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位元的搜尋結果,共582

  • 屏東登革熱群聚!萬丹2日增2例 2案相距僅125公尺

    屏東登革熱群聚!萬丹2日增2例 2案相距僅125公尺

    屏東縣繼9日出現縣內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後,10日又新增1例,個案為萬丹鄉20多歲女子,與首例的工作地相近,僅查125公尺,目前住院治療中,對此,屏東衛生局表示,已指示萬丹鄉公所成立鄉級緊急指揮中心,全力防堵疫情擴散。

  • NAND缺貨炸裂!首檔記憶體千金股來了 控制晶片出貨飆3倍

    NAND缺貨炸裂!首檔記憶體千金股來了 控制晶片出貨飆3倍

    美股持強創高,日、韓與台股也跟上腳步,AI產業依舊是唯一的鎂光燈焦點,台股不僅電子權值股強勢表態,次產業穩定良性輪動,多頭趨勢未見改變。

  • 《半導體》華邦電再戰高價 外資喊上7字頭

    華邦電(2344)周四股價以58.6元再度刷新25年以來高價,美系外資持續看好華邦電在DDR、NOR與SLC NAND的報價上升,以及未來CUBE擴產。展望第四季,外資強調結構性的供應吃緊支撐營運表現,且第四季即使無庫存評價回沖,預期單季毛利率表現也可維持第三季水準,至於明年華邦電喊話將會是健康的一年,而華邦電亦啟動擴廠,宣布355億元將用於高雄記憶體擴廠,計畫將晶圓產能由每月1.5萬片提升至2.4-2.5萬片,並隨16奈米產能擴充而使位元出貨量翻倍,上修後續年度EPS表現。美系外資重申「首選」評等,目標價再升上看7字頭。

  • 《半導體》華邦電Q3轉盈EPS 0.65元 擴產進度及產品價格全說了

    華邦電(2344)周四召開線上法說會,並說明第三季營運。華邦電今年第三季三率三升,單季每股盈餘0.65元,創下3年以來單季新高。受到結構性供應缺口正推動DDR4與DDR3合約價持續上漲,漲勢預期延續至2026年,而預期SLC NAND的供給在接下來幾個季度也仍將維持吃緊,推升價格進一步上漲。展望後續,華邦電CMS 16nm製程已完成試產前準備,8Gb DDR4/LPDDR4產品線預期2026年量產,Flash與CMS擴產計畫正進行中,2026~2027年資本支出將近新台幣400億元。CUBE專案也進展順利,預期於2027年有顯著貢獻。

  • 南亞科10月營收 年增逾2.6倍

    南亞科10月營收 年增逾2.6倍

     南亞科(2408)10月合併營收79.08億元,月增18.66%、年增高達262.37%,累計前十月營收444.01億元,年增49.3%,創下自2021年9月以來新高。

  • 《半導體》南亞科10月營收年增2.6倍 登50個月高、同期新高

    南亞科(2408)2025年10月份合併營收新台幣79.07億元,年增262.37%、月增18.66%,創下同期新高,並創下50個月以來新高;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444.00億元,年增49.30%。受惠DDR4價格強飆,展望明年,2026年上半年DDR4合約價漲幅仍顯著,2026年DDR4合約價漲勢超出預期,市場大幅上調南亞科ASP預估,且南亞科2026年位元出貨量具上修潛力,助力後續營運。土洋法人預估,南亞科明年獲利上看兩個股本,挑戰歷史新高,目標價上調至180元,並維持南亞科「增加持股」評等。

  • 《其他電》鴻海研究院、QunaSys首秀成果 深化量子運算合作

    鴻海(2317)旗下鴻海研究院(HHRI)宣布,與量子運算軟體領導者QunaSys合作研究的論文,已獲得國際期刊Physical Review Research接受刊登,雙方未來將持續強化合作,加速量子技術落地與普及,推動全球量子產業生態系發展。

  • APEC領袖峰會登場》林信義、貝森特會談 聚焦三話題

    APEC領袖峰會登場》林信義、貝森特會談 聚焦三話題

     APEC領袖峰會10月31日正式登場。我方代表林信義與美國財長貝森特在會議空檔時段,進行簡短會談,討論雙方共同關心的話題,涵蓋技術、韌性供應鏈、台灣在美國的投資。市場關注,台灣除尋求外交突破之外,台美談判進度能否因此推進。

  • 研調上修本季DRAM漲幅 上看23%

     記憶體價格漲勢持續升溫,第四季DRAM市場可望迎來全面上修。TrendForce最新調查指出,全球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積極擴建資料中心,帶動伺服器用DRAM合約價走強,供應商同步調高報價意願,使一般型DRAM價格預估漲幅由原先的8%~13%,上修至18%~23%。惟目前合約價尚未完全開出,後續仍可能再次調升,反映出供需持續偏緊,市場氣氛轉趨樂觀。

  • 《科技》DRAM漲價Q4可望再上修 DDR5合約價明年估續揚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2025年第四季server DRAM合約價受惠於全球雲端供應商(CSP)擴充資料中心規模,漲勢轉強,並帶動整體DRAM價格上揚。儘管第四季DRAM合約價尚未完整開出,供應商先前收到CSP加單需求後,調升報價的意願明顯提高。TrendForce據此調整第四季一般型(conventional DRAM)價格預估,漲幅從先前的8-13%,上修至18-23%,並且極有可能再度上修。展望明年,預期DDR5合約價於2026全年都將呈上漲態勢,尤以上半年較顯著,與HBM3e價差在明年預估顯著收斂。

  • 川習會將談「全球和平計畫」聚焦俄烏 美財長:制裁讓俄立即痛苦

    川習會將談「全球和平計畫」聚焦俄烏 美財長:制裁讓俄立即痛苦

    美中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的第5輪經貿磋商有重大進展,美國財長班森特(Scott Besssent)昨(26)日表示,中國大陸擴大稀土管制或延後一年,美國也沒必要徵收100%關稅。關於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班森特表示兩位元首也計畫討論全球和平計畫,尤其聚焦俄烏戰事。班森特談及對俄羅斯的制裁時說,制裁將讓俄羅斯立即感到痛苦。

  • 相中量子運算 美政府擬入股

    相中量子運算 美政府擬入股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政府正與多家量子運算公司洽談,以聯邦資金換取公司股權,此舉可能重塑新興科技領域的公私合作模式,鞏固美國在量子科技的全球領導地位。

  • 《半導體》華邦電董座:台商第三次遷移 55分廠商會找到出路

    華邦電(2344)針對台灣神山台積電被美國要求晶片55分製造,董事長焦佑鈞認為,台灣的資源往美國移動,這個是不可避免的一個趨勢,事實上是台灣第三次遷移,最早的時候許多台灣的製造業是往東南亞搬,至90年代之後往中國大陸搬,如今2020之後逐步往美國遷移,因為這是美國帶動的一個世界趨勢,台灣只是想辦法去抓到這個趨勢的機會而已。至於55這個數字,同樣是美國人的期待,這個不是個別企業的決策,個別企業會在這個趨勢當中去尋找其公司最適合自己的發展策略,故不要把政府的政策跟企業的決策畫上等號,這是整個世界經濟發展潮流的一個簡單原則。

  • 威剛董座喊「缺貨到頭好痛」 首曝搶貨對象口袋很深

    威剛董座喊「缺貨到頭好痛」 首曝搶貨對象口袋很深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記憶體產業掀起前所未見的缺貨潮,讓記憶體模組廠威剛董事長陳立白直呼,這次從來沒有過的經驗,威剛4大產品線包括DDR4、DDR5、NAND Flash以及HDD(硬碟)首度全都面臨缺貨,雖然手上還有百億元的庫存,但進入10月之後只能踩煞車惜售,這一波缺貨到很頭痛,因為搶貨的對手不是同行,都是實力雄厚的CSP業者,連OpenAI也變成了大買家。

  • 華邦電訂單動能轉強 明年營收戰千億

     華邦電總經理陳沛銘18日表示,7月以來,明顯感受到市場熱度升溫,訂單動能顯著轉強,「許多過去難以切入的客戶,主動洽談長期合作,甚至提出多年期合約需求」,反映市場對DDR4產品的高度期待與結構性缺貨現象,華邦電可望因此明年挑戰千億元營收。

  • MCU全面進化 盛群三箭齊發

    MCU全面進化 盛群三箭齊發

     盛群(6202)16日舉辦年度新品發表會,以「智慧賦能、引領永續」為主軸,推出多項聚焦健康照護、安全防護與綠能應用的新產品,並將邊緣AI(Edge AI)技術導入MCU平台,展現公司AI化與永續轉型的成果。

  • 蟹季淘金 挑蟹師月入達85K

    蟹季淘金 挑蟹師月入達85K

     金秋時節,正是蟹肥菊黃的好時節的同時,有一類人練就一身「火眼金睛」,要吃上好吃的螃蟹可少不了他們;他們既是螃蟹的「品質守門人」,也是「定價師」。據瞭解,目前「挑蟹師」可謂供不應求,市場薪資行情更是直線看漲,平均收入在每月2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8.5萬元)左右。

  • 南亞科股價 三位數成共識

    南亞科股價 三位數成共識

     南亞科法說會後股價上沖下洗,震盪幅度逼近15%,伴隨成交量劇烈放大,人氣旺盛可見一斑。繼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拉升股價預期至110元後,大和資本、麥格理、凱基與金控旗下投顧等全面拉升股價預期,幅度動輒翻倍,目標價最高來到120元以上,潛在漲幅約4成。

  • NAND業者 轉攻超大容量SSD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AI推理(AI Inference)應用快速推升即時存取、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需求,促使傳統硬碟(HDD)與固態硬碟(SSD)供應商,積極擴大供給大容量存儲產品。

  • 《科技》AI存儲需求激發 NAND供應商加速轉進大容量NearlineSSD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AI推理(AI Inference)應用快速推升即時存取、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需求,促使傳統的硬碟(HDD)與固態硬碟(SSD)供應商積極擴大供給大容量存儲產品。由於HDD市場正面臨巨大供應缺口,激勵NAND Flash業者加速技術轉進,投入122TB、甚至245TB等超大容量Nearline SSD的生產,原先對未來需求的不確定性獲得緩解。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