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中國記協的搜尋結果,共17

  • 四中全會召開 料討論AI等科技自主

    四中全會召開 料討論AI等科技自主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20~23日在北京登場。新華社報導,四中全會兩項主要議程包括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研究關於「十五五規劃」的建議,以及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開幕會上對「十五五規劃」建議作出闡述,揭示未來五年的國家發展方向。

  • 互信不足 陸公開駐京台媒名單

    互信不足 陸公開駐京台媒名單

     由大陸國家新聞出版署主辦的「中國記者網」9月5日公告一份台灣在京駐點記者名錄。雖然這份資料匯整早行之有年,但特別在此時間點提出,更首度在網站公開揭露,好方便確認「正牌駐京記者」有哪些單位與人員。側面上一定反映出兩岸關係近年江河日下,雙方互信不足與大陸加強國安下的媒體管控等趨勢。

  • 兩岸專業交流 放寬審核標準

    兩岸專業交流 放寬審核標準

     兩岸民間交流回暖,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梁文傑證實,對岸人士申請專業交流來台,政府的評估標準已經改用「專業性、關聯性、必要性」,並強調陸委會一直高度支持金馬離島的建設、發展,將待大陸文旅部開放來台團隊遊後,再討論是否恢復平潭航線事宜。

  • 兩岸專業交流申請標準放寬  陸委會改用3要件評估

    兩岸專業交流申請標準放寬 陸委會改用3要件評估

    兩岸學術交流回暖,在台灣舉辦的大學營隊罕見出現對岸官員身影,交流標準似有所放寬。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梁文傑證實,去年12月3日起,政府已經函請各機關改用「專業性」、「關聯性」和「必要性」來作為評估標準,和疫情期間有所不同。

  • 新華社記者揭弊竟被打傷 記協發聲

    澎湃新聞15日報導,新華社旗下《經濟參考報》調查記者王文志、程子龍11月14日在安徽合新高鐵中鐵七局施工現場,揭發疑似偷工減料情事遇襲,引發關注。中國記協前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顧勇華表示,無論誰動手打記者,必須依法懲治。

  • 大陸武統台灣需要多久時間? 陸學者伸手比了「5」

    大陸武統台灣需要多久時間? 陸學者伸手比了「5」

    川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上任後的對華政策,是否會繼續打台灣牌?大陸國關學者王文表示,如果美國要打台灣牌拿捏中國崛起,遲早會失效,而且只會加速兩岸統一進程。「沒有台獨,就不會有武統。賴清德不斷叫囂,就不要怪解放軍不斷收縮對台灣的包圍圈。」如果真的走到武統那一步,需要多久時間?王文舉起手掌比了「5」說,不是5年,也不是5個月,而是「5、4、3、2、1!」

  • 陸突發事件應對法 支持媒體監督

    陸突發事件應對法 支持媒體監督

     中共政法委旗下《法治周末報》2日報導,大陸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修訂通過的《突發事件應對法》自1日起施行,共8章106條。其中若干條文與新聞媒體有關,也與大眾關係密切。內容明文提到政府部門「應當做好新聞媒體服務引導工作,支持新聞媒體開展採訪報導和輿論監督」。陸媒解讀,這意味官員遇上突發事件,不能再以「無可奉告」搪塞媒體。

  • 陸突發事件應對法施行:記者採訪突發事件 政府部門不能無可奉告

    大陸《法治周末》2日報導,大陸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修訂通過的《突發事件應對法》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共8章106條。其中若干條文與新聞媒體有關,也與大眾關係密切。尤其是政府部門就突發事件應對媒體採訪時,不能再以「無可奉告」搪塞,這無疑為突發事件新聞採訪報導提供了法律保障。

  • 促台生交流 陸推新媒體進行式

    促台生交流 陸推新媒體進行式

     暑假期間,大陸舉辦許多兩岸青年或學生交流,很多台灣學子赴陸參訪。這些交流活動,其中有許多鎖定台灣新聞傳播系所學生,自媒體部落客,或是舉辦新媒體影片比賽等,包括天津舉辦的「未來媒體人體驗營」、世新大學舉辦的「海峽兩岸大學生新聞營」去了北京和內蒙古;廣東辦的「粵來粵有趣-兩岸青年創意短片大賽」等。

  • 陳斌華談兩岸 相知相惜促和平

     大陸國台辦新聞局副局長、發言人陳斌華28日表示,兩岸民眾本是一家人,只有增彼此瞭解,相知才能相惜,方能為兩岸和平與台海穩定注入更多正能量。

  • 陳斌華陪同兩岸記者聯合採訪寧夏:「相知相惜」促和平

    陳斌華陪同兩岸記者聯合採訪寧夏:「相知相惜」促和平

    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活動正在寧夏進行,陪同媒體採訪與參訪的大陸國台辦新聞局長兼發言人陳斌華,28日因公務先行離開行程前表示,兩岸人民是一家人,需要增進彼此之間的互相了解,只有相知才能相惜,才能為兩岸的和平、為台海的穩定注入更多的正能量和確定性。

  • 首次兩岸媒體前亮相!吳璽批民進黨限制兩岸交流

    首次兩岸媒體前亮相!吳璽批民進黨限制兩岸交流

    曾任大陸駐美公使的吳璽於4月3日接任大陸國台辦副主任,是國台辦首位女性副主任。於本月25日兩岸記者寧夏聯合採訪活動的啟動儀式上,吳璽首次公開與兩岸媒體見面。

  • 西藏改譯名!「Tibet」變「Xizang」陸學者曝原因

    西藏改譯名!「Tibet」變「Xizang」陸學者曝原因

    去年開始,大陸將西藏譯為「Xizang」的頻率越來越高,而非熟知的「Tibet」。對此,大陸學者稱,Tibet一詞如今被賦予政治方面的涵義,因此中國政府有權利更改名稱,這也是中國行使主權的體現。

  • 天安門瞭望》挾民族主義除三害 低級紅考驗北京

    天安門瞭望》挾民族主義除三害 低級紅考驗北京

     北京清華大學、作家莫言、礦泉水品牌農夫山泉,這三者原本各自歲月靜好,最近卻「攤上大事兒」,被意外「炎上」,成為一群大陸愛國網民要「除三害」的對象。不過,事出必有因,分析當下大陸社會的氛圍,就連前《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都憂心,這些亂象意味著民粹的危險升溫。用民族主義凝聚愛國向心力的同時,如何做到對外開放、不嚇跑外資,其中尺度需要謹慎拿捏。

  • 為燕郊爆燃案阻擋採訪道歉升級 河北省委:接受監督支持保障正當採訪

    為燕郊爆燃案阻擋採訪道歉升級 河北省委:接受監督支持保障正當採訪

    中共河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倪岳峰14日主持召開市縣黨政主要負責人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做好廊坊三河市燕郊鎮7死27傷爆燃事故後續處置工作。由於案發時,現場人員蓄意阻止央視發文採訪,引發中國記協發文〈正當採訪是記者的權利〉,涉事三河市政府為此一早通報「深感自責、表示歉意」。但顯然不夠,河北省委在專題會議中表示,要自覺接受輿論監督,支持和保障媒體記者正當採訪。

  • 河北燕郊爆炸7死   央視採訪受阻引中國記協抗議  官方致歉了

    河北燕郊爆炸7死 央視採訪受阻引中國記協抗議 官方致歉了

    微信公眾號「中國記協」13日晚發布題為〈正當採訪是記者的權利〉推文指出,大陸央視總台記者當天在河北三河燕郊採訪7死27傷爆燃事故受阻。14日一早,涉事河北省廊坊三河市人民政府網站就「央視記者燕郊採訪遇阻」一事發布情況通報,通報深感自責、表示歉意。

  • 央視也敢攔?採訪燕郊2死26傷爆燃事故遇阻 記協發聲

    央視也敢攔?採訪燕郊2死26傷爆燃事故遇阻 記協發聲

    微信公眾號「中國記協」13日晚發布題為〈正當採訪是記者的權利〉推文指出,大陸央視總台記者在河北三河燕郊採訪2死26傷爆燃事故受阻。中國記協強調「正當採訪是記者的權利。」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