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信評等級的搜尋結果,共36筆
中美貿易戰風險增溫,債市全面走揚。根據美銀引述EPFR統計至至10月15日止近一周,三大債市仍保持淨流入;其中投資級企業債基金仍維持淨流入居冠、金額為59.9億美元;新興市場債淨流入力道擴大至36.9億美元、非投資等級債基金淨流入金額增至25.1億美元。
隨美國聯準會(Fed)啟動降息,及雙十連假中美貿易戰再爆,美股應聲血崩,影響公股銀行股債市投資策略,公股銀行認為,第四季波動可能加劇,但台股長線可延續上行動能,將以逐步從追逐題材轉向實質能實現獲利的企業,鎖定AI、高息個股;債市因預期第四季美債殖利率呈區間震盪,將適度加碼債券,逢利率彈升分批建置部位。
市場終於迎來美國聯準會降息,同時看好美國經濟表現強韌,上調近三個年度經濟成長率預估至1.6%、1.8%與1.9%。投信法人表示,各債券類別中非投資等級債最受惠經濟成長,統計過去30年,當美國實質GDP成長率介於1.5%~1.8%時,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平均年報酬率7.04%,明顯優於投資級債的5.7%與公債的4.97%。
兩大國營銀行臺灣銀行、土地銀行全年獲利目標提前達陣,臺銀累計2025年前三季稅前盈餘為257.06億元,土銀前三季亦賺進151.66億元,均已超出各自原訂的全年預算數150.31億元、124.01億元。
全球金融市場波動與氣候風險加劇下,保險業資本適足與信用狀況備受關注。根據中華信用評等、標準普爾(SP)、AM Best 等國內外機構最新發布,台灣主要產險公司普遍維持穩健評等,展望大多以「穩定」為主,顯示整體產險業信用體質良好。
9月將除息的ETF陸續公告每股預計配發金額,債券ETF方面,截至9月3日止,已有40檔公布,其中季配型產品有18檔,月配型則有22檔,季配債券ETF以群益0-1年美債(00859B)0.608元最高,預估單期殖利率近1.5%、預估年化殖利率近6%,永豐1-3年美公債(00856B)配發0.5元的不錯水準,月配型以富邦全球非投等債(00741B)預估每股配發0.199元最佳。
隨全球利率環境可望轉向,市場對降息預期升溫,統計2007年以來投資等級以上公司債券及ABS、CMBS平均違約率甚低接近於零,顯示高信評資產經得起市場淬鍊,投信法人看好未來債市行情投資機會。
汽車金融和潤企業(6592)8月20日將召開線上法說會,說明公司營運成果以及未來展望。和潤企業今年第二季每股盈餘1.45元,為四個季度高檔;上半年獲利減少1成以上,基本每股盈餘降至1.92元。和潤企業未來將持續深化企業金融布局,強化產品力與在地服務,同時積極評估拓展東南亞市場契機,打造多元成長引擎。
台灣汽車金融龍頭和潤企業8日公告7月自結合併營收總計為19.63億元,年減24%,主因為去年8月配合集團整體發展策略調整,出售子公司和雲行動服務全數股權,導致本月合併營收與去年同期產生基期差異;然和潤企業營運仍維持穩健成長,7月整體營運表現中,以企業金融領域的成長最為顯著。
國人偏好投資美債,持有美國公債規模高達全球排名11大。一家壽險高層說,事實上,比起美國公債,許多公司更偏好信評等級佳的美元公司債,在風險可控前提下,能獲得更高的投資報酬率。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公股銀行下半年投資策略更趨保守謹慎,在風險控制與收益追求間尋求平衡。股票將以高息股為主,目前各公股銀台股部位相較去年底已有下降,下半年則預期維持現有水準;債券將縮小存續期間,並適時加碼信評等級較佳的債券標的。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國際(Fitch Ratings)最新報告指出,儘管台灣銀行業整體面臨來自全球貿易與經濟成長放緩的挑戰,其主要民營銀行仍展現出強勁韌性,信評等級維持穩定,展望雖下調但體質未明顯惡化。
美國藉著關稅談判尋求重塑全球貿易格局,美元存在「結構性」走弱的風險,許多資產管理機構考慮將資產從美國轉移到其他地區,公股銀行近期紛紛評估將視市況發展,增持非美貨幣或相關債券,賺取額外的資本利得。
美債市場再爆大利空,多家華爾街巨頭包括DoubleLine Capita、PIMCO和TCW集團等,紛紛減持30年期美債,這場「棄長逐短」的美債風潮,反映市場對美國財政的深度焦慮。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干擾全球金融市場,美債殖利率近期波動大,財政部已著手盤點旗下公股銀行美國公債投資情況,並訂出五大原則,要求公股銀倘市場疑慮升溫,應動態調整債券部位配置,降低曝險金額。
川普關稅來襲下,台股下半年是否回漲變數仍高,由於本次關稅台灣的稅率高於市場預期,台美是否能達協議仍有變數。法人表示,有鑑於市場信心仍脆弱,在選股策略上,首選高殖利率、相對低波動、內需型等三大概念股,防禦型標的進可攻退可守;選債則以長、短天期美債ETF為主。
美國聯準會(Fed)2024年9月啟動降息,新年度可能放慢速度,考量上年度12月點陣圖預期,2025年還有2碼(1碼是0.25個百分點)的降息空間。公股銀高層分析,債券投資將視到期狀況與市場行情,以流動性佳的公債與高信評的公司債為目標,兼顧信用風險並提升資金運用效益。
川普勝選,除了股市有小型股的突出漲勢外,債市中也有亮點,非投資等級債表現領先於其他債市,由於非投資等級企業多屬美國內需型產業,最受惠美國優先政策,也相對可降低潛在關稅衝擊,展望2025年,可望在三大利基支持下,營造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中國輸出入銀行於11月11日獲得稱惠譽公司確認長短期發行人違約評等分別為「AA」及「F1+」,國內長短期評等分別為「AAA(twn)」,以及「F1+(twn)」,長期評等展望「穩定」,係國內銀行業所獲得之最優信評等級,與我國主權評等一致,顯示輸銀債信極佳且履約能力強,並且以穩健資產品質審慎經營管理,俾兼顧政策任務執行暨維持適度獲利。
儘管聯準會已降息2碼,但近期美國十年期公債的殖利率不降反升,讓不少投資人大感意外。新加坡大華資產管理預期,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在年底前將維持在3.8%至4.3%間。對高息收有需求的投資人而言,若選擇「高票息」、「高品質」與「低入手價」兩高一低的債券商品,將可獲得相對有吸引力的債息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