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1/13的搜尋結果,共97筆
雙和醫院急診室員工日前公告,「本急診目前護病比1:13」,建議民眾不想久等可至其他醫院,再度掀起急診壅塞熱議,衛福部部長邱泰源表示會馬上了解、不容許違規,沒想到之後傳出醫院「噤聲令」,規定禁止張貼未經主管審查通過之任何形式公告,進而引發打壓言論自由爭議。對此,有雙和醫院急診醫師說明真相,稱貼出公告的急診醫師、雙和醫院都很無辜,被有心人士做文章,「然後其實一堆人都抱著看戲的心態,想看醫院怎麼爆掉~」。
雙和醫院急診日前公告「急診護病比1:13,不耐久候可至其他醫院就醫」,急診壅塞問題再現。藍委陳菁徽指出,急診室人員流失比進來的多,醫院為達到護病比而關床,造成病人都塞在急診。加上為達成健保點值搞個別醫院總額制,超過額度就斷頭,中區某醫學中心就做了3億功德。
雙和醫院急診日前公告「急診護病比1:13,不耐久候可至其他醫院就醫」,急診壅塞問題再度浮現,衛福部長邱泰源說會馬上了解、不容違規,醫師工會批評「搞錯重點」,急診人力沒有護病比規定,負擔無上限,應思考如何減少來診數量、提高病房收治、增聘急診護理師,檢討改善措施成效,而非新聞出來才說要了解,讓第一線人員自力救濟。
雙和醫院急診日前公告「急診護病比1:13,不耐久候可至其他醫院就醫」,該院單周通報滿床次數達22次,是新北最塞的醫學中心。衛福部長邱泰源說會馬上了解、不容許違規,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批評,急診面臨空前危機,部長卻要等新聞才來了解,衛福部祭出改善措施,也應該檢討實際成效,而非讓第一線人員自力救濟。
雙和醫院急診室員工近日公告「本急診目前護病比1:13,若不耐久候可以到附近其他急診就醫」,該院單周通報滿床次數達22次,是新北最塞的醫學中心。護團呼籲衛福部部長邱泰源,不要講幹話,盡快將三班護病比入法。邱泰源今天(17日)表示,目前先以獎勵方式推動,待醫院普遍達標後,「法治化將水到渠成」。三班護病比制度入法恐落空。
雙和醫院急診室員工日前張貼公告「本急診目前護病比1:13,若不耐久候可以到附近其他急診就醫」,讓急診壅塞問題再度浮上檯面。院方昨透露,該院單周通報滿床次數達22次,乃新北醫學中心壅塞之最。對此,護團直言,護理人力不足,當然沒辦法開這麼多床,呼籲衛福部次長林靜儀不要一天到晚搞政治、大罷免,部長不要講幹話,盡快將三班護病比入法。
超級白急診醫師昨轉貼網友社群媒體上的貼文,該網友透露白班醫師一上班就張貼公告,表示「本急診目前護病比1:13,若不耐久可以到附近其他急診(永耕、慈濟)就醫」。雙和醫院回應,本周通報消防局滿床次數已達22次,乃新北地區醫學中心壅塞之最。衛福部長邱泰源則表示,我們馬上去了解,一定不容許有違反規定的事情發生。
台灣近年來醫護人力嚴重流失,衛福部訂定醫療機構設置標準,急性一般病床的全日平均配置比例(簡稱護病比),按每一護產人員照護的病人人數,其中區域醫院及精神科教學醫院12人以下、地區醫院及精神科醫院15人以下。北市審計處2024年總決算審核報告指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計有7分院,2021年至2023年護病比雖符合標準,但護病比及護理人力缺額皆有增加現象。衛生局回應,會配合衛生福利部相關政策,並辦理研討會輔導醫院推動護理人力留任措施。
高中免試入學8日放榜,幾家歡樂幾家愁。一名網友發文表示,他有位同事,為了讓孩子獲得良好的教育,特地把孩子送到台北念國中,還強調「古有孟母三遷,今有明星學區,基隆到台北唸不會後悔」。同時該名同事還分享,他小孩就讀中正國中,班上30幾個人來講,會有7到8個考上建中,北一女。文章曝光後,引起熱烈討論,但也有人直言,「進去小孩要承受高壓力喔!小孩的調適很重要」。
高血壓並非中老年人專屬疾病!美國心臟協會與小兒科學會統計,兒童與青少年高血壓盛行率約3~4%,肥胖兒童甚至高達25%,然而,多數兒童高血壓並沒有明顯症狀,錯失早期介入治療的黃金時機。
大陸科技企業小米旗下電動車SU7 Ultra,近期深陷輿論風暴,近400名車主認為新車涉虛假宣傳,要求退車。受此消息衝擊,小米港股12日逆市跌逾1%,13日盤中更一度重挫6%,當日收跌3.85%至港幣48.65元,近5個交易日累計下跌7.77%。
知名主廚詹姆士近日被製作人王鈞指控借錢未還、私接工作違約,遭求償2584萬。雙方多次隔空交火,6日晚間詹姆士在臉書發聲,強調看到王鈞的不實聲明,因此決定要再一次把事情說清楚、講明白。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已逐步走出降息風波陰霾!自去年12月以來,00929因調降配息引發投資人出走,但近期情況明顯改善。最新數據顯示,00929上週受益人數僅減少約1,400人,較一個月前大減近九成,顯示賣壓已大幅緩解。
台灣醫療量能緊繃,民眾黨台北市議員林珍羽發現,各大醫院回報三班護病比大多符合標準,但卻與現實相差甚遠,其中,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填報大夜班護病比為1:12,符合衛福部區域醫院1:13標準,但聯醫工會列出實際數字卻是1:18。聯醫總院長王智弘回應,護病比超過應有比例時會額外給同仁津貼,會再改善護理環境。
台灣醫療量能緊繃,民眾黨台北市議員林珍羽指出,攤開各大醫院填的三班護病比大都符合標準,卻與現實相差甚遠,其中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填報白班護病比為6.5人,符合衛福部對於區域醫院1:7的標準,不過工會列出的實際數字卻是8至9人。對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王智弘回應,護病比超過應有比例時,都會給同仁津貼,強調未來會做到更好。
台灣近期急診塞爆與醫護短缺、過勞問題引發民眾熱議。一名從捷克來台灣的女生特蕾莎近日分享,來台灣後她常常生病,甚至躺在家3天,但都堅持不去醫院,除非自己快死了才會去,指出在歐洲大家生病感冒都習慣這樣,更驚訝台灣近年來的醫護比高達1:13,歐洲是1:6,驚呼「這是開玩笑嗎?台灣護理師有超能力?」
針對有媒體疑慮高雄站前車專四五開發定位,市府說明主要係為強化既有警政服務、增加公共停車,以及掌握三鐵共構契機,置入開發重新鏈接商圈,預定3月底啟動招商,4月舉辦招商說明會。
是冷到挽袖困難嗎?台中捐血中心再發出SOS訊號,各種血型血庫存量都不足7日安全庫存量,其中O型血只剩2.5天;立法委員楊瓊瓔今(4日)在臉書PO文呼籲民眾一起挽起袖子,熱血一下;台中捐血中心分析,近日因天氣冷加上感冒生病者眾也嚴重影響民眾捐血意願。
藍營四位年輕人組成「蟾蜍剋星,剷除雙吳」團隊,推動罷免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及吳沛憶。並由總發起人滿志剛介紹賴苡任及劉思吟分別擔任公民團體「地動刪瑤」及「憶事吳成」召集人,陳冠安負責團隊民調分析及事務統籌,四人合稱「罷吳四騎士」。賴苡任認為,擒賊要擒王,吳思瑤開啟「大造謠時代」,因此必須站出來罷免吳思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