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 錄取率的搜尋結果,共393筆
鐵飯碗搶破頭?經濟部今(9)日公告,所屬事業機構114年新進職員甄試今日登場,在台北、台中、高雄及花蓮4個考區、共13個考場同時舉行初試,總計有15,733人報名,但首節僅8,539人到考,到考率54.27%,預計錄取616人。惟平均錄取率仍僅約7.21%,競爭激烈。
年金改革推動至今上路超過7年,「停砍公教年金」草案近期引起社會廣泛討論。一名公職資歷超過24年的網友,近日分享他的工作體悟,直言「如果重來一次,我不會再選擇公職,未來也絕不會再讓我的孩子考公職。」,並不滿表示,除了福利與退休制度大不如前,連政府這個雇主對軍公教人員也是鄙視與壓迫,現在心態已是「妥妥地在職無目標、退休圖苟活」。
公務員還會是「鐵飯碗」嗎?雖然近年來風向已逐漸轉變,但仍有不少人對於投身公職躍躍欲試。有位想轉考高普考的經建行政的網友先是透露想考試的原因,並問及公職的3大疑惑,引來許多「前輩」回應。
在整體房市低迷、購屋族消費轉保守的趨勢下,新北市土城區卻憑藉交通、產業、學區3大利多展現出逆勢成長的潛力,成為雙北購屋族的關注熱點。新案「松陽馥麗」以低自備款、優質地段及買房送裝潢等強力優惠搶占商機,瞄準首購人士與自住方,可望成為2025年下半年房市黑馬。
在整體房市低迷、購屋族消費轉保守的趨勢下,新北市土城區卻憑藉交通、產業、學區3大利多展現出逆勢成長的潛力,成為雙北購屋族的關注熱點。新案「松陽馥麗」以低自備款、優質地段及買房送裝潢等強力優惠搶占商機,瞄準首購人士與自住方,可望成為2025年下半年房市黑馬。
一名網友表示,8年級生出生於物質生活相對充裕的年代,即使房價高漲,也能以「反正買不起」為由選擇躺平,再加上多數家庭僅有1至2個孩子,未來繼承家中資源或房產相對容易,生活壓力自然較低,因此認為8年級生是「最爽世代」,貼文曝光後,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為因應美國關稅衝擊,基北北桃4市共同啟動「四城同行.韌性升級」系列活動,新北市勞工局18日上午在三重綜合體育館舉行「新北市就業博覽會」,並進行4市連線直播,現場廣邀各類型廠商參與,釋出4332個工作機會,其中以旅宿餐飲業為最大宗,職缺占比4成;薪資方面,有業者提供月薪上看75K的藥師職務;活動破千人參與,初估媒合率達51.2%。
教育部推動「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幫助青年拓展國際視野、培養行動力與競爭力,但今年度獲選的青年當中,原住民、偏鄉及弱勢族群比例偏低,民進黨立委陳瑩要求教育部應置「保障名額」,讓資源相對不足的青年也有圓夢的機會;教育部表示,明年度將框列300個以上名額,專門提供給原住民、偏鄉及經濟弱勢青年,以確保公平與多元參與。
台灣醫療人力不足,部分科別情況更為嚴重,一名台大醫院住院醫師分享明年度台大醫院住院醫師申請名額,競爭最激烈的是眼科,缺額3人卻有25人申請,錄取率僅12%,急診科、婦產科及小兒科的缺額比實際申請人數還要多,代表錄取率超過100%,最慘的則是小兒科,讓原PO擔憂說「新生兒跟小兒科醫師,不知道誰消失得更快」。
這些年不少統計都出現辛普森詭論(Simpson’s paradox),例如多數年齡層的大學學歷失業率是低的,但加總平均後卻高的嚇人,又如各年齡組勞參率都升高了,但加總平均後反而降低了。
PTT熱議,中正國中今年建北錄取率近2成,形同5個學生中就有1個上建北,引起網友熱議,有人說,現代人買房主要是看捷運站路線與工作地點遠近,學區影響越來越小,也有人說,中正國中跨區就讀的學生,仍有6-7成,學區宅依舊熱門,信義房屋專家觀察,中正國中的入學名額與規則改變,讓學區宅更炙手可熱,即使今年房市偏冷,學區宅仍然詢問度高,價格也有支撐。
有些人會希望有個穩定的工作,因而選擇去考公務員,不過難免會遇到加班的問題,近日有網友問及「公務員加班是常態嗎?」也引來許多網友回應,其中許多人認為,若是技術類,很難不加班。
苗栗縣政府今年傳捷報,共有21位同仁通過114年度高普考,分布於主計處、工務處、環保局等專業領域。縣長鍾東錦除肯定同仁毅力,也宣布地方特考將自明年首次設立苗栗考區,讓本地考生就近應試,享有公平便利的資源,不再舟車勞頓。
近年台灣面臨「教師荒」,根據教育部統計,截至8月底,全台3303所公立國中小仍缺少1429名代理教師,部分學校甚至舉辦超過40次甄選,仍無人願意應徵。
今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及普通考試昨(17)日放榜,平均錄取率21.14%創下歷年新高,高考錄取率更是高達22.89%,跟去年相比都上升約5%左右,消息曝光後引發熱議。有網友好奇,過去大家都說高普考不好考,今年錄取率卻大幅上升,讓他忍不住好奇,「錄取率22%考試,真的難?」,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許多人紛紛指出,由於薪水、退休金等福利不如業界,加上業務量大,很多人擠進公職窄門後又離開,導致錄取率提高許多。
「我沒有亂花錢,還是把自己過成了窮人……。」一名男網友透露,在台北一間小公司擔任行政助理,入職5年月薪實領不到35K,最近還因牙痛和筆記型電腦壞掉,導致他信用卡帳單繳不出來,只能預借現金急用,但根本連房租都還沒繳。他坦言,自己根本零物慾,每筆花費都用在生活開銷上,讓他感嘆「是不是該搬回南部?」貼文曝光,引發網友熱議。
今年度大學分發入學結果8月中公布,錄取率衝高至96.34%,幾乎人人都可上大學。整體缺額雖只1220名,分散在18所大學、159個系組,但有4所私校缺額比率都大於40%。今年大一新生預估剛跌破20萬人,到2028年逢虎年效應,大一新生估減至17.3萬人,屆時恐有40所私立大專面臨退場危機。
俗稱「鐵飯碗」的公職收入穩定,是不少社會新鮮人找工作時的首選,但競爭也相當激烈。有網友觀察最近兩屆高考勞工行政的報名人數變動情形,發現報名人數大幅增加,引來許多網友議論。
1967年,陳燕木因家境貧寒,無法就讀高職學業。然而他堅持自學,終於考入台灣鐵路管理局台北機廠技工養成所,1924名報考,錄取40名,錄取率僅為2%,陳燕木為第九名,第21期技工,學號2131。也由此奠定「火車大彈簧、床墊小彈簧」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