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GDP數據的搜尋結果,共147筆
日本股市再創歷史新高,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政策紅利發酵,日經225指數衝破50,000點,今年以來表現勝美股三大指數。法人分析,高市早苗被視為強調政府主導產業升級的代表人物,有助推進AI、晶片、國防科技及數位轉型等領域,日股多頭氣勢續航可期。
聯準會理事華勒(Christopher Waller)16日發表談話,他認為就業市場狀況好壞參半,因此支持在10月的聯準會政策會議上再次降息1碼。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14日下午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表示要加力實施逆週期調節、持續用力擴大內需。同時要多措並舉營造一流產業生態,綜合治理行業無序、非理性競爭,著力構建創新生態圈。
隨著AI、雲端運算與高速運算應用需求持續增加,對測試設備、封裝與材料的需求同步上升,日本廠商在這些環節長年具備技術與市占優勢,成為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角色。反映在股市上,近期日股投資人不僅短線追價積極,中長期資金也持續進場布局,帶動國內相關日股ETF創下波段新高,同時也反映了國際資金在全球資產配置上,對日本半導體供應鏈的重要性給予肯定。
自2025年4月以來,日本股市展現出一波被外媒形容為「忍者式隱形漲勢」的走勢。投信法人指出,日股的核心驅動力來自全球資金的重新配置,資金正從大陸與美國分散至日本市場。隨著名目成長率持續上升,市場預期日股本益比有望提升至20至23倍,漲勢可能進入「新常態」。
川普政府周一(9月29日)開始就聯邦政府可能在本周關閉制定詳細計畫,包括政府會暫停哪些服務。美國衛福部宣布已準備讓41%的人員放無薪假。
日本股市東證指數2024年相繼創下新高,2025財年日本主板(Prime)上市公司股利發放和股票回購規模持續邁向歷史新高點,除了基本面利多,日企股東回饋全面啟動,企業獲利能力提升,各行各業皆啟動庫藏股計畫,加速落實企業治理改革。投信法人指出,日本上市企業的帳上可動用資金仍高,預期未來返還給股東、持續提升ROE(股東權益報酬率),對日股評價面提升可望產生長遠助益,奠定日股長多行情。
美股三大指數在上周五齊登歷史新高,而日股也在22日登上收盤新高,帶動多檔海外股票型ETF漲勢,復華SP 500成長(00924)、富邦NASDAQ(00662)、中信NASDAQ(009800)、統一美國50(009811)、台新日本半導體(00951)、元大日經225(00661)等元老級ETF與今年掛牌的新兵們齊步同登掛牌來新高價。
中國GDP數據與AI熱潮再起,加上政府著手遏制過度的價格戰與部分產業產能過剩,被視為積極應對通縮風險的措施,進一步提振市場情緒。中國股市今年以來強勁復甦,7月延續漲勢,推動基準指數升至一年高點,MSCI中國A股指數(以美元計)單月上漲4.3%,近一年累計漲幅達23.7%。從產業表現來看,醫療保健與資訊科技最為突出,公用事業與通訊服務則為主要落後族群。
受惠於出口強勁及民間消費回溫,韓國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增幅優於預期,創去年首季來新高。而拜央行大力寬鬆,重燃消費動能之賜,澳洲Q2經濟擴張速度也比預期快,寫下近二年最大年增幅。
澳洲在周三公布第二季經濟成長率數據,以近兩年最快速度衝刺;其中,消費者在經歷長時間低迷後,終於開始消費,取代政府成為經濟成長的主要推動力。
美國證實日本享有與歐盟相同的「不疊加關稅」特例,不會在現有稅率上再加徵15%對等關稅,並照承諾調降汽車關稅,市場對關稅疑慮迅速消退,樂觀情緒重回日股,東證指數(TOPIX)刷新歷史高點。投信法人表示,日企財報公布近尾聲,在面臨關稅的挑戰下整體表現仍穩健,多數企業獲利表現優於市場預期,隨關稅從原先的35%調降至15%,且不會疊加既有稅率,部分企業更是上調全年獲利預測。
加拿大統計局(StatsCan)29日公布,受關稅削弱出口影響,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陷入萎縮,縮幅超出預期,所幸家庭與政府支出躍增緩和衝擊。
美國商務部28日公布,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季增年率修正值為3.3%,不僅優於初值的成長3%與市場預期的3.1%增幅,也逆轉第一季的萎縮0.5%。
日本政府22日表示,當地七月不包括鮮食的核心CPI(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上漲3.1%,高於市場預期的3%,但低於六月的3.3%。
商業雜誌CEOWORLD上周公布最新調查,平均月薪最高的國家是瑞士的8,218美元(約新台幣24.5萬),台灣排名全球第41名,平均月薪1,870美元(約新台幣5.6萬)在亞洲四小龍墊底,距離南韓的2,287美元(約新台幣6.8萬)有一段差距,新加坡是唯一擠進前十的亞洲國家,平均月薪來到4,457美元(約新台幣13.3萬)的水準。
美國第2季GDP成長3%,優於市場預期,激勵周三(30日)美股主要指數開盤走高,但隨著聯準會(Fed)宣布最新利率決策的時間逼近,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主要指數小幅波動,道瓊工業指數早盤紅翻黑。
隨著市場持續反彈,中國資產對海外資金的吸引力持續攀升。據統計,7月以來,5檔規模較大的海外中國股票ETF合計「吸金」超27億美元。多家外資巨頭近期密集發聲,認為多重利多因素將帶動中國資產開啟新一輪價值重估週期。
美股四大指數再度續揚,維持強勢格局;法人表示,7月26日大罷免投票結束,政治不確定因素解除,股市將回歸基本面表現,而上周五台積電ADR股價改寫收盤新高,與普通股溢價幅度再擴大,有利台積電股價走勢,看好台股接下來仍有望再攻上24,000點,本周市場將聚焦於對等關稅延展期限到期、美科技股財報、台股電子股法說會、AI 大會、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等五大焦點。
市場觀望台美關稅談判進展,台股交投買盤受壓抑,25日大盤開高走低、震盪收黑。終場小跌9.35點,收在23364.38點,成交量縮至2966.74億元,週線翻黑。由於電子股即將進入法說會旺季,法人提醒股現階段操作,「選股不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