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 缺船的搜尋結果,共46筆
森崴能源13日召開重大訊息說明記者會,表示子公司富崴能源因台電離岸風電二期追加工程款項承擔巨大墊款壓力,同時已經與台電進入爭議協商程序,目前先提列損失認列、上半年虧損44.3億元。台電回應,台電始終「依約付款」。
正崴集團旗下森崴能源13日召開董事會通過2025年第二季財務報告,因子公司富崴能源與台電離岸風電二期追加工程款項,目前已經與台電進入爭議協商程序,在未定案前,先以損失認列,以致今年上半年帳上虧損44.3億元,每股稅後虧損17.29元,預計待調解確定追加金額後,再依例沖銷回補。
森崴能源(6806)13日召開董事會通過2025年第二季財務報告,其中因子公司富崴能源與台電離岸風電二期追加工程款項,目前已經與台電進入爭議協商程序,在未定案前,先以損失認列,以致今年上半年帳上虧損44.3億元,預計待調解確定追加金額後,再依例沖銷回補。
森崴能源(6806)今(13)日下午舉行重大訊息說明會,由於子公司富崴能源與台電離岸風電二期追加工程款項,目前已經與台電進入爭議協商程序,在未定案前,先以損失認列,以致今年上半年帳上虧損44.3億元,預計待調解確定追加金額後,再依例沖銷回補。
美中雙方達成90天的臨時協議後,缺船、缺櫃海運出現搶運潮,推升運價飆漲,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大漲486.59點,漲幅高嗄30.68%,一舉收復2000點,來到2072.71點,連續第四周上漲。四大遠洋航線全面走高,美西、美東線漲幅更高達57.92%及45.73%。
美國緩徵關稅90天,讓產業界鬆口氣,但百工百業出現搶著出貨風潮。台中傳統產業界表示,從一開始的「擋貨」困境,轉為「拉貨」,甚至廠商急著要出貨,船公司遲不報價情形,面對貨櫃調漲,不出貨也不行,希望政府協助讓貨暢其流,否則淪為做白工。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強調,90天趕完1年貨,後續恐無以為繼,大談判時代已來臨,政府要備妥籌碼謹慎交易。
航運期貨於15日拉回測試季線後,出現反彈走勢重新站回月線之上,有機會逐漸回補4日的向下跳空缺口,由於產業進入淡季,只能視為暫時跌深反彈,加上後續還有美國總統大選及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可能影響反彈力道,預期航運期貨整理期間可能拉長,進場操作時仍需嚴守停損。
位於台灣東方海面的熱帶低氣壓已發展為今年第18號颱風山陀兒,因此台東往返綠島、蘭嶼船班今(28)日中午過後將取消,兩離島上午疏運千名遊客返回本島,綠島遊客因此提早結束旅程。
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SCFI)終結了13周的連漲。據上海航運交易所7月12日發布的集運市場週報,SCFI周跌幅為1.6%。除遠東到歐洲的運價有所上漲,其餘幾大主要航線(大陸至地中海、大陸至北美、大陸至南美等)全盤下跌,尤其是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基本港的市場運價較上期下跌5.5%,降至7,654美元/FEU。
經濟部能源署日前公布了《2023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報告顯示,AI科技用電需求大增,5年成長約8倍;經濟部預估AI科技爆發落在2024至2028年間,不過,在各種預定增建、計畫增建、可望增建的電力新機組加持下,經濟部的報告顯示,各界一點也不必擔心電力不足的問題。
經濟部能源署日前公布《2023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報告顯示,AI科技用電需求大增,5年成長約8倍;經濟部預估AI科技爆發落在2024年至2028年間,不過,在各種預定增建、計畫增建、可望增建的電力新機組加持下,經濟部的報告顯示,各界一點也不必擔心電力不足的問題。
每年提出的「全國電力供需報告」,是一份國家長期電力供應的重要藍圖,更攸關民眾用電安全。但經濟部15日報告的2023年新版內容,對未來10年評估,卻是「粗糙簡陋」、「作文填空」。尤其2030年能源配比火力發電仍要75%,更印證外界批評,非核之後成為「火電家園」事實。
無懼國際地緣情勢發展,萬海(2615)13日除息1.5元,早盤隨即完成填息,盤中近漲停,收盤84.4元,漲3.56%。
聯合國10日通過以巴停火計畫,拖累貨櫃三雄連二日股價重挫。據國際海運公司透露,市況非常緊俏,本周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到美國航線僅有「鑽石級(diamond tier)運價」的保證艙位能購買,業者形容「價格瘋了」。
台股屢創新高劍指22,000大關,上周更狂漲684點,但在黃仁勳旋風與COMPUTEX展謝幕後,回歸平靜的市場由基本面當道,加上端午連假來臨,5月營收公布最後期限延至11日,由於歷史經驗顯示,端午節後台股變盤機率高,尤其今年創高行情後可能出現震盪,專家建議鎖定高殖利率護體股、配合5月營收呈現月增,且外資上周逆勢大買等條件的個股,計有聯強、長榮、統一證等14檔,為端午節後的股海新明燈。
紅海危機推升運價,長榮海運(2603)今日公告5月單月合併營收321.60億元,較上個月增加3.47億元(增幅1.09%),較去年同期增加92.44億元 (增幅40.34%),累計今年1至5月合併營收1,526.1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05.32億元(增幅36.16%)。
萬海(2615)繼站穩年線之後,股價邁大步跳增,6日尾盤以一根長紅直取漲停,並鎖死到底,收盤價96.8元直逼百元關卡,成交量與成交值皆躍居台股第五大,儘管短線漲幅已大,累計近一個月漲幅逾90%,6日仍有追強不追弱的買盤切入,終場以漲停掛進的買盤達4.19萬張。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人工智慧(AI)前景看俏,受惠於輝達(Nvidia)營收、獲利表現優於預期,AI概念股紛紛走揚,美股、台股屢創新高,市場氛圍樂觀。
散裝航運族群同樣受惠區域衝突延續,迫使船舶繞道,推升運價與指數維持高檔,法人樂觀看待第二季傳統旺季,且中長期來看,近兩年新船交船數量仍偏低,全球運力吃緊,有助於散裝市況供不應求,持續使慧洋-KY(2637)、裕民(2606)受惠。
紅海危機引發缺船、缺櫃、塞港連鎖反應,陽明、萬海等航商表示,歐美市場需求回升,亞洲物流鏈跟著動起來,多個東南亞港口紛傳塞港,往東地中海貨載在西地中海轉運,西地中海多個港口也塞港,帶動近期歐美亞運價連袂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