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Pilot的搜尋結果,共124筆
大陸電動車席捲全球,多國都對大陸車廠的海外快速擴張感到憂慮。全球第4大汽車製造商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前執行長塔瓦雷斯(Carlos Tavares)直言,大陸汽車製造商最終將成為歐洲工廠與就業的「救世主」,然而其悄悄進行的收購顯然將加速部分西方業者的消亡。
台灣聯覺科技近期正式推出全球首創的布料數位孿生平台,以AI驅動紡織產業數位轉型,該平台整合「AI材料掃描」、「數位布料雲端平台」與「AI設計共創(AI Co-pilot)」三大核心技術,助全球品牌與供應鏈加速數位化流程,實現從設計到生產的高效率與永續發展。
MG HS自2022年導入台灣以來,但去年8月起MG受到國產車在地新規,逐步加速在地化比率,如今銷量已逐步回升。本周更於台灣新車安全評等(TNCAP)2025年第三季評等報告中,以全方位安全防護實力獲得「五星」最高殊榮,再次驗證MG HS在配備與安全的堅強產品實力。MG Taiwan於十月份推出購車優惠,全車系受惠於貨物稅新購減徵,HS 1.5T旗艦版搭配舊換新補助後最低僅需79.9萬元即可入主,成為國產中型休旅市場中最具安全與價值兼備的購車首選。
高通Snapdragon Summit 2025於美國夏威夷當地時間23日揭開序幕。高通資深副總裁兼首席行銷長 (Senior Vice President Chief Marketing Officer)Don McGuire表示,本次是該活動邁入第十屆的重要里程碑。回顧首屆在紐約舉行,十年間,Snapdragon已從行動裝置中的關鍵零組件,擴展為驅動多形態裝置與日常情境的AI與高效能平台,「不只是規格,更是被談論、被認同的文化符號」。
電影在藝術界被譽為「第八藝術」,是結合多種藝術形式的綜合藝術,不僅影響深遠,且極具渲染力和傳播力。浪琴表最近贊助台灣影史首部以高鐵為題材的災難動作片《96分鐘》,提供旗下多款經典熱門腕表加入演出陣容,每只腕表皆與片中的角色人物的性格人設相結合,更加凸顯浪琴表精準計時的品牌特性。
小米汽車將通過OTA(汽車遠端升級)方式召回部分標準版SU7。大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19日指出,小米汽車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等要求進行備案召回計畫,決定從19日起,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生產的部分SU7標準版電動汽車,共計11.69萬輛。消息發佈後,小米集團股價跌幅一度擴大至2%。
在歷經幾個月的預告之後,Mitsubishi 與 Renault 合作的最新產品:新一代電動 SUV「Eclipse Cross」也於今日全球首發。這款新世代 Eclipse Cross 將在 Groupe Renault 的純電生產基地法國杜埃的「Renault ElectriCity」工廠製造。並計畫於 2026 年再推出更適合日常使用的中續航版本。
來自AI的強勁需求勢難擋,緯創今年大舉擴大資本支出、於台灣、美國加碼投注AI GPU相關業務的研發與產製量能,繼於年中發行規模逾273餘億元的海外存託憑證(GDR)之後,10日董事會再通過將發行約為新台幣363.83億元的海外無擔保可轉換公司債(ECB),為其AI業務備妥銀彈。
高通技術公司與Valeo今(8)日宣布,雙方將進一步擴大長期合作,為全球汽車產業提供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與自動駕駛(AD)解決方案。此次合作將整合高通技術公司可擴展的Snapdragon Ride Pilot,包括Snapdragon Ride系統單晶片(SoC)、ADAS/AD軟體堆疊,以及Valeo在自動停車演算法、感測器、ECU系統與整合驗證上的專業能力,攜手打造兼具功能安全與網路安全的完整方案。
為展示持續深耕台灣市場的決心,台灣浪琴表特別捎來重磅訊息,正式宣布導入搶先全球發表SPIRIT PILOT FLYBACK先行者系列飛行員飛返計時手動上鍊腕表,以忠於當時1930至1940年代飛行員腕表的設計初衷和功能美學與純正復古風格,繼續擴充先行者系列陣線,體現浪琴表自參與飛行世界以來,不斷鼓舞非凡男性與女性突破極限的開創精神。
高通技術公司與BMW集團今日發布全新自動駕駛系統「Snapdragon Ride Pilot」,為雙方歷經三年合作的成果。系統建構於高通技術公司的Snapdragon Ride系統單晶片,並搭載雙方共同開發的Snapdragon Ride自動駕駛軟體堆疊,符合最高安全標準,支援從入門級NCAP到L2+高速與都會導航輔助駕駛(NOA)。Ride Pilot於全新發表的BMW iX3完成全球首秀,此車為Neue Klasse首款量產車。該系統已在超過60個國家完成驗證,並預計2026年擴展至逾100國,現已對全球車廠與一級供應商開放。
20年前,在美國華盛頓舉辦的SHRM全球人力資源論壇。當時AI與機器人仍停留在科幻與實驗室範疇,與現實應用似乎遙不可及。20年後的今天,情勢已完全改觀。2025年8月,北京舉行的首屆「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震撼全球。
MG Taiwan即將於20日發表全新國產MPV七人座G50 Plus,周末並於店頭登場,除日前已於經銷商啟動的「旗艦版」預接110萬,另也將追加「Premium」選配套件,整體而言,延續MG在台一貫的「超規滿配」傳統,包括感應式雨刷、感應電動尾門及電子後視鏡等配備,全都給好給滿。
Mercedes-Benz 自1886年發明汽車以來,始終引領移動的未來——從 1959 年首創安全乘客艙、1995 年推出 ESP® 電子穩定系統,到全球第一個合法上路的 Level 3 自動駕駛系統,不斷以創新科技守護每一次出行。如今,面對日益複雜的道路環境與社會對科技信任的高度要求,Mercedes-Benz 以數據驅動與系統創新,推出四大創新安全科技:全球最快的 Level 3 自動駕駛系統 DRIVE PILOT、全球首創的松石綠自動駕駛標示燈、即將於 2026 年量產的 Steer-by-Wire 線傳操控,以及源自真實駕駛情境的 AI 系統訓練,全面重新定義安全、智慧與豪華並存的移動體驗。
提升效率與生產力、優化客戶體驗,降低成本與風險、創新與業務成長。這是一般企業對於AI應用於經營上常見的期待。麥肯錫台灣總經理朱名武則直接切入核心:「AI的導入,不能只是技術專案,它應該成為企業重新思考自己價值創造方式的契機!」
多數職場人士對AI的想像和使用方式,仍停留在「高效率的工具」或「任勞任怨的助理」。然而,我們對AI的正確認知,不應只是「代勞」,更應是「增強」。既然AI如此強大,我們不只要它代勞,更要讓它協助我們變得更好,做出更好的決定。
川湖(2059)7日召開法說會,執行副總王俊強表示,ChatGPT-5把雲端及地端(手機、PC、智慧裝置)串接,手機AI化之後才是AI爆量的主升段,川湖無論在GB系列、ASIC、一般伺服器均居主流地位,重申看好2025~2027年營運。王俊強也證實,GB300的規格已經底定,試產(Pilot Run)在即,預期第三季營運持平至微幅季增。
隨著技術突破與產業化進展,固態電池商業化加速,目前Toyota、Mercedes-Benz、BMW、Chery和Stellantis等車廠已陸續展開固態電池的裝車測試,在產業、社會資本的支持下,日本、韓國、大陸等主要地區正加速構建固態電池供應鏈,推動上下游配套產能的建設。
「我從寮國帶回來的東西,說起來除了少數土產品之外,只有一些風景的記憶而已……那風景中有氣味、有聲音、有肌膚的感觸。」--村上春樹的這句話,正好說明了旅行與物件的關係:一趟旅程最終不過就是一個人與他所擁有的「攜帶物」之間的對話。而這其中,最常被忽略、卻也最能長久陪伴我們走過世界的,正是一只行李箱。
不讓三家全服務航空專美於前,航空業「年終王」也要找人了!台灣虎航21日宣布啟動徵才,除了廣招運務員及商用機師外,亦同時徵求多個內勤人員職缺,誠摯邀請對航空事業抱持熱情的朋友們,一同加入台灣虎航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