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海廢的搜尋結果,共292筆
玉山金控在2025年「天下永續公民獎」7日舉行頒獎典禮上,連續三年榮獲大型企業第一名,今年進一步獲頒最高榮譽「永續標竿企業」,由玉山金控董事長黃男州代表領獎,展現對玉山長期穩健的金融專業推動永續發展,持續引領業界以具體行動實現共好願景的認同與肯定。
海洋委員會主辦的「印太海廢合作平台」首度跨出台灣,於11月5日至6日在泰國曼谷舉辦「2025印太海洋台泰韌性夥伴研習營」,集結台、日、韓、泰四國代表及國際非政府組織參與,開啟平台首次海外行動。活動以「幽靈漁網」為主軸,台灣與泰國分別展出海廢再生成果,展現印太區域海洋合作新動能。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10月31日起於駁二Pinway八號倉庫舉辦為期3天的「海廢再生聯盟五周年」系列活動圓滿閉幕,會中除頒發「海廢再生影響力供應鏈獎」表彰執行海廢回收再利用績效卓越的成員,並同時展開「海廢再生聯盟五周年回顧展」,透過展覽瞭解海保署海廢再生聯盟過去五年的執行成果。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31日起於駁二Pinway8號倉庫舉辦為期3天的「海廢再生聯盟五週年」系列活動,上午舉行年會,邀集農業部漁業署、高雄市海洋局、屏東縣海洋及漁業事務管理所、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台灣港務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及22家聯盟成員等產官學單位與會。會中頒發「海廢再生影響力供應鏈獎」,表揚推動海廢回收與再利用績效卓越的單位,並同步開展「海廢再生聯盟五週年回顧展」,展示過去5年執行成果與海廢產品實際應用。
台印雙邊合作邁入三十年,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TAEF)與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ORF)於印度孟買舉辦「台印對話」,海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向文率團出席,與兩國專家就深化合作、促進區域繁榮與穩定進行交流,並期盼共促藍色經濟發展。
海廢不再只是垃圾,也能重生變建材!宜蘭縣政府為減少海洋廢棄物,除在各漁港設置海廢暫置區供清理、回收,更在頭城大溪漁港打造全台第1座以「海廢再生板材」為建材的海廢暫置所,透過減容技術讓保麗龍就地「瘦身」,再混合橡膠製成再生板材,化身海洋環保教育的示範基地。
宜蘭縣政府推動「青年培力志願服務及社會參與推廣計畫」,鼓勵青年以創意和行動投入社會服務,今年以「熱血,宜志通過」為主題的成果展,今(28)日起在羅東文化工場文化客廳登場,展期至11月4日,展出多組青年團隊以行動實踐的成果,代理縣長林茂盛邀請民眾一起見證宜蘭青年用熱情點亮地方的力量。
海廢不再只是垃圾,也能重生變建材!宜蘭縣政府為減少海洋廢棄物,除在各漁港設置海廢暫置區供清理回收,更在頭城大溪漁港打造全台第一座以「海廢再生板材」為建材的「海廢暫置所」,透過減容技術讓保麗龍就地「瘦身」,再混合橡膠製成再生板材,化身海洋環保教育的示範基地。
受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基隆除近日狂風暴雨外,強風大浪也將為數眾多的海洋垃圾打上岸邊。夏天常有民眾聚集戲水的大武崙沙灘,竟遭極大量的海洋垃圾鋪滿,基隆市政府23日一早出動重機具進場清理海廢。
2025台灣屏東佳樂水亞洲衝浪聯盟系列積分賽明(22)日起展開5天國際級浪尖對決,來自超過8個國家、300位國內外選手將齊聚屏東佳樂水海岸。除熱血賽事之外,24日至26日在滿州漁村公園還有海洋嘉年華活動,串連海洋文化與在地生活。
【旅遊經 曹憶雯報導】
海洋保育進入世代接力時代!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與美國環保署、北美環境教育協會(NAAEE)合作,透過全球環境教育夥伴關係(GEEP)舉辦的「2025全球青年創新挑戰」(Youth Innovation Challenge, YIC)吸引來自64個國家、超過300件作品投稿,作品數量比去年成長一倍,顯示全球青年對海洋保育議題的熱情與創新能量。
《馬祖好Chill 島式慢活季—與大海共食・福澳》於18日在南竿福澳運動場熱鬧登場,現場吸引超兩百位民眾齊聚,共度一場結合海洋飲食、人文故事與音樂氛圍的島嶼盛宴。
「國際獅子會300B3區千人淨灘活動」18日於桃園市大園區竹圍漁港辦理,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表示,桃園市海岸線長達51公里,市府2年多來積極推動淨灘活動,目前已經清除海廢超過1200公噸,海灘整體潔淨度大幅提升。市府也持續推動廢棄物循環再利用,撿回來的浮球、塑膠瓶等,也能成為循環經濟的一環,甚至未來以海廢再生材料製作淨灘志工服裝,展現環保創新精神。
新北市海岸線總長度約145公里,橫跨九個行政區,擁有豐富海洋資源、多樣的地形與生態環境。然而海岸受到人為活動、地形及潮汐影響,易堆積漂流木、廢棄漁網漁具以及垃圾,破壞環境景觀,因此,解決這些海洋垃圾成為沿海區域迫切的重點問題。
創立於1953年的東和紡織,2025台北紡織展(TITAS) 以「國際認證×工業堆肥×可降解素材、低溫可染×高效節能、農廢再生×循環經濟」三大主題亮相,展現從材料源頭到製程優化的完整實力,回應全球品牌對機能與永續並重的趨勢。
全球人壽長期關注ESG永續議題,為深化並倡議環境永續的重要性,10月3日與今周刊合作舉辦全球人壽庭聚生活講堂「跨域共創 從多樣性走向永續」生物多樣性論壇,邀請四位ESG領域傑出代表人物參與對談,包括全球人壽董事長林文惠、今周刊研發長王之杰、海漂實驗室創辦人唐采伶及生態紀錄片導演梁皆得,並由知名主持人吳建恆擔任關鍵對談主持人,從不同領域的角度分享各自在環境永續議題上的經歷與挑戰,透過跨域對話,找回與萬物的永續共好。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2025台灣屏東佳樂水亞洲衝浪聯盟系列積分賽」將於10/22-10/26在屏東佳樂水盛大舉行。10/02於台北以「城市海灘派對」為主題舉行賽前宣傳記者會,傳遞南國海洋能量與衝浪精神,提前點燃國際「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