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C-17的搜尋結果,共57筆
美國總統川普結束日本行,週三(29日)稍早已抵達此趟亞洲行最後一站—南韓,川普的空軍一號稍早已抵達南韓釜山金海國際機場,隨即登上總統直升機專機「陸戰隊一號」(Marine One)前往APEC峰會現場,南韓媒體報導本次出動了兩架陸戰隊一號,亦有民眾目擊到提前的安全演練。
美國陸軍在10月14日正式宣布「雅努斯計畫」(Project Janus),這是軍用微型核電反應爐的計畫名稱,準備在9座美國基地裡,實驗性的安裝小型核反應器作為發電廠,能夠快速安裝與移動。「雅努斯」這個名字源於羅馬神話中的門神。
軍聞網站「Army Recognition」21日報導,美國新創公司「Radia」正在建造史上最大軍用運輸機「風行者」(WindRunner),主打貨艙空間大、貨物無需拆卸,可與標準地面運輸基礎設施相容等,預計2030年首次交付;未來可望與西方現役運輸機隊合作,提升美國與北約後勤運輸效能。
美國陸軍於今年9月在日本山口縣岩國基地部署堤豐中程飛彈系統(Typhon MRC),並將其納入與日本名為「決心之龍25」聯合演訓。這項舉措不僅只是部署新型的飛彈系統,更是把已服役的海軍彈藥與標準發射介面改編為陸基、車載與可機動的發射系統。
美國總統川普說,華府正與塔利班談判,尋求重新控制阿富汗的巴格蘭空軍基地(Bagram Air Base),以對抗中國。這座2021年美國從阿富汗撤軍時放棄的戰略要地,因靠近中方核設施而具重要性。
美國空軍週一(18日)突然宣布,現任參謀艾爾文(David Allvin)將於今年11月提前退休,不到任期的一半,成為少數未滿任期就離開的空軍最高軍職,艾爾文出身運輸機飛官,曾推動大規模改革,但與川普政府第二任期與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在政策上屢有分歧,這次突如其來的動向,勢必引發外界對美國空軍內部路線與未來發展的關注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15日在阿拉斯加的愛爾門道夫與李查遜聯合基地(Joint Base Elmendorf-Richardson)高調舉行峰會,討論俄烏戰爭的未來。
《英國國防期刊》20日報導,美軍近期疑將一批B61-12核子炸彈,自本土運抵駐英美軍拉肯希斯基地,未來可視任務需求,由美軍F-35A戰機掛載執勤,強化戰略嚇阻能力,應對俄國潛在威脅。
中美戰略競爭加劇之際,印度與巴基斯坦發生短暫衝突,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週二(1日)與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S. Jaishankar)於華府會晤,推動多項重大軍售案與10年期的國防夥伴新框架,盼進一步強化雙邊的武器合作、共同生產與部隊協同,深化「自由開放印太」戰略下的印美同盟基礎。
「TRE台北國際成人展」將於8月8日至10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登場,請「I罩杯東洋乳神」天木純與「34F賽車女神」名取久留美見面會,現場特別打造「命定戀愛女神」主題,首次參加TRE成人展,天木純興奮表示:「我最近學了一句中文叫『極致性感』,這也是我一直想呈現的性感模樣,希望大家現場來驗收!」為展會特別準備的造型還包括「性感日式女巫裝」與「火辣中式旗袍」,視覺衝擊令人期待。
美國飛彈防禦局(MDA)24日表示,其在代號「FTX-26a」測試中,以諾斯洛普格魯曼集團靶彈為目標,成功讓「長程鑑別雷達」(LRDR)完成首次模擬對洲際彈道飛彈(ICBM)的追蹤,驗證未來「金穹」核心感測器的偵蒐能量。
過去幾年,美國陸軍推動「機動防護火力」(Mobile Protected Firepower)的計畫,最終的成果是M10「布克」(Booker)輕型坦克。然而由於它超重甚多,美國陸軍於6月11日正式取消M10計畫,然而約有80輛M10已經完成,它們的命運仍未可知。 2位美國陸戰隊中級指揮官認為,既然陸軍不要,陸戰隊可以收來試試看,給這款新坦克一個機會。
以色列駐烏克蘭大使布羅德斯基8日證實,以色列國防軍已將1批退役「愛國者」防空飛彈運交烏克蘭,協助強化空防戰力;此舉凸顯以色列一改過去低調態度,援烏立場轉趨明確,頗具重要地緣政治意義。
防衛新聞(Defense News)報導,根據川普總統的行政命令,美國陸軍將要協助推動微型反應器的研發,使其及早實用化,供應偏遠基地的電力。
美國印太司令部(INDOPACOM)17日證實,美國空軍至少4架F-15戰機,近期已進駐印度洋迪亞哥加西亞島,加強美軍空中嚇阻與快速反應能力;在伊朗與其代理人對中東威脅持續的情況下,確保中東局勢穩定。
印巴局勢緊張,印度6日發動軍事行動,巴基斯坦而後宣稱殲-10C戰機擊落3架飆風戰機、1架米格-29戰機和1架蘇愷-30戰機。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表示,印度飛機系統太多了,加上空軍總司令對法語不了解,所以整合蠻困難。
軍聞網站「The War Zone」3日報導,美國陸戰隊和新創公司REGENT Craft日前達成第2階段協議,正持續深化合作,對新型翼地效應機「總督」(Viceroy)展開進一步評估,盼該平臺未來能協助部隊提升關鍵運輸後勤能量,有效支持高強度作戰行動。
美國陸軍近年研製的新型戰車M10「布克」(Booker)原本設計用於支援空降部隊,卻因過於繁瑣的需求演變流程,這款理應是「輕型戰車」定位的專案,最終卻車身過重、難以部署,甚至無法通過肯德基州坎貝爾堡多數橋梁,如今成了軍方採購流程僵化與失能的代表。陸軍技術長總結,美軍總算學會說「不」,不再看著「不對的東西」搞個二、三十年。
在印太緊張局勢持續升溫之際,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施奈德(Kevin B. Schneider)8日親自駕駛F-22「猛禽」(Raptor)隱形戰機,在夏威夷歐胡島外海執行任務,展現美軍高層保持前線作戰能力的決心,同時向區域內的潛在對手展現武力。
美國《空軍與太空軍雜誌》報導,美國空軍近日接收首套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AN/TPY-4雷達,有望發揚優異感測性能及機動部署能力,大幅強化前線基地的戰場覺知與預警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