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交通科技執法的搜尋結果,共34筆
台南市警察局為防制交通事故,減少交通違規對於行車順暢的影響,評估易肇事路段相關數據、違規態樣及道路順暢程度,規劃增設2處交通科技執法設備及台84線、61線等增4處固定式測速執法設備,於11月1日上線啟用。
桃園市政府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施政核心,持續推動科技治理、淨零減碳與綠色公共空間建設,兼顧環境、經濟與社會三大面向,打造共融且具韌性的城市。市府於10月31日世界城市日前正式發布《2025桃園市自願檢視報告》,以「永續不應遺漏任何人」為精神,強調市民是推動永續的重要夥伴。
桃園市大園警分局於暑假期間結合桃園交通科技執法中心辦理多場宣導活動,現場結合虛擬實境設備讓參加的學童及警專實習生們體驗各項用路情境,藉以提升自我保護觀念,新奇的設備讓學生們驚呼連連,直呼下次還要再來。
桃園市警局為期1個月的交通大執法共取締違規1萬5577件,較去年同期增加15.29%,其中超過7成違規都是闖紅燈,桃警除持續落實取締,也在暑假結合交通科技執法中心規畫「遊樂翻轉夏令營」,主打VR虛擬實境體驗,透過「身歷其境」學習危險辨識與防禦駕駛技巧,每周二、四開放15人以上團報。
桃警為期1個月的交通大執法共取締違規1萬5577件,較去年同期增加15.29%,其中超過7成違規都是闖紅燈,桃警除持續落實取締,也在暑假結合交通科技執法中心規畫「遊樂翻轉夏令營」,主打VR虛擬實境體驗,透過「身歷其境」學習危險辨識與防禦駕駛技巧,每周二、四開放15人以上團報,歡迎踴躍報名。
為遏止交通違規,自2024年1月起,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等8處裝置科技執法設備,經警察局統計,違規案件數未明顯減少。國民黨議員陳儀君批評,科技執法不是製造民怨、向老百姓搶錢,執法要有溫度,應效法台北市使用醒目的告示牌或裝設跑馬燈設施,容易讓民眾看見。新北市交通大隊表示,中正、復興路口事故率降低4%,未來將增設醒目警示路牌,提醒駕駛人。
為有效取締交通違規,新北市警察局自2022年起迄今,共建置120處科技執法設備,其中45處具有不停讓行人偵測功能,經統計交通事故件數有逐年減少趨勢。不過,民眾認為,廣設科技執法設備雖立意雖好,但公正性有待商榷。議員蘇泓欽認為,科技執法並非萬靈丹,交通事故不該全靠科技執法解決。
為擺脫交通地獄惡名,科技執法越設愈多,截至2024年底已逾743處,去年舉發84萬件違規,相較2022年的舉發量19萬件而言,大增64萬件、增幅達330%。交通部正修法,各縣市交通違規罰鍰收入,可用於科技執法費用,估3月實施,將迎來大科技執法時代。
科技執法搬家囉!桃園市交通警察大隊分析去年100處科技執法成效,事故減少12.03%,經滾動式檢討,將強化行人安全,擇定35處高事故地點建置科技執法,取締未停讓行人、闖紅燈、未依標線行駛、路口未淨空等違規,即起為宣導期,3月10日正式啟用開鍘。
科技執法搬家囉!桃園市交通警察大隊分析去年100處科技執法成效,事故減少12.03%,經滾動式檢討,將強化行人安全,擇定35處高事故地點建置科技執法,取締未停讓行人、闖紅燈、未依標線行駛、路口未淨空等違規,即起為宣導期,3月10日正式啟用開鍘。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大園警分局在桃園交通科技執法中心辦理交通安全宣導活動,利用虛擬實境設備讓參加的民眾體驗各項用路情境,提升民眾交通安全意識,並出動警察大頭娃娃在場進行互動,呼籲民眾提高警覺以減少事故發生率。
桃園市警局在今年「國家警光獎」績優警察人員遴選中脫穎而出,市長張善政11日市政會議時親自頒獎,警局榮獲團體組「改善交通類」第3名、「偵查犯罪類」優等獎、個人組「綜合評量類」第1名及優等獎1座、「打擊詐欺類」優等獎2座、「反黑肅槍類」優等獎1座,合計團體組2座獎項,個人組5座獎項,再創歷年來最佳成績。
行政院專案核定9680萬元補助桃園市建置29處科技執法設備,警方調閱相關「交通事故及違規件數」,分析「員警執勤難易度」及「交通工程完善度」,與各轄區分局共同研商後,擇定27處建置路口多功能科技執法設備,明年正式執法。還有2處用於龜山區間測速更新。
屏東縣警察局今年新增8處交通科技執法,預計明年1月正式啟用,其中在恆春鎮中正路專門取締違規停車的設備,因地處恆春鎮商業鬧區,不少居民提出臨停補貨、公車動線等需求問題,紛紛向議員反映。恆春警分局表示,針對議員及居民提出的建議,將執行規畫停車格、協調公車動線及規畫道路車道等改善措施。
新北市警察局明年歲入預算編列21.9億餘元,比今年增加編列2.7億餘元,主要原因為交通罰款與賠償收入增加1.6億餘元,因應今年12月1月增設的39處的科技執法,預計明年會有增加罰款收入,議員要求前提是要讓民眾知道該處有照科技執法,避免誤入陷阱而不自知。警察局表示,除提前宣導,還會寄送科技執法「期前宣導通知單」至車籍地址,告知車主在宣導期間已有違規,提醒勿因沒看到警察就不遵守交通規則。
台灣電動車與環保綠能廠商-凱勝綠能,14日宣布與亦捷科際公司簽署14台翻新電動大客車K9A銷售合約,首批6台電動大巴14日完成交車,準備陸續加入大新竹地區的公車運營行列。
凱勝綠能(2246)與亦捷科際簽署14台翻新電動大客車K9A銷售合約,首批6台電動大巴於今日完成交車,將陸續加入大新竹地區的公車運營行列。
桃園市議員陳韋曄蒐集桃園前十大「行人地獄」,都因車流量大、行人空間狹小、無行人停等空間釀禍,像八德區介壽路跟桃園區中正路每年有上百件行人死傷事故,呼籲通盤檢討。市府指出肇事熱點都位處人口稠密區,多因未禮讓行人和行人違規穿越車道釀禍,除加強宣導、改善道路工程、也會透過科技執法嚴格取締,多管齊下。
康芮颱風遠離,新北市恢復正常上班上課,全市紅黃線路段將明天(1日)早上7時起恢復管制,路邊停車亦同步恢復收費。康芮颱風帶來豪雨,水庫進行洩洪後,新店溪、基隆河、大漢溪及淡水河流域周邊高灘地須進行清淤作業而持續關閉,水門開啟時間仍需視清淤狀況而定,故水門周邊紅黃線仍開放停車至明天(1日)17時。
台灣每年有超過3000人因交通事故死亡,惡劣環境被外媒形容是「行人地獄」,政府宣示從教育、工程、執法面向改善交通。據統計,內政部警政署2022年起協助各縣市建置610套科技執法設備,取締項目達數10種,去年就有破百萬件交通違規仰賴科技舉發,粗估罰金多10億元以上,而裝設後的事故件數、死傷比率則呈現雙位數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