年告發裁處系統設定,未定檢的違規車輛若事後有相關異動,即會被鎖定為無法裁處狀態。

  • 這波新冠很複雜!病毒株變多 醫示警:拖超過3個月

    這波新冠很複雜!病毒株變多 醫示警:拖超過3個月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已連續5周上升,有醫師透露,近日就診病患10個有4個確診,直呼這波疫情來得又急又猛,診間快篩不夠用,民眾跑好幾家藥局也買不到快篩。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黃立民直言,這波疫情比較複雜,過去一支病毒株大約流行2、3個月就逐漸消失,但是現在主流病毒株變多,會讓疫情拖得更久。

  • 宜蘭單周134人染新冠 衛生局5/17免費開打JN.1疫苗

    宜蘭單周134人染新冠 衛生局5/17免費開打JN.1疫苗

    新冠疫情再度進入流行期,全國新冠門急診就診人次已連續5周上升,宜蘭縣上周就有134人感染,宜蘭縣衛生局規畫17日在宜蘭縣體育館提供JN.1免費接種服務,請尚未接種疫苗的民眾可以前往,以因應可能的疫情高峰。

  • 醫引錯誤數據投書《刺胳針》 長庚追究名譽損害 求償1元

    醫引錯誤數據投書《刺胳針》 長庚追究名譽損害 求償1元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2名醫師,日前投書國際頂級醫學期刊《刺胳針》 (The Lancet),指台灣健保體系瀕臨崩潰,其中引述新冠疫情期間住院死亡率數據錯誤,遭醫界批評錯誤百出。長庚醫院今日(12)聲明,針對2名作者嚴重錯誤引用長庚研究數據,已委任律師依法追究名譽損害,並求償新台幣1元。

  • 新冠高峰來襲 防疫族群點火

    新冠高峰來襲 防疫族群點火

     Omicron第七波疫情來襲,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連續3周上升,疾管署估計疫情高峰恐落在5月或6月,新冠陰霾再度襲來,伴隨著疾管署發出台灣上周新冠就診、重症、死亡人數寫今年新高的警示,防疫概念股也聞風起舞,恆大(1325)、毛寶(1732)、熱映(3373)、合世(1781)今日同步亮燈漲停,齊力刷出一排紅燈。

  • 新冠疫情恐升溫 防疫股恆大、毛寶衝漲停

    新冠疫情恐升溫 防疫股恆大、毛寶衝漲停

    Omicron第七波疫情來襲,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連續3周上升,疾管署估計疫情高峰恐落在5月或6月,新冠陰霾再度襲來,伴隨著疾管署發出台灣上周新冠就診、重症、死亡數寫今年新高的警示,防疫概念股也聞風起舞,恆大(1325)、毛寶(1732)、熱映(3373)、合世(1781)今日同步亮燈,齊力刷出一排紅燈。

  • 新冠連3周升溫 5至6月衝高峰

     新冠疫情升溫!疾管署29日公布,國內上周新冠門急診就診共3226人次,較前一周增加19%,已連3周上升,各年齡層皆增加,以10歲~29歲增幅逾3成最多。疾管署評估,新冠疫情已開始流行,將持續升溫,高峰恐落在5~6月。

  • 台醫師投書引用錯誤數據 衛福部最快今寄信向《刺胳針》澄清

    台醫師投書引用錯誤數據 衛福部最快今寄信向《刺胳針》澄清

    近日有醫師向國際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投書,稱台灣健保體系瀕臨全面崩潰,但部分數據引用錯誤,衛福部預計向期刊提出正式回應和澄清。衛福部長邱泰源今天表示,最快今天、最晚明天就會將信件寄出,希望把台灣正確的訊息傳達給世界。

  • 醫投書國際期刊 指台灣醫療瀕崩潰 中國附醫道歉

    醫投書國際期刊 指台灣醫療瀕崩潰 中國附醫道歉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師李景行、許漱白投書國際頂級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指台灣健保體系正處於崩壞邊緣、急診壅塞、新冠期間住院率偏高等問題,引發醫界關注,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昨表示,該文章中的數據錯誤百出,甚至連衛福部長邱泰源也認為內容與事實不符。對此,中國附醫昨(26)日深夜發布新聞稿公開道歉。

  • 我醫療窘況登國際期刊 衛福部駁斥

    我醫療窘況登國際期刊 衛福部駁斥

     一篇刊登在知名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的文章,26日引起醫界熱議。作者李景行(Jing-Xing Li)、許漱白(Shu-Bai Hsu)以「台灣健保瀕臨全面崩潰」為題,揭露台灣急診壅塞,遭官員譏諷「小腦袋」事件,且護理師離職嚴重,並指台灣新冠死亡率高於日本,未從疫情中汲取教訓。

  • 《刺胳針》投書掀熱議 疾管署急澄清 台大院長:沒那麼不堪

    《刺胳針》投書掀熱議 疾管署急澄清 台大院長:沒那麼不堪

    一篇刊登在《刺胳針》(The Lancet)的投書,今引起醫界熱議。李景行(Jing-Xing Li)、許漱白(Shu-Bai Hsu)以「台灣健保瀕臨全面崩潰」為題,揭露出急診壅塞、護理師離職引起的問題,並提及台灣COVID-19死亡率高於日本,未能從疫情中汲取教訓。疾管署回應,Omicron時期,台灣致死率為0.16%,日本為0.2%,並未高於日本。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也表示,健保制度是有一些問題,但沒有那麼不堪,這篇文章錯誤百出,不是論文,不是那麼有科學性。

  •  30年最大護理離職潮引爆危機《刺胳針》揭台灣健保困境

    30年最大護理離職潮引爆危機《刺胳針》揭台灣健保困境

    一篇刊登在《刺胳針》的投書,今引起醫界熱議。由李景行(Jing-Xing Li)、許漱白(Shu-Bai Hsu)撰寫的文章中,揭露了台灣醫療體系崩壞困境,提及今年2月急診壅塞事件,一名政府官員在社群媒體上對一位疲憊不堪的急診醫師發表輕蔑且帶有嘲諷的回應,進一步激起了民憤,也就是外界所知的「小腦袋」事件。而促成台灣醫療體系崩潰的最後一個關鍵因素,是自全民健保推行以來,30年來最大規模的護理人員離職潮。為了防止情況進一步惡化,急需進行全面改革,應將醫療支出視為一項投資,而非開支。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