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M2增速的搜尋結果,共18

  • 8月非銀存款新增1.18兆人民幣流向哪裡?專家揭賺錢效應

    8月非銀存款新增1.18兆人民幣流向哪裡?專家揭賺錢效應

    據《澎湃新聞》報導,居民「存款搬家」現象仍在繼續。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人民幣(下同)住戶存款增加1100億元,低於去年同期的7100億元(7月減少1.1兆元,同比多減7800億元);非銀存款增加1.18兆元,高於去年同期的6300億元(7月大增2.14兆元,同比多增1.39兆元)。

  • 陸8月M1、M2剪刀差 四年最小

    陸8月M1、M2剪刀差 四年最小

     中國人民銀行12日公布8月金融數據,今年截至8月底,社會融資規模存量、人民幣貸款餘額和廣義貨幣(M2)分別年增8.8%、6.8%和8.8%,反映在大陸經濟轉型至中高速成長的過程中,金融數據整體也保持在較高的增速。值得注意的是,M1和M2的「剪刀差」(兩者差值)縮小至2.8的百分點,為逾四年最小差距,顯示更多資金轉向活期存款,有助消費和投資。M1(狹義貨幣總計數)包含現金和活期存款,反映現實的購買力;M2(廣義貨幣總計數),則是M1加上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等相對不流通的資金。當M1增速大於M2增速,代表消費意願強勁,若M2增速大於M1增速,則可能意味著儲蓄較為活躍,但消費相對疲弱。

  • 陸港觀盤-Fed降息預期帶動 上證指數創十年新高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在Jackson Hole上提及「目前政策立場仍屬緊縮,但隨著展望與風險平衡的變化,可能需要調整政策立場」,因措詞鴿派帶動9月降息預期,現時利率期貨已反映今年餘下時間降息兩次。美國經濟數據優於預期,就業市場略為放緩,但目前無明顯衰退威脅,7月整體及核心CPI分別為2.7%及3.1%,通膨風險依然存在。

  • 20年來首次 陸7月新增貸款轉負成長

     中國人民銀行13日公布7月份金融統計數據,其中新增貸款轉為負增長人民幣(下同)500億元,為2005年7月以來近20年首次。人行主管媒體立即發文表示,單月貸款數據變化不足以準確反映經濟活躍程度,不宜過度炒作。

  • 陸港觀盤-陸內需分化 消費動能仍需政策支持

     近日伊朗與以色列衝突成為市場焦點,根據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截至2025年5月15日數據,伊朗濃縮鈾儲量(60%濃度)高達274.8公斤,增加幅度遠超過往數量及幅度,為以色列本次軍事行動提供了理由依據。

  • 人行超額續作MLF 加碼寬鬆貨幣

    在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釋放人民幣(下同)兆元流動性後,中國人民銀行22日透過超額續作中期借貸便利(MLF)進一步加碼「寬鬆貨幣」操作。

  • 「擇機降準降息」 陸央行藉專家解析有這三層含義

    4月3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對等關稅」行政命令,宣佈美國將對所有進口貨品徵收10%的最低基準關稅,對部分國家和地區還將徵收更高關稅。受「對等關稅」等政策影響,人民幣匯率會如何變化?如何理解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由中國人民銀行直接主管的《金融時報》今天刊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的專訪,稱「擇機降準降息」有三層含義。

  • 陸上月新增信貸、M2增速 走升

    陸上月新增信貸、M2增速 走升

     中國人民銀行14日最新公布,2024年12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和新增信貸均回升,廣義貨幣總計數(M2)年增率升幅擴大,狹義貨幣總計數(M1)降幅收窄,金融數據表現有所好轉。

  • 陸前11月新增貸款 遜預期

    陸前11月新增貸款 遜預期

     中國人民銀行13日晚間公布最新金融數據,受地方化債行動影響,2024年前11個月,大陸社會融資增量與新增人民幣貸款均遜預期。此外,廣義貨幣總計數(M2)年增速小幅回落,狹義貨幣總計數(M1)降幅收窄。

  • 陸央行「支持性的貨幣政策」如何理解?5大考量揭玄機

    陸央行「支持性的貨幣政策」如何理解?5大考量揭玄機

    12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2024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上表示,明年人民銀行將繼續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和政策取向,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大逆週期調控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降低企業和居民綜合融資成本。

  • 陸M1M2雙反彈 信貸需求仍弱

    陸M1M2雙反彈 信貸需求仍弱

     中國人民銀行11日公布最新金融數據,隨著增量政策見效,10月貨幣供給回暖,廣義貨幣總計數(M2)和狹義貨幣總計數(M1)年增率皆出現回升。但值得注意的是,10月新增信貸僅人民幣(下同)5,000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也僅為9月的4成,可見資金水位雖上揚,但需求依舊低迷。

  • 支持資本市場工具發力 陸十月M1、M2增速企穩回升

    支持資本市場工具發力 陸十月M1、M2增速企穩回升

    據財聯社報導,大陸央行今天最新公布10月金融數據顯示,10月末M2增速繼續企穩回升,M1增速也出現了今年以來的首次回升。社融繼續平穩增長,10月末社融存量為403.45兆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7.8%。專家分析稱,M2企穩回升主要受資金向存款回流、兩項支持資本市場新工具落地和財政支出加快的影響。

  • M2增速能否趨勢上行?中國人行9日公布9月金融數據

    M2增速能否趨勢上行?中國人行9日公布9月金融數據

    中國人民銀行預計將於10月9日公布9月狹義貨幣總計數(M1)、廣義貨幣總計數(M2)、今年前9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及新增人民幣貸款等金融統計數據。大陸券商稍早表示,M2增速能否形成趨勢上行值得關注,因為背後代表經濟是否能站穩回升。

  • 6月底M1、M2增速 雙雙探低 專家:降息空間有限

     人行12日公布金融數據顯示,6月底,大陸廣義貨幣(M2)餘額人民幣(下同)305.02兆元,年增6.2%(前值為7%),不僅年增率續創有數據以來新低,且低於預期的增長6.8%。狹義貨幣(M1)餘額66.06兆元,年減5%,雖然優於預期的下跌5.4%,但繼續刷新有數據以來最大按年跌幅。流通中貨幣(M0)餘額11.77兆元,年增11.7%。

  • 社評/提高人民幣運用效率之道

    社評/提高人民幣運用效率之道

     今年第一季大陸廣義貨幣(M2)突破300兆人民幣,占GDP比達241.8%,同步創歷史新高,規模遠超過美、歐元區及英國3個地區加總,大陸貨幣供給是否過多,會不會引發通膨並造成人民幣貶值等疑慮浮上檯面。

  • 旺報社評》提高人民幣運用效率之道

    旺報社評》提高人民幣運用效率之道

    今年第一季大陸廣義貨幣(M2)突破300兆人民幣,占GDP比達241.8%,同步創歷史新高,規模遠超過美、歐元區及英國3個地區加總,大陸貨幣供給是否過多,會不會引發通膨並造成人民幣貶值等疑慮浮上檯面。

  • 人行3周兩度提及「降準仍有空間」 陸媒:釋放這些訊號

    人行3周兩度提及「降準仍有空間」 陸媒:釋放這些訊號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今天在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發佈會上表示,中國貨幣政策有充足的政策空間和豐富的工具儲備,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仍有下降的空間。這是央行過去三周內第二次提及降準仍有空間。

  • 大陸人行:將引導金融機構積極挖掘信貸需求

    大陸人行:將引導金融機構積極挖掘信貸需求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今天(3月21日)在大陸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金融鬆緊程度和經濟增長質量之間也有密切關係,鬆緊適度的金融環境有利於金融資源投向更高效的行業企業。人民銀行將引導金融機構積極挖掘信貸需求,科學制定全年信貸安排,盤活存量金融資源,同時支持直接融資加快發展,保持貨幣信貸和融資總量合理增長。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