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CGPI的搜尋結果,共19筆
11日,開高的日經指數沒多久,就重新回到4萬4大關以上,主要是人工智慧AI類股表現亮眼,其中又以軟體銀行最具代表性。最後,日經收44,372.5點,漲534.83點或1.22%。東證收3,147.76點,也漲6.79點或0.22%。
11日,開高的日經指數沒多久,就重新回到4萬4大關以上,主要是人工智慧AI類股表現亮眼,其中又以軟體銀行最具代表性。早盤結束時,日經暫收44,271.92點,漲434.25點或0.99%。東證收3,146點,也漲5.03點或0.16%。
日本政府11日表示,受到食品售價穩步走高的影響,當地8月躉售物價上漲,表示通膨疑慮尚未消除。分析師指出,日本批發物價被視為消費者物價的領先指標,也是日本央行關心的重要經濟數據之一。
在美股那斯達克以及標普500雙雙創新高的激勵下,日股13日已連六天走揚,早盤結束時,日經指數漲582.9點或1.36%,暫收43,301.07點,史上第一次站上四萬三千點大關。東證收3,093.85點,漲27.48點或0.9%,也一度創新高。
日本央行十日表示,當地六月躉售通膨已連續第三個月下滑,符合自己先前的看法,也就是因原物料成本上漲所帶來的漲價壓力,會逐漸消失,即便食物大都在漲價,但通膨應該不會續升。
日本銀行(央行,BOJ)17日決議維持利率不變,日圓兌美元在144左右徘徊,而新台幣盤中持續升值,兌美元匯率17日一度升破29.5元。日圓換匯因此再現「甜甜價」,臺灣銀行日圓現鈔賣出價17日盤中掛出0.207價位,為2024年7月12日以來最低,直逼同年7月11日的史上最甜價0.2047。
根據官方十日資料,日本三月躉售物價年增率達4.2%,較二月4.1%稍微增加,也較預估值3.9%要大,代表日企除了要承受成本還是位於高檔的壓力外,也要忍受川普新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
日本官方數據12日指出,當地二月批發通膨指數年增4%,主要是因為廠商的原物料成本上漲所致。另外,日本上班族可望連續三年都加薪,經濟學者認為,光是這兩項因素,日本央行近期應該會再次調升利率。
日本政府13日表示,當地1月躉售通膨率彈升至4.2%,已連續五個月都在成長。分析師指出,日本物價持續上漲,代表日本央行有可能在近期,再度調升利率。
日本央行(BOJ,日銀)12日公布,由於日圓反彈壓低進口成本,日本8月批發通膨年增率放緩,減輕日銀近日透過升息以應對物價上行風險的部分壓力。
日本央行(BOJ)10日公布,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加上日圓走貶推高原物料進口成本,日本6月批發通膨加速升溫,指數連七個月觸及歷史新高,並創近1年來最大年增幅,燃起市場對日銀7月底例會升息的揣測。
日本央行(BOJ)7月底將召開貨幣政策會議,日銀10日公布數據顯示,日圓走貶推高原物料進口成本,日本6月批發通膨加速升溫,創近1年來最大年增幅,讓市場對BOJ近期內升息有所期待。
日本央行10日表示,日圓貶值推升原物料進口成本,6月批發通膨率增幅變大,故市場對央行近期升息抑制通膨的期待是有增無減。
本周日本將公布5月CPI等通膨數據,預期日圓疲弱下通膨壓力仍然未減;日本央行將縮減購債計畫延至7月會議再行決定,市場預期日本央行逐步縮減購債規模做為下次升息的準備,加上本周五即將迎來多種商品同時結算的四巫日,在日圓空單回補買盤進場之下,可視為日圓築底走勢的契機
日本央行12日表示,2月躉售物價年增0.6%,漲幅比預估值以及1月都要大,表示廠商生產成本增加,有可能轉嫁給民眾並引發通貨膨脹,手頭吃緊的家庭進而不敢消費。
經路透社查訪後發現,食品價格漲幅較小且能源成本下降,日本去年12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可能連兩個月趨緩,並降到過去1年半以來最低。除了CPI,日本的PPI(生產者物價指數)可能也會出現近3年來首次下滑情況。
周二公布的資料顯示,隨著燃料和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日本11月躉售(wholesale)通膨明顯放緩,顯示日本的成本壓力有減輕跡象。
美債殖利率走揚、美元續強,日本10月躉售年通膨率大幅放緩至兩年半低點,都讓日圓失去支撐,日圓兌美元匯率13日貶至一年來新低,反映交易商不斷挑戰日圓紅線,市場預期日方此階段不會干預的信心漸增。
根據周一發布的數據,日本10月躉售年通膨率大幅放緩,顯示推升許多商品價格的成本壓力開始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