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低度使用住宅的搜尋結果,共23筆
台灣人口結構快速老化、少子化問題日益嚴峻,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台灣人口數為2331萬人,已連續21個月負成長。從日本經驗來看,當人口流出、需求萎縮,原本位於都市邊陲或鄉村地區的住宅資產,很容易出現價格下滑甚至淪為「負資產」的現象。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指出,這樣的隱憂,也正逐步在台灣上演,新北萬里區低度使用住宅比率(即空屋率)都已經達29.83%。
台灣人口結構快速老化、少子化問題日益嚴峻,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台灣人口數為2331萬人,已連續21個月負成長。從日本經驗來看,當人口流出、需求萎縮,原本位於都市邊陲或鄉村地區的住宅資產,很容易出現價格下滑甚至淪為「負資產」的現象。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指出,這樣的隱憂,也正逐步在台灣上演,新北萬里區低度使用住宅比率(即空屋率)都已經達29.83%。
全台近期邁入大交屋潮,各地空屋情況逐漸湧現。住商機構觀察內政部統計,盤點七都2024年下半年低度用電住宅資料,盤點各行政區數量較多的20處行政區。其中,以桃園市中壢區達1.8萬宅位居七都龍頭,並以桃園市龜山區年增1,888宅最多。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自疫情後房市多頭的建商推案多集中於近期交屋,近年來最大交屋潮適逢房市急凍,令有重劃區議題的縣市出現大量空屋。
全台近期邁入大交屋潮,各地空屋情況逐漸湧現。住商機構觀察內政部統計,盤點七都2024年下半年低度用電住宅資料,盤點各行政區數量較多的20處行政區。其中,以桃園市中壢區達1.8萬宅位居七都龍頭,並以桃園市龜山區年增1888宅最多。
內政部發布「113年下半年低度用電住宅及待售新成屋概況」,全國待售新成屋自2022年第1季以來逐季攀升,至2024年第4季增至11萬1085宅,首次突破11萬宅,主要因過去推案逐漸完工,顯示市場待售新成屋仍多。內政部也提醒民眾,購屋時應依自身經濟能力評估選擇,理性購屋、穩健安居。
內政部發布最新租金統計資料,統計樣本為3月底租金補貼有效租約共67.4萬件,統計全國租金總價中位數為8,500元,其中新北市租金中位數13,000元,台北市則是12,500元,分居一、二,且遠高於全國平均。
內政部今(31日)發布「113年下半年低度用電住宅及待售新成屋概況」,全國待售新成屋自2022年第1季以來逐季攀升,至2024年第4季增至11萬1085宅,首次突破11萬宅,主要因過去推案逐漸完工,顯示市場待售新成屋仍多。內政部也提醒民眾,購屋時應依自身經濟能力評估選擇,理性購屋、穩健安居。
為照顧多元居住需求,內政部持續推動「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計畫」,透過與地方政府與租屋服務業者合作,將民間住宅納入社會住宅體系,不僅提供中低收入與社會弱勢戶可負擔、安全的居住空間,也鼓勵房東活化閒置住宅、穩定收益,並推動租賃產業升級,形成「房東、房客、產業」三贏局面。
4月電價預計平均要漲6%~9%,台電董事長曾文生19日表示,去年10月電價未漲足,是考量後續有政府預算撥補,現在如沒有(拿到),會把這狀況報給電價會裁決。至於4月電價調整狀況,台電的主張就是「電價結構合理化」,會以與成本差距較大的住宅、小商家為主。首先鎖定現行空屋每月僅收20度底度費門檻,規劃調高底度數,反映投資費用,衝擊150萬戶。
內政部19日部務會報由統計處報告「113年上半年低度用電住宅及待售新成屋概況」,今年上半年全國低度使用住宅數為86萬2446宅,占全國房屋稅籍住宅類宅數比率9.32%,相較於112年下半年(上期)增加1萬2313宅(增加0.07個百分點)。
內政部19日部務會報由統計處報告「113年上半年低度用電住宅及待售新成屋概況」,今年上半年全國低度使用住宅數為86萬2446宅,占全國房屋稅籍住宅類宅數比率9.32%,相較於112年下半年(上期)增加1萬2313宅(增加0.07個百分點)。
央行未祭出第8波信用管制措施,但金管會卻出手了!金管會19日公布2025年金檢項目,其中外界關心的不動產放款、房貸是金檢重點之一,且新增「建商周轉金移作建築使用的合理性」以及「餘屋貸款資金用途與流向的控管」2項目。金管會官員表示,明年上半年就會專案檢查。
建案完工潮推升全國待售新屋飆新高,內政部19日指出,今年上半年待售新成屋創歷史新高,顯見市場上選擇很多,呼籲民眾理性購屋。
內政部19日部務會報由統計處報告「113年上半年低度用電住宅及待售新成屋概況」,今年上半年全國低度使用住宅數為86萬2446宅,占全國房屋稅籍住宅類宅數比率9.32%,相較於112年下半年(上期)增加1萬2313宅(增加0.07個百分點)。
根據內政部低度用電住宅比例最低的行政區觀察空屋率,全台以新北市蘆洲區4.2%最低、台北市內湖區居次,為全台二個低於5%的行政區,全台低於6%的行政區普遍位於雙北,包括台北市東側四區,以及新北第一環行政區,高入住率及高使用率提供房價更高支撐性。
國內房價居高不下,卻仍有大量空屋。內政部27日公布,去年下半年全國低度使用住宅比率為9.25%,共有85萬133宅,較前年同期大幅增加5萬4947宅。其中占比最多的前2名分別是金門縣和宜蘭縣,房價高昂的台北市和新北市則分居倒數第一和第二。與去年上半年相較,則以台南市和台中市增加的數量最多。
建案完工潮、待售新屋飆新高,內政部27日發布去年Q4待售新成屋宅數10.1萬宅,首次突破10萬宅、創統計以來新高。而去年下半年的低度使用住宅比率達9.25%,其中,20坪以下小宅低度使用比率近17%最高,內政部指出,小宅為當前房屋銷售趨勢,但卻「意外」在低度使用比率中居冠,當中可能包含投資客買房後未使用,還需進一步觀察分析。
內政部今天發布統計,去年下半年全國低度使用住宅宅數為85萬133宅,較去年上半年減少1184宅,為負0.08個百分點,較前年同期則大幅增加5萬4947宅,增幅為0.48個百分點。依縣市別觀察,以臺北市最低,其次為新北市;金門縣最高、宜蘭縣次高,若與去年上半年相較,臺南市低度使用住宅宅數增加最多。
台灣高房價令許多人哀號買不起,一名網友近日到桃園拜訪友人,發現社區大樓晚上開燈戶數只有四分之一,鄰近社區點燈率也不高,但友人卻說兩年來房價漲了不少,讓他好奇空屋率怎麼跟房價成反比,引起眾人討論,也有內行人一語道破,直言「台灣的房子不是給人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