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遊蕩犬的搜尋結果,共140筆
臺北市立動物園復育瀕危物種穿山甲逾三十年,是臺灣第一個具世代繁殖穿山甲的動物園,「護甲」基地名揚國際已成臺灣驕傲。台灣人壽連續三年在動物園辦健走,期望以最生活化的健走結合園區生態教育,強化國人保育意識,共同為瀕危物種永續保險,讓生物多樣性真正代代相傳。
理想大地深耕寵物友善領域四年,今年(2025)成功取得「PetFAC金級寵物友善住宿認證」,達到「卓越全方位寵物住宿體驗」金獎榮耀,認證規範涵蓋多項嚴謹標準,包括:理想大地打造寵物友善環境,提供戶外散步空間500坪「Petland_寵物樂園」,並設有全台灣唯一專屬寵物獨棟別墅、寵物與主人能同住一房、房務整理與清潔消毒符合寵物適用規範、具備完善室內與戶外活動空間、提供寵物備品、寵物玩具、寵物鮮食、清洗區域、吹風設備、設置寵物急救箱、並提供動物醫院、美容、餐廳及休憩場域相關資訊,透過這些規範,確保毛孩在旅行中不僅安全舒適,更能享受與主人同在的美好時光,真正實踐「能給寵物最完善住宿體驗」的核心精神。
台灣《動物保護法》2017年通過零安樂死後,各地收容所多採行「絕育後再回放」,2024年最新統計全國遊蕩犬多達14.2萬隻,野保團體就批評,零安樂死不是真正的維護動物福利,反而讓社區和整個社會承擔放任遊蕩犬危害的惡果,政府必須面對人道移除遊蕩犬、病老犬隻的解決途徑。農業部回應「將督促各縣市建立相關程序,並確保政策不因輿論失衡。」
理想大地一年一度的毛孩盛會日前圓滿完成,2025年活動以「毛孩家年華」跑酷賽為主題,「家」寓意著與毛孩回娘家般的年度約定,理想大地深耕寵物友善領域四年,成功取得「PetFAC金級寵物友善住宿認證」,為分享榮耀,館方邀請曾入住理想大地的毛家庭一同回娘家參與慶典。此次活動邀請輔導顧問興誠服務管理有限公司,花蓮縣動植物防疫所、花蓮縣獸醫師公會見證理想大地寵物友善旅宿上的承諾,現場也攜手宣導健康與友善的毛孩生活環境。
近期社會對遊蕩犬管理高度關注,涉及動物福祉、公共安全與生態保育,部分團體與民眾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提出「落實收容所人道安樂死」及「餵食者應承擔飼主責任」等訴求,農業部今(30)回應,餵食管理仍有待社會各界取得共識,而安樂死則會督導各縣市建立嚴謹且透明的評估與執行過程,並確保政策落實不因社會輿論而失衡。
為減少遊蕩犬對環境與安全的影響,苗縣府委託台灣懷生相信動物協會執行高強度母犬絕育計畫,提供免費結紮服務,呼籲飼主應主動通報未絕育母犬。縣府提醒,依《動物保護法》規定,未結紮且未申報繁殖需求者,飼主最高可能被罰25萬元,還會被公告姓名和違規事實。
針對今(26)日部分團體就遊蕩犬管理議題表達訴求,農業部表示理解及尊重社會多元意見,同時強調,遊蕩犬管理是一項涉及動物福祉、公共安全與生態保育的複雜課題,並非單一措施即可解決,必須以源頭治理及社區參與為核心,持續建立兼顧人道與永續的管理機制。
日前傳出農業部研擬將「禁止餵食流浪犬貓」入法管制,隨即引發正反方民眾關注,而動保團體也於今(26)日集結於農業部前抗議禁餵食、落實安樂死等,後續農業部動保司也出面說明「目前農業部未有管制餵食考量,一切修法皆需經社會討論、凝聚社會共識後才可能有後續」,然而動團並不埋單,甚至認為未獲正面回應,揚言在農業部前待3天抗議。
動團今(26)日號召前往農業部抗議,要求切勿重啟安樂死,並且不可將禁餵食入法,否則將衍生更嚴重生態危機,野保團體則認為,每年因遊蕩動物引發的交通事故近3000件,且犬隻攻擊民眾、野生動物的事件也屢見不鮮,受害者涵蓋兒童、長者等,呼籲政府應強化飼主責任、推動源頭減量,正視遊蕩犬問題,還給人民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
遊蕩犬驚擾野生動物事件頻傳!高雄馬頭山一隻公鹿近日不幸被犬群咬死,墾丁則有梅花鹿疑因遭犬隻追趕、受驚跳海。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痛批公部門管理不力,恐危及鹿群。高雄市動保處則回應,已加強捕捉與宣導,盼降低犬隻對野生動物的威脅。
高雄馬頭山被視為珍貴自然生態熱點,棲息有水鹿、梅花鹿、穿山甲、白鼻心、麝香貓等多種保育類動物,然而昨日早晨再度發生遊蕩犬攻擊事件,一隻梅花公鹿不幸被咬死,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與地方居民皆痛心疾呼,若缺乏有效管理,恐怕使當地珍貴的梅花鹿族群逐漸凋零。
中央氣象署23日上午解除樺加沙颱風陸上警報,不過海邊受外環氣流影響,風浪仍大,卻有民眾在墾丁南灣拍攝到一隻梅花鹿在巨浪中游泳。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指出,此疑似受遊蕩犬干擾使得梅花鹿受驚嚇,而被迫往海上躲避。
基隆1名許姓郵差今(22)日在中正區二信高中旁民宅送信時,右手無名指遭遊蕩的家犬咬斷,當下緊急由消防局送至衛福部基隆醫院救治,基市動物保護防疫所表示,該犬隻有攻擊紀錄,將列為攻擊性犬隻,已會同員警將遊蕩犬隻帶回寵物銀行收容,將通知飼主到案說明,並依據動物保護法開罰。
部分「愛爸或愛媽」會投放食物予遊蕩動物,現行動保法未有禁餵條款,只能以廢清法開罰,但難以具體落實。動保團體指出,如果全面禁止餵養,會降低遊蕩犬捕捉成功率,也不通人情,且等同於將所有問題由遊蕩犬承擔「當替死鬼」;但反對餵養人士指出,餵養能提升絕育回放覆蓋率僅是過度理想,實務上只會提供更多營養及聚集犬隻,反造成生育率節節攀升。
據農業部最新統計,全台約有14萬隻遊蕩犬,更屢屢傳出人犬衝突、野生動物遭騷擾等事件,民進黨立委邱志偉日前邀請農業部長陳駿季參與座談會,當中討論到動保法修法禁止餵養、有條件安樂死等議題,引發動保人士抗議,台灣貓狗人共和國協會理事長黃泰山更號召上百人將於26日到農業部前抗議。
高雄市馬頭山地區在上月30日,一頭雄性梅花鹿遭野狗群追趕、撕咬,最後仍不幸死亡,今(13)日再傳梅花鹿遭狗追殺,跳進大排中骨折受傷,讓馬頭山協會發文說相似事件不斷發生「生氣又無奈」,若政策跟法令再不給力,淺山的野生動物保護成效一定崩解。對此高雄市動保處表示,梅花鹿已救起治療,會加強捕捉與宣導,避免浪犬聚集危害生態。
隨近期動物傷人、攻擊野生動物事件頻傳,遊蕩貓犬是否應安樂死再度浮上檯面,但即便紛擾許久仍以零安樂死為主,甚至總統賴清德也曾於國際會議公開喊話「零安樂死是對萬物的尊重」,顯見對零安樂死的高度滿意,但其實安樂死法規一直都在,農業部動保司也強調,從未廢除法源,鼓勵合理執行,實務面卻因各界反彈難以執行。
近期高雄傳出一隻野生梅花鹿遭數十隻遊蕩犬隻撕咬致死的悲劇,再次凸顯遊蕩犬隻對生態、公共安全的威脅,為此民進黨立委張雅琳今(10)日攜手野保團體召開記者會,呼籲農業部積極控管全台14萬隻流浪犬,並協助各縣市動保機關合理執行安樂死,阻絕悲劇再發生,也避免狂犬病、寄生蟲等傳播,甚至感染人類。
「哇,好可愛喔!」近日有民眾夜間在噍吧哖事件紀念園區散步時,驚喜遇見珍貴稀有穿山甲,只見體型圓滾、步伐緩慢卻靈巧的這隻小生物,悠哉逛大街,完全沒發現有人在側錄牠,影片上傳網路引來驚呼連連「好酷!」「好可愛!」也有網友關切發聲「千萬別被野狗盯上!」
高雄近期傳出「流浪犬圍攻梅花鹿」影片,影片可見梅花鹿遭數十隻黑狗圍剿至水中,最終也不幸喪命,事件迅速延燒並引發民眾不滿怒吼「應恢復安樂死」、「下次就咬人了」等,然而動團直指,要避免悲劇重演必須釐清因果,而不是停留在表象,遂應落實全面結紮、寵登 ,嚴懲棄養、社區共治方能有效降低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