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修繕團的搜尋結果,共20

  • 人溺己溺!險遭滅村台南里民「感同身受」 募款50萬助花蓮

    人溺己溺!險遭滅村台南里民「感同身受」 募款50萬助花蓮

    丹娜絲風災中險遭滅村的台南七股西寮里,因面臨前所未見暴潮衝擊,受創嚴重,災後各方資源湧入救災、修繕房屋,目前復原接近完成之際,得知馬太鞍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家園全毀,西寮里民深切感同身受,在里長柯勝強帶領里民自發募款下,短短幾天募集近50萬元,送往花蓮災區,這份心意更顯彌足珍貴。

  • 台南 慈善團體 助北門受災戶修繕

    台南 慈善團體 助北門受災戶修繕

     為協助丹娜絲颱風弱勢受災戶重建家園,慈濟台南區修繕工班發起「安心家園」專案,積極投入弱勢受災戶房屋修繕工作,在北門區完成9戶,21日下午修繕團隊舉行完工祝福儀式,為這9戶家庭送上祝福,讓他們安心入厝。另外,北門區公所與親慈慈善會簽約,啟動另一項專案認養弱勢戶屋頂修繕工程。

  • 丹娜絲風災慈濟送暖 修繕工班助9弱勢家庭重建入厝

    丹娜絲風災慈濟送暖 修繕工班助9弱勢家庭重建入厝

    丹娜絲颱風過後,為協助受災弱勢家庭重建家園,慈濟台南區修繕工班發起「安心家園」專案,積極投入弱勢受災戶房屋修繕工作,已完成9戶,21日下午修繕團隊舉行「送完工祝福禮」儀式,為這9戶家庭送上祝福,讓他們安心入厝。另外,親慈慈善會認養弱勢戶屋頂修繕工程,在北門區公所舉行簽約儀式,正式啟動這項協助修繕專案。

  • 丹娜絲重創台南老屋!「3R計畫」用紅瓦找回鄉村風景

    丹娜絲重創台南老屋!「3R計畫」用紅瓦找回鄉村風景

    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鄉間老屋,不少人心疼傳統紅瓦厝屋頂風景日益消失,台南市文化局啟動3R計畫(共修共築:韌性農村災後修繕行動系統計畫),選定柳營區八翁里為示範點,邀集修繕老屋師傅約10人,並回收其他老屋拆除下來的紅瓦、水泥瓦重新使用,並協調運輸與費用分攤,讓老瓦在災後重返屋頂,也盼藉此建立一套制度化、可複製的老屋修繕流程。

  • 7旬獨居翁靠帆布苦撐破屋 雨勢猛灌積水清不完 只求天公伯停手

    7旬獨居翁靠帆布苦撐破屋 雨勢猛灌積水清不完 只求天公伯停手

    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溪北地區,後壁已是重災區,又昨天再度遭遇豪雨侵襲,災民蒙受「屋漏偏逢連夜雨」之苦;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中午到後壁侯伯里勘災,廖姓獨居翁住家屋頂被風吹掀以帆布覆蓋,昨屋內積水也嚴重,廖翁面對院長慰問「三餐怎麼處理?身體都好嗎?」廖翁只吐露一心願「天公伯麥擱落雨了!」

  • 南市府5億元墊付救災 藍議員批不夠:追加20億元

    南市府5億元墊付救災 藍議員批不夠:追加20億元

    台南受丹娜絲颱風重創,亟欲重建中,台南市議會國民黨發言人蔡育輝、方一峰、尤榮智議員及議員參選人尤淨寬23日指出,議會原計畫24日起召開2天臨時會討論墊付款救災事宜,民進黨怕影響大罷免取消,得知市府已計畫提5億元墊付救災,蔡育輝批杯水車薪,喊話賴政府和台南市政府以凱米颱風為殷鑑,追加20億元補助「重大災害賑災捐款專戶」。

  • 丹娜絲颱風重創嘉義縣 警、義消聯手為300受災戶加蓋帆布

    丹娜絲颱風重創嘉義縣 警、義消聯手為300受災戶加蓋帆布

    丹娜絲颱風造成嘉義縣約6000戶房屋受損,如今颱風過後已兩周,仍有超過300戶無法自力蓋帆布,除民間團體、民眾自主號召幫忙老弱家戶蓋帆布外,嘉義縣警消、義消和水上救生協會共50多人,也利用周末幫忙蓋帆布。

  • 重建缺工缺料 災民向台積電求救

    重建缺工缺料 災民向台積電求救

     丹娜絲颱風造成台南市7678戶屋頂掀損,其中有1700多戶全掀,僅能暫時覆蓋帆布來遮風避雨,但災區缺工、缺材料,短時間難以修繕。北門區受災蚵農邱永仁建議,市政府應趕緊接洽台積電基金會的專業工程及志工團隊來幫忙,加快重建進度。市府祕書長尤天厚表示,對各方可協助的資源,市府都會去尋求協助,全力促成。

  • 台南災區屋頂重建缺工缺料 災民籲市府請台積電協助

    台南災區屋頂重建缺工缺料 災民籲市府請台積電協助

    丹娜絲颱風造成台南市7678戶屋頂掀損,其中有1700多戶全掀,僅能暫時覆蓋帆布來遮風避雨,災區缺工、缺材料修屋頂,北門區受災蚵農邱永仁建議,市政府應趕緊接洽台積電基金會,請他們派專業工程及志工團隊來幫忙受災戶修復屋頂,加快重建進度。台南市政府祕書長尤天厚18日表示,對各方可協助的資源,市府都會去尋求協助,包括台積電基金會,市府會全力來促成。

  • 高圓圓低調為抗戰老兵捐款13年 總額高達百萬被讚人美心善

    高圓圓低調為抗戰老兵捐款13年 總額高達百萬被讚人美心善

    45歲大陸女神高圓圓和趙又廷結婚11年,育有1女,兩人婚後常被拍到一起牽手上街,仍處於熱戀期,也使兩人被封為演藝圈的模範夫妻。近日《新週刊》創辦人孫冕在微博分享高圓圓私下行善不遺餘力,已低調捐助抗戰老兵長達13年,總付出的款項上看百萬台幣,也引來網友稱讚她人美心善。

  • 亞洲最高神農大帝修繕完工 將與全台最高媽祖聯合建醮

    亞洲最高神農大帝修繕完工 將與全台最高媽祖聯合建醮

    歷經數月精心修繕,竹南五穀宮的神農大帝神像重現風采。位於竹南鎮與頭份市交界的五穀宮,是苗北地區最大的五穀宮,主祀五穀爺神農大帝。神像屹立超過30年,因日曬雨淋外觀脫漆,廟方於6月啟動修繕並已完工。自5月籌畫以來,募款已達900萬元,工程進展順利。12月14日至18日,廟方將與竹南龍鳳宮聯合舉辦建醮活動,祈求地方平安順遂,邀請信眾參與。

  • 大肚 250年歷史 天水堂獲213萬修繕補助

    大肚 250年歷史 天水堂獲213萬修繕補助

     台中市大肚區大東里內的趙氏宗祠「天水堂」已有250多年歷史,因建築保留寓意保平安的「犁頭符」和比照皇帝格局設置5個門框,非常特別。不過,近10多年來,建物年久老舊,屋頂漏水、梁柱也遭白蟻蛀蝕,地方近日爭取約213萬元著手修繕,盼保留天水堂百年文化記憶。

  • 台中250年「天水堂」漏水、遭蟲蛀 地方爭取213萬修繕

    台中250年「天水堂」漏水、遭蟲蛀 地方爭取213萬修繕

    台中市大肚區大東里內的趙氏宗祠「天水堂」已有250多年歷史,因建築保留寓意保平安的「犁頭符」和比照皇帝格局設置5個門框,非常特別。不過,近10多年來,建物年久老舊,屋頂漏水、梁柱也遭白蟻蛀蝕,地方近日爭取約213萬元進行修繕,盼保留天水堂百年文化記憶。

  • 高市府推老屋重生 重現鹽埕風采

    高市府推老屋重生 重現鹽埕風采

     高雄市鹽埕區是高雄過去精華區,因開發時間較早,加上近年商圈轉移,留下許多老房子有待整修,高雄市文化局參考鹽埕第一公有市場改造成功案例,推出老屋重生運動,由市府出資協助民國60年以前建成房屋做外觀翻修。民代建議,翻修後應做好配套規畫,才能真正帶動鹽埕發展。

  • 品觀點|高雄啟動老街屋重生運動 鹽埕再現舊埕風華

    品觀點|高雄啟動老街屋重生運動 鹽埕再現舊埕風華

    高雄市鹽埕區是高雄最早發展的地區,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背景,棋盤式的舊街區與隨處可見的老屋都見證高雄都市發展的軌跡。鹽埕舊街區中的許多老屋,經過歲月洗禮已難見原有風華。繼鹽埕第一公有零售市場改造新生之後,今年接續鎖定鹽埕區具歷史風貌的老屋,由市府出資協助屋主進行老屋挽面。6月下旬已完成首棟瀨南街老屋立面翻新,後續還有新樂街及建國路的老街屋同步整理規劃中,共同見證老屋立面重生的同時,也歡迎鹽埕屋主持續加入鹽埕老屋再造的行列。

  • 住家滲漏水三個好發地點  信義房屋專家教你防範

    住家滲漏水三個好發地點 信義房屋專家教你防範

    台灣潮濕多雨,接連而來的梅雨與颱風季,都可能帶來大規模的降雨,為許多人的居家環境帶來滲漏水困擾。信義居家歸納居家環境最容易發生漏水的地方為窗沿、牆角及頂樓天花板,並呼籲平日可定時檢視居家環境,若有問題建議請教專業修繕團隊,將問題根除才能常保居家環境美好。

  • 信義房屋一年無微不至 陪伴買方解決漏水問題

    信義房屋一年無微不至 陪伴買方解決漏水問題

    買新屋才歡喜入住就發現廁所漏水,卻因為家中因素無法馬上處理,擔憂房屋仲介提供

  • 嘉市第一古廟修護 雙忠御守認購

    嘉市第一古廟修護 雙忠御守認購

     嘉義市雙忠廟創廟355年,素有「諸羅第一古廟」之稱,現行廟宇建築逾70年以上,既有構件、文物多有老舊、損壞,修護團隊與嘉義市文化局、文資審查委員共同擬定修護計畫,5日正式啟動「雙忠廟龍柱及門神修護」,並推出限量祈福雙忠御守,盼透過大眾認購,為文物修復添一臂之力。

  • 諸羅第一古廟修復計畫啟動 推祈福雙忠御守認購

    諸羅第一古廟修復計畫啟動 推祈福雙忠御守認購

    嘉義市雙忠廟創廟355年,比諸羅建城320年歷史還悠久,素有「諸羅第一古廟」之稱,廟宇建築多屬國寶大師精心傑作,近期廟方透過市府民政處、文化局協助,與百廟門企畫共同合作,5日正式啟動「雙忠廟龍柱及門神修護計畫」,為號召大家響應古文物維護,廟方也發行限量祈福雙忠御守,結合光明燈一起認購,限量1000組,收益扣除成本後,將全數挹注於雙忠廟門神修護工程。

  • 為弱勢勞工修屋、剪髮 黃偉哲表揚工會及志工

    為弱勢勞工修屋、剪髮 黃偉哲表揚工會及志工

    台南市政府勞工局近年結合各工會的專業和志工,幫助弱勢勞工家庭修繕房屋,至今已完成244戶,另投入義剪工作,迄今服務超過1萬名弱勢者;台南市長黃偉哲4日出席今年度績優工會暨卓越工會領袖會務人員等表揚活動,他感謝為弱勢勞工朋友或社會上有需要的家庭貢獻一份心力。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