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HTTP-3A的搜尋結果,共13筆
陽明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跨實驗室團隊研製的科研探空火箭「Asfaloth-2025」,於今(18)日上午6時32分於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發射升空,是Asfaloth系列火箭第二次飛試任務(Asfaloth Launch-2)。這次任務由國科會與國家太空中心(TASA)指導,是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2022年啟用以來第10個科研火箭發射任務。
今天06時01分於屏東旭海的國科會「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逢甲大學成功發射該校第二支單節混合式小型科研火箭「SHSR-Aero2」,火箭平均推力1250N(牛頓),燃燒12秒,總衝約15000Ns牛頓秒),總飛行時間約75秒,高度6.4公里,符合測試目標。
淡江大學第3支科研探空火箭「Polaris(北極星)」,今晨6時28分在屏東旭海國科會「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順利發射升空,但降落傘未開傘,初步推測可能因為航電板的問題,造成降落傘分離機制提早啟動,導致最後軌跡未依原訂計畫行進。
淡江大學今天上午6時28分於屏東旭海的國科會「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順利發射該校第3支科研探空火箭「Polaris」,這也是旭海發射場啟用以來發射的第7支科研探空火箭。
淡江大學小型科研火箭「Polaris」原本要在今天上午6時至8時在屏東旭海火箭發射場進行試射,但因火箭航電板出現問題,今晨未能試射,將重新檢測航電系統,預計於明(5)日上午6時至8時再進行試射。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航太系統與流體力學實驗室(ASARe),21日清晨6時6分於屏東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成功執行Asfaloth火箭的第1次飛試任務,火箭推力約1000公斤,燃燒約10秒,推進約5秒,射高約3000公尺,成為陽明交大邁向太空探索的新里程碑。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航太系統與流體力學實驗室(ASARe)21日清晨6時6分在屏東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執行Asfaloth火箭的第一次飛試任務,同時也是蛇鷹混合火箭引擎首度飛試,以《魔戒》精靈馬Asfaloth命名的火箭成功射高約3000公尺,成為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啟用以來第6支成功發射的科研探空火箭。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航太系統與流體力學實驗室 (ASARe,阿莎力),今天清晨6時6分於屏東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成功執行Asfaloth火箭的第一次飛試任務,火箭推力約1000公斤,燃燒約10秒,推進約5秒,射高約3000公尺,成為陽明交大邁向太空探索的新里程碑。
全球太空競賽台灣不缺席!陽明交大ASARe團隊21日上午6點,將在屏東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執行Asfaloth火箭的首次飛試任務,若試飛成功,將成為全台第一隻衛星載具火箭HTTP-3A雙節火箭飛試的計畫。
逢甲大學太空科研跨出一大步,單節混合式小型科研火箭「SHSR-Aero1」12日上午6時在國科會屏東旭海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成功發射;火箭平均推力350N(牛頓),燃燒8秒,總衝約2800Ns(牛頓秒),飛行時間14秒,高度約200公尺,使逢甲成為中部第一所成功發射科研火箭的大學。
逢甲大學太空科研跨出一大步!逢甲首支、單節混合式小型科研火箭「SHSR-Aero1」,12日上午6時1分在國科會屏東旭海的「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成功發射;火箭平均推力350N(牛頓),燃燒8秒,總衝約2,800Ns(牛頓秒),飛行時間14秒,高度約200公尺,使逢甲成為中部第一所成功發射科研火箭的大學。
逢甲大學原訂11日要在屏東旭海「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發射學校首支、單節混合式小型科研火箭「SHSR-Aero1」,但因氧化劑閥門機械作動問題未能點火升空,不過12日再度挑戰終於成功,火箭平均推力350N(牛頓),燃燒8秒,總衝約2800 N·s(牛頓秒),飛行時間14秒,高度約200公尺,同時也讓逢甲大學成為台灣中部首個踏入科研火箭領域的學校。
逢甲大學12日6時01分於屏東旭海「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成功發射該校第一支、單節混合式小型科研火箭「SHSR-Aero1」,飛行時間14秒,高度約200公尺。逢甲是繼成大、陽明交大、淡大後第四個成功發射科研火箭的大學,也是中部首個踏入科研火箭領域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