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保育員的搜尋結果,共228筆
台北市立動物園旅居捷克布拉格動物園的穿山甲「潤喉糖」,於11月9日午間辭世。園方表示,從9月底,布拉格動物園的保育員們便注意到「潤喉糖」的健康出現警訊,進食狀況不佳,園方隨即展開系列檢查且密集監測,10月「潤喉糖」狀況一度有所好轉,可少量進食,但月中後狀況再次出現波動,於9日不幸離世。
今年台灣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TAZA)舉辦「第三屆動物行為豐富化設施設計大賽」於10月28日決選(以下簡稱行豐比賽),由台北市立動物園隊伍參賽的「狐猴塗抹替代物」和「紅毛猩猩知我心」主題計畫,分別獲得本屆比賽的冠、亞軍。動物園表示,入圍的2件行豐作品皆經過科學量化、反覆測試操作,觀察到動物們捧場使用,表現出多元化自然行為。
高雄壽山動物園深受遊客喜愛的非洲獅「大姊」因癌症病逝,終年20多歲,約相當人類80歲。這位陪伴無數大小朋友成長的「獅群女王」離世消息傳出,讓園方同仁與遊客都感到萬分不捨。不過,園方也透露,新夥伴「布蕾」也已融入獅群,偶爾呆萌的舉動,彷彿延續著「大姊」帶來的笑容。
台北市立動物園25日舉辦建園111周年園慶活動,今年園慶主題延續「野性再現 Devoting to Rewilding」概念,自10月起以精采趣味寓教於樂活動,邀請民眾透過動物園的日常看見現代動物園為保育野生動物重返野外,翻轉物種瀕危趨勢所做的努力。動物園建園111周年特別同步推出紀念版門票「野性再現Devoting to Rewilding」,以休士頓動物園與台北動物園保育合作的山地斑哥條紋羚為門票新「畫」題。
「綜藝天王」胡瓜YouTube頻道《下面一位》最新一集來到新竹動物園,首次體驗的他,原以為來新竹是要體驗一趟科技旅行,沒想到竟是當一日保育員,還被指派要照顧園區最凶猛的動物,讓胡瓜也不禁擔心起:「我這集是不是有保險?」
「深圳,有好多滑板好手!」板齡10年的高雄男大生MAX說,今年暑假,台灣有數十位混齡滑板手到深圳與同好交流;事實上,就連知名塗鴉畫家今夏也聚集深圳,共同創作。在深圳高新技術心臟地帶南山區一處老舊廠區改造的文創園區裡,CTWANT記者看到了一片片六層樓高的塗鴉牆。
台北市立動物園18日傳出白犀牛死亡事件,據悉有遊客在白犀牛區發現一隻白犀牛倒臥在地翻滾抽蓄 ,連忙通報園方處理。園方指出,死亡白犀牛為母白犀牛犀慧,38歲已屬為老齡個體,今早動物觀察時發現動物行動較為遲緩,保育員呼喊名字反應較慢,中午12時42分接獲通報到場時,犀慧已倒地死亡,進一步狀態要等解剖結果。
高雄電影節於10日正式開幕,台灣首部動物職人劇《動物園 第1-2集》舉行世界首映,製作人唐在揚、導演蘇文聖率領主演群王柏傑、邵雨薇及李淳現身。唐在揚表示,《動物園》是台灣第一部以「動物職人」為主題的影集,能夠順利拍攝,感謝壽山動物園的大力支持,「一般來說,動物園不太允許進入後場,但壽山園區完全開放、不藏私,全力協助我們,才能完成這部作品。」3位演員在片中穿上保育員裝備,笑說常被民眾誤會是園方員工,遇到遊客會上前問路或詢問園區資訊,也只能大概指出方向。
為提升動物福祉,建興儲存科技公司在中秋節前夕再次展現愛心行動,繼去年為新竹市立動物園的動物們製作玩具後,近日再號召33位工程師及眷屬,為園內動物製作專屬創意「動物中秋月餅」,讓園內動物一同感受節慶氛圍,增添行為豐富化的樂趣。
為提升動物福祉,建興儲存科技公司在中秋節前夕再次展現愛心行動,繼去年為新竹市立動物園的動物們製作玩具後,近日再號召33位工程師及眷屬走進動物園,打造專屬的創意「動物中秋月餅」,讓園內動物一同感受節慶氛圍,增添行為豐富化的樂趣。
為共同響應10月5日「石虎日」(十、五諧音),台北市立動物園在10月4日「世界動物日World Animal Day」暨「國際保育員日International Zookeeper Day」舉辦「就是i石虎」快閃活動。午後安排「亞洲貓科大復興」特映會及映後座談,邀請民眾透過教育活動與觀影體驗,深入了解台灣原生貓科動物「石虎」所面臨的嚴峻生存挑戰與保育希望。
中秋佳節將至,高雄壽山動物園為園內動物準備豐盛的應景大餐,除了清爽多汁的柚子,還有依照各種動物習性「客製化」的特製月餅,增加動物食材的豐富性。紅毛猩猩「阿宏」披著紅色披風開箱品嘗柚子,黑熊「波比」趴吃柚子皮,狐獴用利爪挖月餅找蟲蟲。
台北市立動物園小貓熊「可頌」2024年4月前往日本多摩動物園相親,今年9月「可頌」傳出精神不佳、一度出現呼吸困難,不過曾短暫好轉,但北市動物園3日表示,「可頌」於2日清晨不幸病逝,讓曾經照顧牠的保育員唏噓不已,消息一出,也有不少民眾留言,「可愛的可頌一路好走」、「希望能找出病因,以防未來類似憾事再發生」。
即便過了「暑假」,9月各地白天的高溫仍持續炎熱,連續出現36度以上高溫天氣時有所聞,台北市立動物園為了讓動物們在炎熱的天氣中保持清涼,於今夏新添了製冰機,讓保育員可以隨時為動物們取用碎冰,搭配蔬果等食材提供夏季限定版「蔬果剉冰」。動物園表示,這些冰品不僅為動物們帶來環境的清涼感,藉由改變食材提供的方式也為動物們增加生活樂趣。
台北市立動物園穿山甲館(熱帶雨林室內館)在2025年6月下旬動物園不對外開放期間,翻新了大巨嘴鳥的活動場,並設置了新枝幹、藤蔓、仿木棲架等,還特別安排二趾樹獺「蘇珊」、「葉橙」與大巨嘴鳥共享空間當室友。園方分享,大巨嘴鳥偶爾會「順手」取食樹獺的食物,或是無意中擋住樹獺的去路,但並未引發衝突,反而展現了不同種類動物在共享資源時的適應力。
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圓圓」30日歡慶21歲生日,保育員為「圓圓」設計「海灘休閒風」主題的行為豐富化創意「冰蛋糕」,也邀請園內資深獸醫師分享經驗,像是圓圓從四川到台灣的運輸過程、到新環境適應狀況、大貓熊懷孕的前後照護等。大貓熊館長王建博說,有關未來貓熊引進與繁殖計畫,都持續跟四川、成都保持聯繫,只要有些研討會、繁殖會議舉辦皆會全力參加,也希望可以有交換計畫,但需要不斷努力去達成目標,能否讓圓圓當阿嬤會再規畫。
台北市立動物園穿山甲館的栗喉蜂虎,首次在館內成功自然繁殖及育幼,園方表示保育員在6月下旬,發現栗喉蜂虎自然配對後,陸續在穿山甲館內的人工仿岩巢區產蛋,其中1對蜂虎的3顆蛋在7月中孵化,經過新手鳥爸媽將近4周的辛勤哺育,健康成長的幼鳥們已於8月中離巢,開始在穿山甲館中學習其他成鳥四處飛翔,為園內的栗喉蜂虎保育行動寫下新篇章。
台北市立動物園24歲的棕熊「小喬」,2023年移除乳腺腫瘤後恢復良好,豈料今年3月又發現轉移腫塊,雖已成功將腫塊摘除,但肺部轉移病灶有惡化情形,近日出現喘促與食欲下降等症狀,左下腹皮膚也抓到脫毛、出血,醫療團隊19日檢查確定為腫瘤復發,綜合評估「小喬」所承受的不適與痛苦,經動物福祉評估小組審慎討論後,決定以人道方式協助「小喬」安詳離開。
台北市立動物園熱帶雨林區的笑翠鳥家族,5月再度迎來新成員,目前由笑翠鳥父母與前一窩的1隻姊姊帶著2隻小「菜鳥」,共5隻笑翠鳥借住熱帶雨林區的戶外活動場,民眾到動物園時,可以仔細觀察找出今年新生的菜鳥們,或許有機會還能聽到笑翠鳥的招牌笑聲。
武陵山莊附近林間有台灣黑熊中「山豬吊」套索陷阱受困,林保署台中分署通知野生動物急救站等單位,歷時10多個小時翻山越嶺救援,除截指清創,還進行約6小時的牙科治療,拔牙、根管治療等,黑熊暫時只能吃特製「熊熊泥」,傷癒之路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