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垃圾焚化廠的搜尋結果,共164筆
台中爆發非洲豬豬瘟,農業部宣布為防止豬瘟,即日起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北市環保局22日指出,該局為緊急協助北市產源單位妥善去化養豬廚餘,自23日起至29日止,開放北市3座焚化廠緊急銷毀養豬廚餘;至於家戶廚餘回收方式,仍維持現行分類回收規定,請市民將家戶堆肥廚餘及養豬廚餘交付清潔隊廚餘車分類回收。
苗栗縣竹南焚化爐每年焚化縣內18鄉鎮市垃圾所產生的粒料,依照自治條例須由各鄉鎮市公所領回,用於各類工程替代級配使用,18鄉鎮市獲分配的回收粒料由150噸至325噸不等,今年至今仍有三義、三灣、西湖、卓蘭、公館、南庄、竹南及頭份等鄉鎮市完全未回收使用,縣環保局要求各鄉鎮市公所盡速載回;縣長鍾東錦則表示,若鄉鎮市公所不為所動,就會要求自行將粒料載回覓地暫存。
苗栗縣竹南焚化爐每年焚化縣內18鄉鎮市垃圾所產生出的再生粒料,依照自治條例須由各鄉鎮市公所領回,用於各類工程替代分配使用,18鄉鄉鎮市獲分配的回收粒料由150公噸至325公噸不等,今年至今仍有三義、三灣、西湖、卓蘭、公館、南庄、竹南及頭份等鄉鎮市完全未回收使用,縣府環保局要求各鄉鎮市公所盡速載回,苗栗縣長鍾東錦則裁示,若鄉鎮市公所不為所動,就會要求自行將粒料載回覓地暫存。
苗栗縣竹南垃圾焚化廠每年處理約12萬公噸垃圾,產生近2萬公噸底渣,環保局表示,這些底渣經再利用機構篩分、破碎、熟化或水洗後,可轉化為焚化再生粒料,用於基地填築、道路底層及低密度透水混凝土等公共工程,兼顧城市防洪與環境永續。
苗栗縣竹南垃圾焚化廠每年產生近2萬公噸底渣,經再利用機構處理後轉化為焚化再生粒料。縣府環保局在今年4月召開焚化再生粒料推動小組會議,指出各單位年度使用回報仍不完整,要求依期程完成提報,以確保再生粒料使用落實資源循環與環境永續。
南投縣名間垃圾焚化廠23日進行一階環評審查,名間鄉長陳翰立等人到場抗議,質疑程序違法,直呼「守護台灣茶,救救手搖飲」,警民數度爆推擠。縣府表示,環評通過一階審查,進入更嚴謹的二階時將開公聽會,盼科學數據證明垃圾焚化廠對茶葉影響不大,垃圾露天堆置問題更大。
南投縣政府今天舉辦名間垃圾焚化廠環評審查,名間鄉長陳翰立及環保團體到場抗議,反對設置焚化爐。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表示,期待各縣市有能力處理垃圾,但仍須與民眾溝通,解決垃圾問題根本之道是源頭減量,也希望各縣市落實。
南投縣府23日在中興新村舉行名間垃圾焚化廠一階環評審查,名間鄉長陳翰立及環保團體到場抗議,質疑選址有問題、程序違法,直呼「守護台灣茶,救救手搖飲」,數度與警察爆推擠。縣府強調依程序進行,盼用科學數據證明,垃圾焚化廠對茶葉沒有太大影響,垃圾露天堆置問題更大。
南投縣府擬在名間鄉興建垃圾焚化廠,民進黨立委羅美玲等人22日在立法院開記者會,指控縣府23日先開環評,25日再開公聽會,漠視地方聲音,有強渡關山之嫌,要求暫緩環評。縣府強調,環評前已開多場說明會,25日是BOT公聽會,一切依程序進行,將持續與地方溝通。
南投縣府擬在名間鄉興建垃圾焚化廠,民進黨籍立委羅美玲等人22日開記者會,指控縣府23日先開環評,25日再開公聽會,漠視地方聲音,有強渡關山之嫌,要求暫緩環評。縣府強調,環評前已開多場說明會,25日是BOT公聽會,一切依程序進行,將持續與地方溝通。
因應新版《財劃法》,環境部大砍明年「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地方補助款,各縣市政府須增加自行負擔垃圾打包、覆土等費用。裸露垃圾最多的新竹縣估計減少1300萬元補助,將持續爭取補助覆土工程,並寄望高效垃圾處理設備今年底前正式運轉後可協助去化;第三多的南投縣少逾6000萬元補助,將請環境部協助調度去化,減輕自籌經費壓力。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新竹市政府推動「新紙錢三燒」政策,倡導使用適量紙錢、集中焚燒,或選擇以捐款替代焚燒,日前舉辦淨爐儀式,讓民眾及廟宇安心將紙錢交予垃圾焚化廠集中煉化,目前已有48處寺廟配合設置紙錢集中桶,2024年統計紙錢收運量780公噸,大幅降低焚燒紙錢的空汙排放。
台北市中正區歷史建築「龍口町塵芥燒却場」,為日據時期興建的大型垃圾焚化廠,最近被發現圍籬倒塌、有雜物堆積,更有建商搭設都更廣告物。北市文化局回應,建物管理單位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有關需改善事項限期8日前函復,並限期年底前提送修復再利用計畫,若屆期未辦理或提送,導致文化資產滅損價值,將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辦理。
位在台北市中正區的歷史建築「龍口町塵芥燒却場」,是日據時期興建的大型垃圾焚化廠,近來被指出圍籬倒塌、雜物堆積的情形,更有建商搭設都更廣告物。北市文化局回應,建物管理單位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有關需改善事項限期8日前函復,並限期年底前提送修復再利用計畫,若屆期未辦理或提送,因管理不當導致文化資產有滅失或減損價值,將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辦理。
目前全台營運及開發或規畫中的科學園區總面積達到5440公頃,因產業實際需求已超出預期,國科會規畫至2050年,科學園區用地需求將增加至7440公頃,故提出園區政策環評,並於今天下午送入環評大會審議。環團指出,科學園區用地需求暴增是因為要開發「桃竹苗大矽谷」及「大南方新矽谷」計畫,擔憂未來徵收大面積農牧用地,搶地搶水毀農增汙染,呼籲優先使用已受汙染的褐地,而非具有農業生產功能的素地。
為因應氣候變遷,近年來世界各國紛紛推動永續發展,期望能夠實現人類與地球共融。台北市環保局11日表示,在暑假期間推出首屆免費「永續行動領袖營」,讓小五到小六的孩童,希望能透過3天的親身體驗與知識學習,成為具行動力的永續實踐者。
新北市暑期環境教育營隊「永續未來學院」國中體驗營,在暑假第一周率先登場,帶領30位學員一起走訪新北市樹林、八里等區域中重要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在兩天一夜的體驗中認識垃圾處理、歷史文化與海洋汙染等議題,培養學員對環境議題的關注與思考。
軍備局工程營產中心去年辦理新建統包工程期間,積極配合環境部推動焚化再生粒料循環再利用政策,運用焚化再生粒料超過2000公噸,有效促進資源循環利用,榮獲環境部113年度焚化廠、焚化再生粒料及廚餘業務評鑑「焚化再生粒料績優單位」殊榮,展現環境永續經營成效。
屏東縣環保局為防制農業廢棄物露天燃燒產生空污,去年在崁頂鄉建置首支「制高點空污AI影像辨識系統」,而成效頗佳,查獲率比傳統人力稽查方式高出30%,為此,今年5月在鹽埔鄉建置第2支AI監控設備,監視範圍涵蓋九如、鹽埔至國道3號沿線農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