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亞健康族群的搜尋結果,共41筆
桃園市青年局於桃園長庚轉運站的A8桃園智慧產業加速器,12日攜手敏盛醫療體系與新創團隊在「敏盛智醫城」舉辦智慧健康新創體驗日,活動特別針對銀髮族群設計AI醫療與智慧健康服務體驗,讓市民能即時獲取健康檢測數據與疾病預防知識,進一步認識早期篩檢與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新北市三重銀新未來城計畫歷經5年審議,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6月10日審議通過,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日前赴議會做銀新未來城興建營運移轉案專案報告。陳指出,銀新未來城採BOT模式,獎勵民間參與,全部開發計畫約需105億,規畫設置只租不售的全齡友善附服務住宅單元,預計9月辦公展,明年初完成招商。
遠傳(4904)長期投入AI技術研發,並已成功將AI應用落地實踐。由遠傳自主打造的「遠傳智靈」AI平台,不僅加速公司內部AI應用開發與商業模式轉型,更在電信打詐領域展現成果,2025年自上百家大型企業中脫穎而出,榮獲經濟部首屆「智慧創新大賞」,創下電信業最佳成績。
生技新創公司格瑞奇生物科學日前發表其自主開發的預防醫療平台「AI Dr. Listening」,標榜全球開創以蛋白質錯構為核心切入點,結合AI檢測與結構修復藥物的「發病前介入」技術,在疾病尚未出現症狀前十年即實現風險預警與早期干預,該公司同時宣布,將於台灣與美國同步啟動臨床驗證計畫,針對亞健康族群進行平台準確性與預防成效評估。
為促進樂齡照護技術發展及產學合作,長庚大學技合處於7月4日舉辦「樂齡照護銀光商機技術媒合會」論壇,邀請來自產業界、公協會及學界等多位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樂齡照護的市場前景。
隨高齡化社會加速來臨與全民健康意識抬頭,外溢保單正迅速成保險新寵。壽險公司表示,未來趨勢預期將結合AI、大數據與穿戴裝置,打造更個人化、多元化的外溢機制,為保險產業開啟健康與風險保障融合的新時代。
為強化偏鄉數位服務與5G垂直場域應用,數位發展部昨(6)日由部長黃彥男率隊前往高雄茂林公立日照中心,也是全國首家原民區衛生所附設日照中心,視察由遠傳電信協助建置的5G遠距診療及健康照護服務,遠傳(4904)由網路技術副總盧祖耀代表出席,共同響應國家數位發展政策,以科技弭平城鄉數位落差、提升偏鄉地區醫療服務,並促進數位技術在醫療領域的創新應用。
仁寶今(28)日宣布,透過經濟部生醫小組和外交部的安排,此次以色列國會訪團,包含國會友台小組主席杜伯斯基和數位資深國會議員與幕僚,於4月份訪問仁寶暨其子公司宏智生醫。
仁寶(2324)28日指出,以色列國會訪團訪問仁寶暨子公司宏智生醫,了解「憂可視腦波壓力評估系統」在協助醫師診治憂鬱症的功能。這套系統可拓展到憂鬱症大眾健康預防計畫,訪問團一行對於腦機介面醫療創新軟實力相當感興趣,有助雙方未來進一步交流合作。
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年長者體衰比例高達一半,醫師門診常遇患者衰弱看診,但需要的未必是藥物,而是透過運動改善身心狀況。奇美醫院運動強化中心19日開張,從醫療轉銜「運動治療」。學者認為醫院帶頭推廣立意佳,但醫療要跟長照對接,否則成本太貴。
運動是良藥,但多數人缺乏正確運動觀念,醫院診間更常遇年長者體力衰弱求診,需要的不是藥物而是運動,鑒於現行健保體制下,醫師在診間時間有限,難以充分運動衛教,奇美醫院「運動強化中心」19日開張,包括奇美醫療財團法人經營決策委員會副主委邱仲慶、院長林宏榮、首席醫療副院長田宇峰等人大跳有氧運動,親身示範運動很重要!
依衛福部健保署2025年1月統計,目前國人重大傷病有效領證數超過106萬張,平均不到3分鐘就有1人申領,又以「需積極或長期治療之癌症」超過48萬張比例最高;再者,2022年身心障礙年齡別統計,64歲以下比重超過5成。此項長期照顧一年花費要多少?國泰人壽接受CTWANT採訪分析,以平均值來看,一年花費約為120萬元。那麼,民眾要如何靠健康險來分擔財務壓力?
敏盛醫療體系一直秉持以民眾患者為中心,全方位提供健康、亞健康與病人醫療健康照護服務發展,同時也持續社會關懷照護,以實際行動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今年適逢敏盛醫療體系50周年,集團預計贊助300萬元經費,支持國民健康署與法務部矯正署合作推動矯正機關C型肝炎(下稱C肝)篩檢及治療計畫,敏盛醫療體系與國際扶輪補助今年監所收容人C肝診治的自付費用,以具體行動支持臺灣消除C肝。
工研院在美國時間5日參加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5),是工研院第九度踏上CES國際舞台,今年展出四項創新科技,注重在「健康科技」、「智慧照護」兩大主題的跨域應用,涵蓋AI運算、非接觸感測、醫療大數據整合等,充分展現工研院以科技融入生活的願景,不僅解決日益增長的醫療挑戰,也為智慧生活開創新時代。
工研院參展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5),於美國時間5日參加CES展前記者會,此次也是工研院第九度踏上CES國際舞台,今年展出的技術特別注重在「健康科技」、「智慧照護」兩大主題的跨域應用,涵蓋AI運算、非接觸感測、醫療大數據整合等,充分展現工研院以科技融入生活的願景。
敏盛醫療體系2025(明)年即將迎來創建50周年,執行長楊弘仁期許集團明年營收朝向50億元大關挑戰之外,更描繪了集團下一個50年的發展藍圖,並有一系列員工福利方案,尤其是第一線的護理人員,其中輪班護理人員加薪1萬元,年終獎金1-1.5個月,全員2025年上調本薪5%。此外,集團員工均為敏盛智慧健康管理中心會員,享有同等的會員權益;集團也將加強發行員工認股權證以及限制型股票;同時提供具有健康特色的員工餐食,打造符合ESG世代促進員工身心健康的企業環境。
台灣明年即將邁向超高齡社會,政府推動「健康台灣」政策,以各項行動促進全民的健康生活、提升全齡的照顧,也讓台灣接軌國際健康永續發展的政策。盛弘(8403)楊弘仁表示,近年集團投入大健康生態系並導入智慧化的成果已逐漸顯現,在「健康台灣」趨勢之下,有助各子公司重點業務發展,2025年轉投資獲利貢獻可期。在本業穩定成長、子公司開始貢獻轉投資收益的期待下,盛弘明年獲利展望樂觀。
佳世達(2352)旗下浚鴻數據(DKABio)推出以獨家「數位分身(Digital Twin)演算法」為核心的AI健康管理服務,助民眾打造反映個人健康狀態的虛擬數位分身,即時掌握健康狀況並預測未來風險。該解決方案以低成本實現高效健康管理,特別適用於亞健康族群。
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了半數,其中又以三高對國人健康構成重大威脅,政府為此推動「888計畫」,預計以8年時間將8成以上三高病患納入照護網,期望將三高的控制率可以達到8成。國衛院22日與台灣諾和諾德藥品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未來將結合健康大數據,進行慢性病風險因子的監測、分析,發展出更精準的健康預測,推動個人化健康管理和教育。
盛弘醫藥(8403)響應政府「健康台灣」政策,旗下敏盛智醫診所將轉型為「敏盛智慧健康管理中心」,10月開始營運,率先打造全台首家健康台灣智慧照護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